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兩成(經濟新方位)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製圖:蔡華偉
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佔電力新增裝機比重超過80%;
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和一號”核電示範工程1號機組首次並網發電;
川氣東送二線、西氣東輸四線等天然氣骨幹管網工程投資持續釋放;
…………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佈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並網運作情況。數據顯示,能源供給保障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新動能新活力持續增強。
約1.7萬億元——
前8個月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保持較快增長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隨著最後1套間隔棒安裝完畢,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近日完成最複雜區段放線施工,同時跨越6回500千伏和4回220千伏輸電線路,向年底投運目標衝刺。
“作為西南地區首條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川渝特高壓工程總投資288億元,建成後可將川西地區的清潔能源送到成渝地區負荷中心,預計每年輸送清潔電能350億千瓦時。”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建設部特高壓建設管理處副處長朱麗娟説。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介紹,我國推動能源領域“兩重”建設,實施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推動煤電機組“三改聯動”、輸配電、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等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前8個月,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約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2%。
其中,能源網路基礎設施投資穩步釋放。5項在建跨省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加快推進,遼寧、浙江、廣西、山東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快速增長,在建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穩步增長。河北、遼寧、黑龍江、甘肅、新疆一批集中式風電項目加快推進,山東招遠、江蘇徐圩、浙江三澳、廣東陸豐、廣西白龍5個新核準核電項目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
能源新業態投資多點開花。前8個月,新型儲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21%,抽水蓄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45.5%。甘肅、青海、新疆一批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項目有序推進,內蒙古在建綠氫製備項目、河南在建加氫設施項目持續形成有效投資。
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保持較快增長,進一步夯實了能源供給保障基礎,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截至9月底,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1.6億千瓦,同比增長14.1%。煤炭、油氣産能穩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氣産量同比增長2%、6.6%。
此外,隨著氣溫降低,北方地區已陸續開始供暖。今年迎峰度冬保暖保供形勢如何?
董萬成介紹,預計今年度冬期間全國最高用電負荷與夏季相當,較去年度冬負荷明顯增長。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但局部面臨一定壓力,如華北、華東、西南區域的部分省份用電高峰時段可能電力供應緊張,需採取需求側響應措施。如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全國電力供應缺口還可能進一步擴大,國家能源局將加強統籌協調,多措並舉做好度冬保暖保供各項工作。
2.1億千瓦——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佔電力新增裝機的86%
瀾滄江中下游,江水奔騰,11座水電站將蓄積的巨大水能轉化為電能,“光伏海”綿延、“大風車”矗立,華能瀾滄江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緊推進,今年以來相繼投産風電光伏項目超100萬千瓦。前10月,基地新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超1.3倍。
山東半島,隨著國家電投U1場址項目並網,我國單體最大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項目上網電價與傳統燃煤電價相當,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投運後年發電量4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140萬噸。
今年以來,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取得新突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2.1億千瓦,同比增長21%,佔電力新增裝機的86%。其中,水電新增797萬千瓦,風電新增391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1.6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137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突破2億千瓦。截至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7.3億千瓦,同比增長25%,約佔我國總裝機的54.7%。
再看發電量,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0.9%,約佔全部發電量的35.5%。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134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3%,與同期第三産業用電量基本持平,超過了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11億噸標煤以上,2030年達到15億噸標煤以上等目標。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張星介紹,意見重點對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傳統能源穩妥有序替代,以及工業、交通、建築、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應用提出具體要求。
如何強化可再生能源替代保障措施?張星表示,健全法律法規標準,明確各類主體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的相關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將可再生能源替代應用納入各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標準規範體系;完善綠色能源消費機制,使用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核算的基礎憑證,將消納責任落實到重點用能單位;落實科技財政金融支援政策,支援可再生能源替代關鍵技術研發和試點應用;健全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建立和完善適應可再生能源特性的電力中長期、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機制;深化國際合作,推動綠證走出去。
約86%——
截至9月底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較去年底增長超八成
甘肅酒泉,戈壁灘上,全球首臺(套)300兆瓦級人工硐室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加緊施工,向主儲氣庫深處開挖掘進,地下總容積約20萬立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計劃在明年底完工。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酒泉項目經理常艷芬介紹,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能夠改變電力系統傳統的即發即用模式,助力“三北”地區新能源資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作。
新型儲能裝機穩步增加,截至9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852萬千瓦/1.28億千瓦時,較去年底增長約86%。
隨著調用方式持續完善,新型儲能利用水準逐步提升。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介紹,前8月,全國新型儲能累計充放電量約260億千瓦時,等效利用小時數約620小時。7月份,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開展新型儲能集中調用試驗,國家電網經營區新型儲能實際可調最大電力達3015萬千瓦,佔當時新型儲能並網規模的92%。廣東省多座獨立儲能電站每天“兩充兩放”高頻次響應電網調度要求,有效夯實了電力保障能力。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還將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技術創新、引導科學評價、加強國際交流等,推動新型儲能産業發展。依託新型儲能試點示範項目、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等,持續鼓勵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推動新型儲能技術進步。”邊廣琦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