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 南南合作知識分享中國大洋協會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南南人權論壇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雍和宮
中國供應商 商務 物聯 應急 教育體育 生態 雙創 儒學娛樂 微視 健康 生活 食品 道家文化 音樂 記錄中國演藝特産電商中國母嬰 數字經濟 中國溯源 産業供銷全球甄選 中醫腫瘤民族數智中國公考中國康養中國影視動漫高校中國
絲路中國 中國湖北 新山東東海資訊 中部縱覽 中國四川 七彩雲南 浪潮資訊衢州有禮 新溫州 海絲泉州 海峽常德時代吉林 一病一學興安嶺上興安盟投資山西東北振興Hello天津聖潔西藏天遼地寧
2024-10-01 09:57
來源:新華網
9月29日,研究人員在位於佳木斯市樺南縣的曙光農場查看田塊剖面。
眼下正是“北大倉”黑龍江墾區的秋收季,各式農機忙碌在田野上。同樣忙碌在田間地頭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他們通過對田塊內部土壤、作物長勢、災害、産量等因素進行動態監測,以智慧管控方法助力黑土地提質增産,他們的工作被形象地稱為“給黑土地做CT”。
新華社記者 石楓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