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照片中的TA丨重走漫漫鄉郵路 見證山鄉煥新顏
編者按:近日,“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在全國開展,一大批老照片以百姓視角和光影藝術,生動記錄時代風雲和輝煌成就。我們發起尋訪活動,回訪老照片中的人物,聆聽跨越時空的對話。
2007年1月,郵遞員羅細英從陳坊鄉出發前往鎖子橋村(自然村)送信件和報刊,為了趕時間、抄近路,就扛著自行車過河。跟隨採訪的新華社記者在河邊拍下了這張照片。如今,老照片拍攝地的小河溝上已建起了公路橋。
陳坊鄉郵政代辦所位於鉛山縣的偏遠山區,以往交通不便,送件需要郵遞員自己肩挑背馱,跋山涉水,原有的郵遞員因工作環境太艱苦而調崗。1996年,原本在家務農的羅細英頂替成為陳坊鄉的代理郵遞員。“小羅子好好幹,幹好了能轉正的。”為了老所長的這句話,當時28歲的羅細英硬著頭皮背上了郵包。
“剛開始工作的幾年,確實很累,很辛苦,但山裏的老叔叔、老阿姨們真的是離不開我。讀信、看報、收匯款單……他們是守著門等我來的,你説我能不送嗎?”寒來暑往,颳風下雨,寂寥的山間郵道上,幾乎每天都會出現羅細英瘦削的身影。
羅細英一年有300多天奔波在鄉間郵路上,騎壞了4輛自行車,走破了不計其數的鞋子。工作的26年間,她從未發生過報刊和信件積壓、丟失和延誤,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山鄉鴻雁”。年復一年的堅守和奉獻,羅細英不僅如願轉正,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2022年,羅細英光榮退休,現在和女兒一家居住在縣城,平時幫女兒接送外孫、打理家務,享受天倫之樂。“以前因為工作忙,基本沒有帶過我女兒,連她坐月子都沒管過,現在退下來就多幫幫她。”説到這裡,羅細英顯得有些愧疚。
不久前,記者跟隨羅細英回到她曾經工作過的陳坊鄉郵政代辦所。重新裝修過的代辦所門前停放著一輛電動三輪郵政車,所裏還更換了無人自動出庫設備,這讓羅細英感到很新奇。
“以前沙泥路騎不了自行車,我去沽溪村都是用腳走的,最遠的居民點要走20公里,翻6座山嶺。現在公路直接通到家門口,郵政車過去只要30分鐘。”羅細英感慨不已。
沿著盤山公路上行,汽車開進了沽溪村。群山環抱著整齊的新樓房,鮮花點綴在整潔的村道兩旁,村民在院子裏晾曬收穫的稻穀。
“以前家人在外打工的匯款單都是細英親手送到我手裏,看見她就像看到了親人。”正在院子打穀子的溫春香見到羅細英,連忙把她拉進屋子,喝茶敘舊。
如今,住在山裏的居民都搬到村裏,建起了新樓房,有的還買了小汽車。陳坊鄉已經把老街開發成旅遊景點,並在2021年開辦了中心幼兒園。
“山區雖然曾經不通路、不通電,但郵路永遠不斷。現在我退休了,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家鄉越來越美,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羅細英説。
這是在位於江西省鉛山縣陳坊鄉的老照片拍攝地,羅細英展示當年的老照片。如今河上已建起了公路橋,身後是現在郵遞員使用的電動三輪郵政車(9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