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規範農村客貨郵運營行為 乘客安心 貨物安全
近年來,農村客運量逐年減少,快遞進村需求卻不斷增加。為解決這一矛盾,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統籌利用農村客運、貨運物流和郵政快遞等資源,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多方共贏。超1500個縣級行政區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1.27萬餘條,2024年上半年,通過農村客貨郵業務運送的郵件快件數量超9億件。
去年底,9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時間表”。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又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指導各地進一步規範運營行為,提升服務品質,推動客貨郵融合更可持續。
政策實施效果如何?作為更好滿足農村群眾出行、貨運物流、寄遞服務需求的民生服務,客貨“同乘”,如何互不影響?站點和客車怎樣高效聯動?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不得在物品存放區和行李艙載運旅客
“佈局合理的站點、集約運營的線網和安全可靠的運力是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保障,也是客貨郵運營服務有效開展的依託。”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院長孫永紅説,《指南》圍繞站點、線路和車輛,明確相關配置和運營要求,更好完善相關保障體系。
既要保障旅客便捷乘車,又要促進貨運高效流轉,農村客貨郵運營線路怎麼選?
《指南》鼓勵在郵政快遞服務需求相對較小且多為小件、散件的地區,通過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在需求相對較大或多為大件的地區,發展貨運班車模式。
“因需制定營運線路,才能實現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周自榮介紹,湖南在偏遠或快遞物流需求較小的地區採用“順風車模式”,城鄉客運車輛“順路”代送郵件快件,利用客運線路中途停靠站交接;在需求旺盛或多為大件的地區採用“專車模式”,貨車定線、定點開展配送。
湖南共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630條,其中“順風車”線路362條,“專車”線路268條,有力支撐農村物流集約高效運營。據統計,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後,農村快遞物流上行件數量上升約30%,下行成本降低約20%。
客貨同乘一輛車,如何既確保貨物安全,又讓乘客安心?
在初步探索客貨郵模式時,個別公交企業因設備投入壓力大,對公交車採取了拆除座椅、裝載貨物的方法,進行“客貨混裝”。這不符合客車營運標準,還影響乘客體驗。對此,《指南》專門聚焦“運營車輛”提出,“鼓勵選用符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選型技術要求的車型”“不得在車內物品存放區和行李艙載運旅客”。
有的地方積極探索,對公交車進行“客貨分離”改造,確保客貨安全。在吉林,客運車利用下置行李艙或在車廂內專門設立的行李堆放區運輸快件包裹;在湖南汨羅,公交車後車門對面的座位被拆除,以一個透明貨櫃代之,專門用來放置快遞包裹,實現獨立倉儲、客貨分離。
鼓勵站點經營者利用自動化分揀設備
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營主體多、業務鏈條長,需要加快作業流程規範化進度。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曉航表示,當前農村客貨郵還存在作業流程標準不一、作業環節銜接不暢等問題。
如何提升運營服務的競爭力?《指南》從受理、驗視、包裝、裝卸、運輸、交付等6個環節明確作業流程,提出針對寄遞和限制寄遞物品、實名收寄驗視、冷鏈寄遞、站外裝載等重點流程的具體要求,並鼓勵縣級客貨郵站點經營者利用自動化分揀設備提高郵件快件等分揀效率,更好服務農村地區群眾便捷出行、貨物高效流動。
完善標準建設,增強服務效能。去年,吉林以輝南縣、公主嶺市為試點,統籌建設名稱、標誌標識、外觀功能統一的農村客貨郵發展站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規範統一的客貨郵服務品牌;同時,公主嶺、輝南、榆樹等縣(市)客運企業紛紛購置自動化分揀設備,進一步提升運營服務效率。
強化智慧監管,提升服務水準。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打造省級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監管評價平臺,通過整合車輛運營軌跡、全鏈路視頻、服務站點網點、群眾評價等數據資訊,對異常運輸、異常配送、異常運營等情況進行精準研判和預警處置,推動實現監管可視化、運作可控化、預警自動化。
“《指南》著力細化運營標準、明確服務要求、提出鼓勵方向,將有力推動各地深入、規範開展相關運營服務。”周曉航説。
合理設置投入和利益分配機制
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涉及跨部門協同,建設和改造資金投入大,有賴於多方協作、形成合力。
“農村客貨郵經營者在融合發展中扮演了‘火車頭’的角色。”周曉航説,《指南》提出鼓勵在縣級行政區域內,明確具備本地資源整合能力、能夠協調農村客貨郵運營所需資源的經營者作為牽頭單位,合理設置投入和利益分配機制,統籌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工作。
以此為抓手,湖南省要求具有較強協調整合和持續運營能力的龍頭企業作為“牽頭者”,明確縣級政府和非龍頭企業作為“參與者”,按照“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原則,牽頭者與各參與者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利益分配機制。
“火車”跑得快,既要“車頭”帶,又得“大路”寬。《指南》鼓勵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與工業和資訊化、民政、農業農村、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溝通協作,支援農村客貨郵經營者拓展經營範圍,增強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當地交通部門結合海島特色,創新探索“陸島聯動”運輸方式,通過開通綠色通道、優化農村公交排班、精準對接客船入境時刻,實現“客、船、貨、郵”之間的有效轉机聯運。
“快遞上島進村運營難度大、成本高,但通過資源共用、集中分揀等模式,客貨郵模式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每件快遞的物流成本從原來的30元降至10元,再加上船費減免政策,每條配送線路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約20萬元。
成本降低,快遞業務量增加,進一步拓展了物流企業盈利空間,促使企業願意並能夠增加配送頻次。普陀區所有行政村的物流配送頻次已從平均每週不到2次增加到7次以上,除特殊天氣外,行政村“縣到村一日達”覆蓋率達100%。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説,多種農村客貨郵模式初步形成,助力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成果進一步鞏固,郵政快遞配送成本明顯降低。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指導各地規範農村客貨郵運營行為,提升服務品質,加快構建集約高效可持續的農村交通運輸服務體系。(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