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編織印染,經緯之間展風采(工匠絕活·鄉村工匠②)

2024-10-22 09:36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養缸刮漿,染出精美的藍印花布;浸染縫製,繡出獨特的民族服飾;輕挑慢捻,織出繡娘的美好生活……一件件植根于廣闊田野的紡織作品,與歷史迴響、與時代交融,不僅承載著精湛技藝,更彰顯著文化傳承。

經緯之間,凝聚匠心。本期特別策劃和您一同走近刺繡印染類鄉村工匠名師,感受他們身上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編者  

浙江桐鄉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非遺傳承人哀警衛——

“推動傳統技藝走近更多年輕人”

本報記者竇瀚洋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中華老字號”豐同裕染坊的院落內,一批剛印染好的藍印花布高高挂起,上面的花朵等圖案十分精美。染坊負責人哀警衛,不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桐鄉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傳承人,這批藍印花布的設計正出自他手。

印染業曾是桐鄉的重要産業,作為土生土長的石門人,哀警衛小時候便住在豐同裕染坊旁,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便是與小夥伴們在布匹間玩耍。

後來,哀警衛向豐同裕染坊的染匠沈加林拜師學藝。哀警衛回憶,為了染好布,自己曾整理了密密麻麻的清單,上面記滿染布技巧。

“染好藍印花布,要先學會‘養缸’,還要根據季節、天氣、溫度等靈活應變。”哀警衛説,比如梅雨天要留意上漿環節會發黴,酷暑時節染布要當心前後花形大小不一致……

除了向沈師傅學習,哀警衛還在各種文獻古籍間尋找有關“藍印花布”的內容,又專門到湖南鳳凰、江蘇南通、雲南大理等地學習。經過多年積累,哀警衛梳理並掌握了整套藍印花布的印染技藝。2003年,他在豐同裕染坊基礎上成立了豐同裕藍印布藝有限公司,為這間百年老店帶來新變化。

老技術也要體現更多時代感。“葡萄、石榴、牡丹、芍藥等傳統印花圖案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我想推動傳統技藝走近更多年輕人。”哀警衛説,2014年,在堅持傳統印染工藝的同時,自己開始注重技能培養與創新,招錄了一批從專業院校畢業的80後、90後年輕人。2018年,首批嘉興市重點文化創新團隊名單公佈,桐鄉藍印花布創新團隊名列其中。

拿起一條棉麻質地的連衣裙,哀警衛説起其中的不同:“這件藍印花布作品,藍色較傳統樣式更淺些,而白色花紋則比傳統樣式更暗些。”為了創作出這樣一件藍印花布作品,團隊在染布技藝上多次嘗試創新。哀警衛解釋,白色花紋實際是用黃豆粉、石灰粉加水調製成防染漿,利用花版漏印在布料上起到防染效果,再通過染色形成的圖案。

豐同裕染坊展廳中,除了大眾印象中常見的藍印花布服飾,還展示了背包、文具、玩偶等各種由藍印花布製成的物品。

“未來,我想讓更多人體驗藍印花布的文化之美。”哀警衛説,想要讓技藝傳承下去,就離不開對其使用場景的開發,既要守住傳統,又要考慮實用與時尚。

廣西南丹瑤族服飾非遺傳承人黎鳳珍——

“用印染技藝助力鄉親們增收”

本報記者張雲河

一方素布,缸裏浮沉,布料漸漸氤氳出藍色。用手揉搓抓勻後晾曬,一日內浸染出淺藍色的布樣,如此反覆一週顏色加深,再過一個月變成更深的顏色,色澤亮麗,經久不褪。從事土法染布和瑤族服飾手工製作44年,黎鳳珍的指縫裏藏著拂過歲月的藍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生活著一支瑤族支系——白褲瑤,因男子上身穿黑衣,下身穿齊膝白褲而得名。南丹縣八圩瑤族鄉瑤寨村村民黎鳳珍,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瑤族服飾傳承人。

“我從小跟著長輩學習服飾製作技藝。”黎鳳珍介紹,“瑤族服飾取材自然,製作一件傳統女子盛裝,常常耗時一年半左右。製作工藝包括彈棉花、織布、粘膏畫、浸染、刺繡等36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

穀雨種棉花,季夏收粘膏,秋收後染布。其中,粘膏畫最有特色。“作畫時,用畫鏟(一種三角形的鐵片)蘸粘膏汁在布上繪出各種圖紋。”黎鳳珍説,之後便進入染布和刺繡環節,最終形成精美的布料。

隨著技藝不斷提升,黎鳳珍來到瑤寨小學、芒場鎮中心小學、八圩中學等學校,擔任“瑤族刺繡傳承班”授課老師,在縣域內開展瑤族服飾技藝傳習活動,培訓人員1600人次。

“傳統技藝能否做成産業?”黎鳳珍一直在探索。她先後開設南丹縣鳳珍藍靛染布坊和南丹縣朵努手工坊,探索出“工坊+合作社+農戶”模式,由工坊認購農戶訂單。兩個工坊年營業收入超過200萬元,累計帶動100余戶農村婦女居家就業。

“我年紀大了,做不了重活,多虧了朵努手工坊為我提供了收入來源。”家住裏湖瑤族鄉朵努社區的68歲居民何四妹説。2020年,何四妹進入朵努手工坊,學會了瑤族服飾製作技藝。一技傍身,何四妹有了生活來源,也樹立起生活信心。“在手工坊工作,一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這讓我的生活有了保障。”何四妹説。

“用印染技藝助力鄉親們增收。未來,我將嘗試把藍靛染技藝用在枕頭、背包等生活用品中,讓産品賣得更好。”黎鳳珍説。

小染坊有了大前景,老手藝在這裡煥發出新活力……

陜西寧強羌繡非遺傳承人王小琴——

“讓大家繡出更美好的生活”

本報記者高炳

“這朵羊角花,造型設計挺別致”“這個摻針繡,針法改進了許多”……一根繡針、一團彩線、一張繡繃,繡娘們輕挑慢捻、飛針走線。在陜西省寧強縣羌繡非遺文化産業園的工坊裏,46歲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寧強羌繡傳承人王小琴在繡娘間來回穿梭,一一指點。

“作為一門傳統技藝,羌繡曾經是羌族婦女的重要技能之一。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都能成為羌繡作品的圖案。”王小琴介紹,2015年,自己帶著在服裝行業打拼多年的經驗回到家鄉寧強縣,成立公司從事羌繡的設計研發、加工生産與銷售。

“既要讓羌繡傳承下去,更要讓村裏的姐妹們用羌繡掙到錢。”用了數年時間,王小琴走遍了寧強縣的各個村落,尋找羌繡愛好者,鼓勵她們重拾針線。“找到後,我們組織免費培訓,教大家刺繡技藝。”王小琴説,“我們還簽了産品回收協議,要讓姐妹們安心製作繡片,無後顧之憂。”

大安鎮新民村村民舒艷玲,就是王小琴“尋找到的”。“丈夫身體不好,小孩正上學,家裏還有兩位老人需要照顧。”遇到舒艷玲時,她正在種田、打零工,是家裏的主要勞動力。“沒想到,刺繡這個業餘愛好,還能賺錢貼補家用。”舒艷玲説。

王小琴在鎮上開設的培訓班,舒艷玲一場不落。晚上回家後,她還拿著繡繃,反覆琢磨練習。勤奮、上進、底子好,再加上專業指導,舒艷玲的羌繡技藝很快就有了大的提高。“靠羌繡,現在每個月能掙3000多元。”舒艷玲説。

一晃多年,舒艷玲已成為公司裏的“高級繡娘”,並擔任羌繡樣品工藝師。“接到羌繡産品新訂單,都由她先行先試,再為大夥兒制定工藝標準、設計製作流程。”王小琴説。

舒艷玲的變化並非個例。為帶動更多鄉村婦女就業,在縣裏相關部門支援下,王小琴成立了10個羌繡傳習基地、6個專業合作社、3個社區工廠,吸納1700多名繡娘就業,其中有“高級繡娘”50余人、“中級繡娘”600余人。

指尖技藝帶來了發展亮點,傳統寧強羌繡煥發生機。注重挖掘羌繡傳統魅力的王小琴,也走入專業院校學習刺繡先進理念;邀請設計團隊,在古樸藝術中融入新潮元素。

“過去是保護激活,現在是傳承共融,未來要時尚創新。”談及發展,王小琴道出心願,“繡出精緻作品的同時,也讓大家繡出更美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