廣西:用好幫扶資源 助力教育發展
寬敞明亮的實訓室裏,老師正指導學生操作設備;綠茵場上,汗水與快樂交織……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民族職業技術學校,一個個動人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場景精彩呈現。2022年8月,一支由深圳市福田區華強職業技術學校和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等4所學校9名教師組成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隊,帶著滿腔熱情和先進教育理念來到這裡。2024年1月,第一批幫扶教師中有6名選擇留下。目前,該校在校幫扶教師已有22名。“福田區支教隊的老師深度參與到馬山縣第三高級中學和縣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兩所學校的管理工作中,並採取傳幫帶‘自培’和內引外聯‘他培’相結合的方式,協助我們培養出一支骨幹教師隊伍。”馬山縣教育局局長韋才煌説。
調研梳理受幫扶學校的發展需求和短板弱項,提出人才需求“清單”;成立議事協調機構,建立情況調度、工作會商、跟蹤問效、統籌指導等機制;指導20個重點幫扶縣制定“一縣一策”“一校一略”幫扶工作方案……廣西堅持把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牢,著眼選準用好幫扶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級責任,推動幫扶需求與幫扶資源精準對接,形成以點帶面的輻射和整合效應,有效將“幫扶一校”變成“幫扶一地”,基層一線的教育事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重點在“組”,亮點在“團”,發揮組團優勢是關鍵。廣西充分發揮幫扶校長和教師管理專家、業務行家優勢,深入做好“帶土移植”文章,通過同步課堂、集體備課、隨班聽課、跟崗學習等方式,加快推動先進教學理念與成功辦學經驗向受幫扶學校“移植”,協調廣東遴選229所優質中小學校,幫扶廣西33個粵桂協作縣(區)的213所薄弱中小學校,實現粵桂協作縣(區)小學、初中、高中學校幫扶全覆蓋。
兩年來,廣西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34所受幫扶學校完善相關制度措施770余項,累計培訓本地教師6.4萬人次;組建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和教學團隊51個,指導和培養受幫扶學校教師2200余名;指導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競賽獲獎1000余人次,教師獲得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獎勵600余人次,受幫扶學校的辦學品質、治校水準以及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都得到明顯提升。
為進一步做實做細做優服務保障工作,廣西建立黨政領導班子和組織、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同志直接聯繫服務幫扶人才機制,打造“一站式、便捷式、解難式”高效直聯直通服務體系,確保“組團式”幫扶團隊意見直通、服務直達、政策直享。同時,出臺加強“組團式”幫扶教育幹部人才激勵保障的若干措施,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
“教育幫扶人才舍小家、為大家,我們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援,生活上熱情關心、週到服務,鼓勵他們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幫扶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周仕興 王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