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滿園幸福長——回訪湖南鳳凰縣菖蒲塘村
鏡頭回放: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考察,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裏圍繞扶貧開發發展特色産業的情況,同村幹部、農技人員和村民親切交談。總書記祝村民們水果産業發展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好,叮囑鄉親們要“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多年前,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山塘溪岸到處是菖蒲,由此得名菖蒲塘村。如今,村裏已經見不到大面積的菖蒲,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獼猴桃、蜜柚和蜜橘等特色果樹。菖蒲塘村用一顆顆果子,把小山村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將水果産業發展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事業。
菖蒲塘村的巨大變化,得益於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2013年11月3日,總書記來到菖蒲塘村考察,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裏圍繞扶貧開發發展特色産業的情況,同村幹部、農技人員和村民親切交談。村裏的幹部群眾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大力發展水果産業,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特色之路。
小水果撬動大産業
以前的菖蒲塘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山多、地少、水缺、路爛,村民的溫飽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這裡是附近有名的窮溝溝,家家戶戶都過得很拮據。”回憶起以前的生活,菖蒲塘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安全心裏很不是滋味。
為了闖出一條發展路子,主動求變的王安全帶領著村幹部黨員、能人大戶走出村莊,考察各地市場,學習種植技術,通過改種柑橘、椪柑、獼猴桃等水果,讓村民賺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隨著國內水果生産規模逐漸擴大,産銷對接難度也隨之增加,競爭愈發激烈,菖蒲塘村的水果産業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一些村民逐漸失去信心,選擇外出務工。
就在村民發愁出路之際,總書記來到了菖蒲塘村。“現在水果越來越難賣,擔心村莊以後的路不好走。”王安全向總書記説出了自己的擔憂。總書記叮囑鄉親們,要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村裏的幹部群眾把總書記的囑託牢牢記在心裏。
總書記為菖蒲塘村指明瞭一條精準、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鄉親們更加堅定了靠科技和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決心。“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發展思路不斷推動著品種改良,“學技術、拓産業、增收入”也逐步成為村民的共同認識和自覺行動。
如今全村産業發展面積從2013年的1750畝擴至2023年8000多畝,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121元增至2023年的32826元,小小水果成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大産業。
誰説農民不能搞技術?
菖蒲塘村因水果而興,果子好的秘密都在枝子上。據了解,菖蒲塘村于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發展水果産業,村民在實踐中總結掌握了一套實用的水果種植、管護技術。
丁青青是村裏“技術派”的典型代表。“他愛鑽研,種植的水果總是與眾不同,很多村民來跟他學技術。”王安全告訴記者。愛研究的丁青青在“米良一號”獼猴桃基礎上成功培育出無籽獼猴桃,幫助村子實現了從引種到自主選育的轉變。
菖蒲塘村的“土專家”還有很多。近年來,菖蒲塘村在原有種植技術優勢的加持下,依託各級農業農村科技部門和高校專家,大力培育本地科技帶頭人,通過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等方式,讓村民熟練掌握了現代水果種植技術。目前,全村共有省、州、縣級科技示範戶270戶,中初級農技師69人。
水果産業發展壯大,也帶動了苗木産業。就在王安全思考如何做到“依靠科技,開拓市場”的時候,他敏銳地抓住了變化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多周邊地區和外省的種植戶來村裏買苗木。
2013年,王安全提議把村裏掌握嫁接技術的婦女聚攏起來,組建一隻“女子嫁接隊”。
“嫁接隊的隊員們忙得很,基本都在外地做嫁接呢。”當記者提出採訪嫁接隊隊員時,王安全告訴記者。
隨著菖蒲塘村苗木産業的壯大,嫁接隊越來越受歡迎,業務範圍也從鄰村拓展到周邊縣市,走向外省,“金剪刀女子嫁接隊”成了菖蒲塘村響亮的名片。
技術硬、口碑好,嫁接隊的訂單年年增加,短短幾年的時間,隊伍也從最初的16人壯大到如今的247人,年創收入1000多萬元。
嫁接還附帶免費傳授技術。“‘傳幫帶’是村裏傳統,大家既是鄰里,也是師徒,互相之間毫無保留。”王安全向記者透露,現在的嫁接隊隊長田香群,就是“土專家”丁青青的“徒弟”。
嫁接隊還幫助周邊村子發展果樹種植産業,作為湖南省2020年度“最佳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已幫助323戶嫁接果園1000畝,帶動132戶發展獼猴桃種植600畝,足跡遍佈湖南、貴州、重慶、四川、陜西等地,為全省樹立了榜樣。
在菖蒲塘村,人人會種植,個個懂技術,學科技、用技術已經成為一種風尚。熟練掌握嫁接技術,“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越來越多,真正依靠科技實現脫貧致富之夢。
三産加速融合發展
在距離菖蒲塘村幾公里外的周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廠裏,一顆顆獼猴桃,經過去皮、壓榨、灌裝、抽檢,搖身變成了鮮榨獼猴桃汁,經過掃碼貼簽,整裝打包準備發往全國各地,而從事這些加工作業的工人,正是菖蒲塘村本地的村民。
一頭是果園、一頭是車間,一邊是農戶、一邊是企業,從田間地頭到全自動化生産線,這是菖蒲塘村將農業與工業連接,實現土特産融入大市場、小農戶融入現代化産業鏈的生動縮影。
“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必須拓展産業鏈,提升農産品附加值是關鍵。”菖蒲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祖輝道出了村裏産業融合發展的“秘密”。
原來在2016年,菖蒲塘村與周邊3個村合併為新的菖蒲塘村。這時候,村裏的果農多是一家一戶的單幹,産業鏈短,收益不高。
當年在外打工的周祖輝看到總書記來村裏考察調研時的講話,深受鼓舞,決定返鄉創業,解決村裏面臨的困難。
産業鏈延伸了,市場也要跟上。“我本身就經常直播帶貨,也帶動起了村裏的年輕人。”在周祖輝的帶動下,村裏有幾十名年輕人組成“電商青年軍”,通過微信朋友圈、網路店舖、直播帶貨,在網上銷售苗木和水果,帶動農産品銷售。
近年來,省級龍頭企業周生堂公司在村裏建立了獼猴桃、蜜柚等生産基地,通過訂單合同、保底收購、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村民走上深加工致富的道路,安置就業200多人,水果加工銷售産值達8000萬元。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周祖輝作為基層代表參加了座談。
座談會上,總書記同周祖輝進行了親切交談,並請周祖輝轉達對鄉親們的問候。“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們一定要努力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到時候把好消息講給總書記聽。”當被問到參加座談會的感想時,周祖輝激動地説。
在村部停車場,整齊地停靠著一輛輛大巴車,絡繹不絕的團隊來到村裏旅遊、研學。大家沿著總書記考察的足跡參觀學習,當年總書記摘柚子的地方,現在已經是遊客必去的拍照打卡點。
菖蒲塘村旅遊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是必然出路。菖蒲塘村與時俱進,通過“農旅+文旅”將紅色資源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開發多個網紅旅遊景點,吸引各地遊客打卡消費,聘請本地村民作為服務人員,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集體收入從2013年的不足3萬元增至2023年的305萬元,增長了100倍。
藍天白雲下,四面群山蒼翠,以菖蒲命名的村莊,也具備了菖蒲般氣韻生動的精氣神。如今的菖蒲塘村真正實現了果園變遊園、苗寨變景區的華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