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千年 香飄萬里(古樹的故事)
香榧
香榧為紅豆杉目紅豆杉科榧樹屬常綠喬木,中國原産樹種,是世界上稀有的經濟樹種。
香榧大多生長在中國南方海拔1400米以下較為溫暖濕潤的地區,目前主要分佈于會稽山山脈、天目山山脈、黃山山脈、武夷山山脈等黃壤、紅壤、黃褐土地區。香榧子炒制後為橄欖形的乾果,外殼較硬,內有黑色果衣包裹,種實呈淡黃色,可食用,營養豐富。
雨後的會稽山煙靄縹緲。在浙江諸暨香榧國家森林公園沿著山坡一路向上,滿目皆綠意,還能嗅到空氣中的陣陣清香。山間一棵棵姿態各異的高大樹木,就是香榧樹。
香榧樹是我國特有樹種,是人類嫁接的傑作。當地人從野生榧樹中人工篩選出優良品種,通過嫁接方式代代相傳,使香榧的優良基因穩定延續至今。如果仔細觀察古香榧樹,你會發現古樹基部都有一個明顯的疤痕,這便是人工嫁接後留下的痕跡,也是中國古代農業品種選育和嫁接技術的鮮活證據。相較于一根主幹直立向天的榧樹,經嫁接而成的香榧樹枝丫眾多,姿態優美。香榧樹在許多省份都有生長,其中,綿延402平方公里的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內,有古香榧樹近8萬株。
以紹興諸暨趙家鎮為重要區域的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如今,這裡從事香榧相關産業的家庭超過1/3,依賴、保護、共生……成為當地百姓與古香榧樹間繞不開的關鍵詞。
位於森林公園境內的趙家鎮宣家山村,2006年就在村規民約裏明令禁止砍伐古香榧樹,這些年來規定不斷細化,對古香榧樹的保護也更加全面細緻。宣家山村黨總支書記宣鋒介紹,為了讓古香榧樹更好生長,現在宣家山村的村規民約中,明確規定禁止在樹冠外1米內種植高桿樹木,嚴禁偷盜香榧樹、偷剪接穗等。
宣鋒説,這麼多年來,村民對古香榧樹的保護早已內化於心,“畢竟老百姓要靠香榧生活,這可是我們的‘致富樹’。”
香榧樹的種子可製作成乾果。經過秋季的忙碌採摘,香榧迎來炒制加工旺季,冬日空氣中也多了縷縷香榧果香。榧農宣鑫燦邊忙活邊説起香榧採摘的不易:“香榧樹可以長到20多米高,樹枝比較脆,很容易折斷。”一架蜈蚣梯、一個竹籃、一把竹鉤、幾根繩子就是平常採摘的全部工具,宣鑫燦説:“我父親80多歲了,每年香榧成熟時還吵著要踩蜈蚣梯上樹咧。”
香榧樹的果實叫香榧子,香榧樹結果要經歷3個年頭。採摘下的香榧,還要經過脫蒲、堆漚、清洗、晾曬、炒制等多道工序才會擁有馥鬱的香氣。“像脫蒲環節只能手工,堆漚需要近半個月時間。”宣鑫燦介紹,在一代代榧農的傳承創新下,當地形成了一整套獨具特色的香榧採制技藝,2012年還被列為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但在榧農們看來,不管技藝怎麼變,不變的是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
2001年設立我國首個香榧自然保護區,2004年設立全國首個省級香榧森林公園,2009年被認定為香榧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香榧博物館館長金航標説,近年來,香榧産業、古香榧林和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這些年,對古香榧樹的保護探索從未間斷。2019年,《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規定》正式實施,對古香榧群保護、日常養護技術規程、資源開發利用等作出了明確規範;2023年8月,諸暨以宣家山村和榧王村為試點,發起480株古香榧樹的“雲認養”模式,根據認養香榧樹的産量計算費用,守護人可共用香榧收成。已有不少本土企業、當地工商聯、在外鄉賢和商會等加入其中,為古香榧樹保護注入了新力量。
在紹興,通過對古香榧樹統一編號、登記造冊、建檔立案,並錄入古樹名木資訊管理系統,實現了數字化、網路化、動態化管理。“目前,我們種質資源庫中保存的榧樹品種與類型達到了295份,根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已累計救助病危古香榧樹700余株。”紹興市自然資源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幾年,香榧的知名度不斷打響,趙家鎮通過文旅項目改造,借助山間貨道開闢了走馬崗步道,推出多條越野騎行、徒步登山、山野露營、淺灘戲水路線……穿行在山水間,兩邊有百年甚至千年的古香榧樹作伴,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眼下,一代代人、一代代香榧樹,正結出新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