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銷兩端齊步走 山貨送進大灣區
“我們這海拔高,牛都是自然放養,所以叫作‘跑山牛’。”關於為什麼叫“跑山牛”,貴州省興仁市大山鎮高寨村村民滕勇一邊將手中的皇竹草粉碎喂牛一邊向記者解釋道,他的養牛事業從最初的不到10頭牛,如今已發展到19頭,去年已經售出了7頭。談到銷路,滕勇輕鬆地説,現在養牛都是訂單式收購,出欄的牛直接銷往廣東,銷路完全不用擔心。
穩定的銷路得益於廣東省博羅縣與貴州省興仁市不斷深化的東西協作。
近年來,圍繞如何帶領興仁優質農特産業走出“大山”,融入“灣區”,協作兩地積極探索“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東市場+貴州産品”“廣東總部+貴州基地”“廣東研發+貴州製造”等合作模式,拓展博羅與興仁協作實踐,不斷開拓黔貨出山入灣新途徑。
拓展農特産品銷售、促進消費助農增收,關鍵是要建立起長遠、穩定、匹配的生産供應和市場銷售鏈條。
據了解,興仁市在推進黔貨出山過程中,堅持聚焦生産供應端和市場銷售端同步發力。在生産供應端,當地做強做優做大薏仁米、肉牛等優勢農業主導産業,建設薏仁米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從品質、研發、項目、加工、品牌、文化、效益等方面做優做強興仁薏仁米規模和品牌品質,加快打造薏仁米全産業鏈。
“我們目前已改造和新建黃牛養殖基地7個,集中養殖5萬頭,帶動群眾養殖7萬頭。”興仁市相關負責人説,加快規模養牛場、“六方合作”養殖示範村建設,穩步提升黃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準,確保牛肉安全優質和供應穩定。
在市場銷售端,通過雙米融合産業園,將“兩粒米”和粵黔兩地産業優勢進行深度融合,開發出“薏仁絲苗米”“薏米曲奇”等産品。
據統計,今年以來,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入860萬元用於建設興仁肉牛交易中心和牛超市,推動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和“圳品”認證(薏仁米)品牌建設,兩地還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産品生産供應基地,建立了黔西南州農特産品展示展銷中心。
“我們以農特産品展示展銷中心為平臺,通過線上展示、電商直營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實現了生産到銷售的無縫連結。”興仁市相關負責人説,截至目前,興仁市通過展示展銷中心簽訂黃牛訂單120萬噸,銷售額2500萬元,銷售農産品160萬元。
今年5月,佔地203畝的粵黔·東西部協作博興生態肉牛産業建設項目在博羅落地建設,項目建成後每年預計可銷售、屠宰、加工興仁市輸入的貴州黃牛近10萬頭,年産值預計可達10億元,並將為博羅本地村集體帶來土地租金收入、為村民帶來就業崗位,推動興仁優質黃牛直達大灣區,滿足大灣區人民對農特産品高品質需求。
“我們希望通過東西兩地齊發力,努力打造黔貨出山入灣的‘橋頭堡’,並堅持産銷兩端齊步走,培育出穩定供需鏈條。”興仁市相關負責人説,下一步,將繼續緊緊抓住並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機遇,整合各方資源、落實協作措施、加快項目進度,努力推動消費助農增收致富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