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數智融合拓寬民生幸福路
原標題:安徽:數智融合拓寬民生幸福路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11月7日,安徽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橋,麗日之下,一橋飛架南北,車輛川流不息,人流往來輻聚。
“我們在包河大道高架橋跨紫雲路段上部署了46個感測器,有了這些前端感知設備,大橋就能‘開口説話’——位移、溫度、振動等數據實時傳輸到安徽省城市生命線智慧監管中心,為大橋保駕護航。”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李舒説。
燃氣、供水、電網、橋梁……這些城市基礎設施是保證日常民生的必須。如今,依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前端傳感設備等技術手段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智慧化改造提升,一條保安全、強效能、惠民生的高品質發展路徑正被逐漸拓寬!11月6日至12日,2024年“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採訪團走進江淮大地,記者得以切近觀察、體驗安徽各地在數智融合發展進程中的理念、思路與成效。
記者在調研中注意到,堅持保障民生與培育産業齊頭並進,以工程建設需求牽引産業發展趨向,是安徽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11月2日清晨6點24分,本溪鋼板材熱連軋廠設備負責人陳善良正在值班,突然接到靈芝設備智慧運維平臺發出的三級報警資訊的提示:一台助燃風機的電機負荷端可見鬆動特徵,推測與聯軸器損傷有關。同一時間,遠在合肥的容知日新遠端專家團隊打來電話進行風險告知。陳善良當下便組織檢維修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檢查核驗,對有斷裂的尼龍軸進行更換,從發現設備故障至整個案例閉環,不足一小時處理完畢。
這樣的案例每天都會在容知日新發生。作為人工智慧驅動的工業服務企業,容知日新目前實時守護著海內外企業超17萬台套關鍵設備,已産生設備故障閉環案例27000多個。
從2015年起,合肥市啟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至今已布設100多種、8.5萬套前端監測設備,實時監測137座橋梁、7316公里地下管網。從全省範圍看,截至目前,安徽16個設區市覆蓋城市燃氣、橋梁、供水、排水防澇等重點領域的城市生命線一期工程已建成運作,安徽城市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下降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70%,有效維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與此同時,據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袁宏永介紹,研究院及其孵化企業已集聚各類科技産業人才1500余人,建成城市生命線安全、消防安全、鐳射傳感裝備等18個實驗室,直接孵化了16家“金娃娃”企業(高成長、高投資回報企業)。調研中記者注意到,在這些“金娃娃”中,以城市生命線安全技術孵化的合肥澤眾城市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走出合肥,在安徽銅陵、池州等地拓展相關運營業務。
發展與改善民生需要“硬體投入”,也離不開“軟體升級”。在調研中記者發現,安徽各地因地制宜,打破部門“數據圍墻”,驅動資訊多“跑路”,在不斷強化政府治理效能的同時,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
11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的城市運作管理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面滾動監測著這座城市的各類數據和實時畫面——作為城市的“大腦中樞”,來自應急、公安、住建、城管等12個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聯合在此駐守,月處理業務超過一萬件。
“這裡是池州數字治理的‘總平臺’,基本實現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數字治理目標,對各部門開放,由各部門共用。”池州市數據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文舟介紹。
在記者探訪過程中,恰逢群眾報警,池州市區一名女童走失。警方旋即調度警用無人機及城運中心相關監控視頻進行定位,從接警至警方找到走失女孩,全程用時僅4分鐘。
不難發現,“共建、共用、共用”正成為當下安徽多地治理大數據,打造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智慧資訊平臺所秉承的指導理念。在安徽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群眾無需攜帶任何材料,僅通過“政民通”面部識別設備,用時40秒就能辦理一張臨時身份證。
“‘政民通’脫胎于‘警民通·馬上辦’系統,該系統應用‘人臉+虹膜+三維輪廓’多重識別技術,並進一步與公安部‘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平臺比對確認,在安徽首創常用證明刷臉辦。”馬鞍山市公安局科技資訊化支隊支隊長周克武介紹。
為方便群眾實時開具各類跨部門證明,馬鞍山打通了40個政府部門的50類數據介面。以往需要群眾提供的身份證明、結婚證、戶口本、不動産權證等材料,現在可通過系統自動調取。目前,馬鞍山梳理全市各級政務服務部門證明材料6278個,已實現免提交材料5823個。
“無證明辦理,實現了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的雙贏!”馬鞍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萬霞説,群眾辦事不再擔心漏帶材料,工作人員也縮短了審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