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村民幹 幫著村民賺
時下,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冊村鎮河止村的500畝胡蘿蔔進入收穫期,村民們一邊忙著採挖、去纓、裝袋、裝車,一邊迎接著來自新疆、山東等地的客商,不亦樂乎。
而這之前,河止村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土地大多是圪蘆湖上游沿線的河灣地,土層薄,農作物産量不高,不少村民選擇外出打工。
“除了河止村,緊挨著的烏蘇村、後溝村等村都存在這樣的狀況。”冊村鎮黨委書記衛傑説,讓村民留下來,並通過這些“薄田”增收,尋求新的産業成為振興鄉村的方向。
得知縣裏的眾強農貿公司計劃連片種植甘藍和線椒後,有著水源優勢的冊村鎮決定引入該企業,帶著村民幹,幫著村民賺。經過商議,村民以每畝800元的價格將河灣地流轉給企業。
同時,冊村鎮拿出20萬元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購置了1台拖拉機、2套噴灌設備、30條消防水管、2000米電纜等固定資産,發展大田蔬菜。由全鎮28個經濟合作社聯合成立沁縣富裕農村集體經濟有限公司進行經營,與眾強農貿公司合作,每年把10%的分紅作為村集體資金。
今年,冊村鎮的大田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1700畝,覆蓋5個村。甘藍、青梗菜、圓包菜、胡蘿蔔等種類全面開花,從3月到11月輪番上市。
“這裡的胡蘿蔔色澤橙紅,口感脆甜,不僅在本地市場受歡迎,甚至遠銷河北、河南、新疆等地,部分産品出口南韓和日本。”眾強農貿公司負責人秦永剛説,“由於精細化種植管理,現在采收的胡蘿蔔畝産能達到8000多斤,每斤收購價0.6元。”
通過土地流轉,開展集中化、規模化種植,有效促進了産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科學種植和精細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收益,昔日的“薄田”變成了良田。
規模化種植也給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帶動村民就近務工。據介紹,蔬菜種植基地一天平均用工量達100人,吸納37戶脫貧戶務工。每年能為村民帶來土地租金、勞務薪酬收入近200萬元。
“今天在這一片收胡蘿蔔的村民有50多人,按件計算,村民每人平均一天能收入120元。”負責帶領其他人務工的村民王萍孩説。
“把3.6畝河灣地流轉給企業,一年流轉費有2880元,一年務工能收入2萬餘元,這兩筆錢夠自己和老伴兒生活開銷了。”村民杜國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