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圖片>

“紡鄉染娘”花費上百萬,讓草木染被世界看見

2024-08-13 09: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保定8月12日電(記者 謝藝觀)將荷葉自池塘裏摘下,用手反覆揉搓,讓紗布與汁液充分融合,稍等片刻,一塊黃色的紗巾就出現在段惠的手中。

圖為用荷葉染出的紗布。  李太源 攝

“別看過程很簡單,實際上有很多講究,需要用開花時的荷葉,還要注重揉搓的手法。”段惠緩緩講道。

55歲的她是保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高陽土布草木染技藝傳承人,在她的草木染文化園裏,如今種著蓼藍、荷花、紅花、板藍根、海州常山等百餘種植物。

圖為段惠在採摘植物。 李太源 攝

這些植物經過採集、萃取、浸泡、染色、反覆染等工序後,再輔以夾纈、灰纈、蠟纈等染色技藝,就變成了一塊塊色澤亮麗、花紋獨特的布段。

“不同的植物適用不同的染色方式,有生染、發酵打藍染法、熱染或熱萃取冷染,以及柿染等。”段惠拿起一塊藍色棉布向記者介紹道,像板藍根經過發酵後,就能擁有這種深藍色的染液。

穿著水墨色衣服的她,穿梭于棉花圖博物館內,就各個展品侃侃而談。少有人知道,段惠出生於紡織世家,其曾祖父曾赴法勤工儉學,學習現代紡織工業技術,歸國後在天津創辦制襪廠。改革開放後,其父親又重操舊業,開啟了紡織生意。

受家庭氛圍影響,段惠一直對紡織抱有濃厚的興趣。2012年的一次出國經歷,讓她接觸到了植物染,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回來就開始翻閱古籍學習。“艾草可以染黃綠色,茜草可以染粉色,紅花可以染紅色,原來植物染出的顏色可以這麼漂亮。”

後來,她又趕赴國外學習,按照學到的知識一遍遍實驗,最終把博物館裝扮成了五彩斑斕的世界。

圖為段惠介紹展館設計。  李太源 攝

據段惠透露,這麼多年下來,其在非遺上已投入上百萬。“為尋找海州常山驅車600多公里,跑到北京門頭溝翻山越嶺找凍綠,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傻,畢竟前期很多投入是沒有回報的,但因為喜歡就會願意做這些東西。”

隨著接觸時間的增長,段惠也發現,對草木染感興趣的人很多。“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不少外國人喜歡這種傳統工藝。河北大學的一個外國留學生玩過後,專門加了我的微信,希望把同學帶到這裡。”

為了讓這項傳統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段惠還開通了短視頻,把扎染過程錄成視頻發佈到網路上,借“網際網路+非遺”模式對非遺技術實現“活態傳承”。

“一個柿染短視頻收穫48萬的觀看量,‘00’後助手用板藍根染出的漢服,色如煙雨江南,獲得滿滿好評。”這給了她極大信心,“希望把非遺技藝傳播給更多的人。”

圖為“00”後助手用板藍根染出的漢服。 李太源 攝

除了線上傳播,據段惠介紹,棉花圖紡織博物館也將為孩子以及紡織非遺愛好者提供特色的研學服務,還會為周邊留守老人、婦女及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免費的草木染技藝培訓,並讓她們參與到文創産品製作中。“我們也會收購周邊縣鎮農作物的廢棄物,如板栗殼、核桃皮、洋蔥皮等用做染材,打造特色草木染鄉村經濟。”

和草木結緣,為非遺癡迷,段惠用自己的十餘年,書寫了一段“紡鄉染娘”的傳奇經歷。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