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江西撫州市:“三個新”孵化出龜鱉産業新天地

2024-06-20 09:41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一個甲魚産業在獲得一個院士工作室的科技賦能後,能迸發出什麼樣的産業奇跡?在江西省南豐縣,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南豐院士工作室和南昌大學合作,研發的“鄱陽湖1號”“鄱陽湖2號”中華鱉品係,當年群體達100萬隻,品種價值達50億元。

一隻普通的烏龜在經過人工定向選育後,能産生什麼樣的神奇蝶變?在“中國龜鱉良種第一鎮”太和鎮,謝恒傑和父親謝軍輝“玩”起了寵物龜、變異龜,利用百萬分之一的基因選育率選育出了顏色精美、品相獨特的觀賞龜,通過電商直播,一隻金黃色烏龜賣到了60萬元的“天價”。

一個養鱉基地再種上蜜桔會實現什麼樣的共生價值?在江西添鵬生態農業基地,吳國輝、官琴夫婦實現了“桔鱉共生”新業態,將南豐縣兩大主導農業産業南豐蜜桔、南豐龜鱉融合共生。

“桔鱉共生”構建了生態建設與産業融合良性互動的新路徑。2023年,南豐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4年居全省第一;通過培育龜鱉、蜜桔等綠色優質安全農産品,南豐縣一躍成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這只是江西省撫州市龜鱉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縮影,無論是種苗選育的新技術、還是觀賞龜電商銷售的新元素、抑或是“桔鱉共生”的新業態,“三個新”將撫州市加快培育漁業新質生産力落到了田間地頭。撫州以龜鱉産業科技創新作為農業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以南豐縣為主體、以南城和廣昌兩縣為兩翼,將龜鱉産業集群列入全市農業“百億産業、十億企業”龍頭引領工程,動員更多的兩兄弟單位、兩父子、兩夫妻等群策群力發展龜鱉生態産業鏈,促進産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技術賦能産業提質升級

龜鱉産業在我國水産養殖業中歷史悠久,年總産值已超千億元,而在水産大省江西,龜鱉産業全産業鏈産值已超百億元。撫州市通過育種技術創新性突破,以新技術來推動形成新模式、新業態,以此培育新質生産力。

經過30餘年不懈努力,南豐縣在穩定以中華鱉親本養殖為主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龜鱉新品種,龜鱉種業産值在全國排名第一,其中南豐甲魚種蛋、種苗供應量佔全國市場近60%,在全國市場具有較強的交易定價話語權。

然而,種業競爭不進則退。南豐雖然先天優勢突出,但還是要靠後天不懈奮鬥,大幅度提高龜鱉種業的技術含量。

2023年,南豐縣投資建成中國南豐龜鱉産業科創園,按照一個甲魚繁育科創園、四所不同功能的研究所、六個産業鏈條發展思路來佈局科創園,在“一園、四所、六中心”中,龜鱉育種被放在了首要位置來謀劃。

“南豐創建了龜鱉種源保護基地,這屬全國首創。”桂建芳院士介紹。

在桂建芳院士的指導下,由南昌大學洪一江教授牽頭,利用國內所有甲魚名優品種進行親本培育,雜交、試驗後成功培育出更加符合本地生態環境和具有高産優勢的“鄱陽湖1號”“鄱陽湖2號”中華鱉品係。

南豐縣在種苗上發力,廣昌縣則在種鱉上進行養殖技術創新。身為南豐人的黃建國跑到了廣昌縣,推行工廠化養殖甲魚。工廠化養殖的核心是解決水溫問題,但傳統養殖模式大多是用燒鍋爐來提升養殖水域水溫,不僅能耗大,而且污染也大。追求技術革新的黃建國決定摒棄“燒鍋爐”模式,抽取地熱水來養殖甲魚。

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地熱水抽到養殖水域的溫度高低不定。在江西省科學院專家、南豐水産服務團團長張志紅的指導下,黃建國從去年9月起著手啟用地熱恒溫利用系統,為甲魚養殖進行智慧化調溫。今年6月,隨著這套系統的正式投産,不僅養殖成本降低了一半,而且30多畝甲魚在一年後年産值有望達到5000萬元左右。

與南豐、廣昌分別聚焦種苗、種鱉上不同,南城縣在成鱉生態養殖上下功夫。南城水庫較多,因此南城靠水吃水利用大水面生態養殖“中華鱉”。為了促進養殖結構的科學化,從事水産養殖20多年的本土專家鄭藝龍推行了“魚鱉混養”模式,鱉喜歡吃水庫裏天然豐富的螺、小魚、小蝦等浮游生物,不僅可以促進鱉的生長,還可以因為鱉在庫底經常爬行,攪動了底泥,改善了底質,為魚類提供了更好的水環境,加速了養殖品種的健康生長。

這種人放天養的生態甲魚味道好,養殖戶每畝新增利潤4000元以上。

新元素為産業注入新活力

在我國,龜鱉養殖既是傳統行業,又是朝陽産業,中國龜鱉産業十強縣都在摩拳擦掌,打擂比武。

扛起江西龜鱉産業重擔的撫州拿什麼“新武器”去比武?撫州市在夯實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傳統要素支撐的同時,讓新一代資訊技術、新鄉村人才與傳統農業資源要素進行重新配置和深度融合,以此提升競爭力與戰鬥力。

南豐東南、西北走向的兩大山脈形成許多山坳,為龜鱉養殖越冬提供了一個天然的保溫場,在不遮擋光照的前提下,有效阻擋風,迎合龜鱉“喜陽怕風”的習性。實踐證明,在這種小氣候條件養殖下的龜鱉母種具有明顯的“三高一低”特性,即産蛋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養殖成本低,中華鱉可年産蛋7批次,孵化率高達90%以上,南豐縣也因此成為全國聞名的中華鱉親本養殖、種蛋種苗生産供應基地。

南豐龜鱉養殖面積最高峰時達到2.6萬畝,南豐蜜桔也是支柱産業。山上種蜜桔,田裏種水稻,水面養龜鱉,土地緊缺成為不爭的事實。因此,一方面如何不與糧食爭地,另一方面如何擴面增産,這對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南豐來説尤為關鍵。

怎麼“一石兩鳥”合理利用土地?在長期生産實踐中,吳國輝發現蜜桔種在山上常常乾旱缺水,因此他從幾年前嘗試著在龜鱉養殖水面的岸邊種植蜜桔,試種結果讓他喜出望外,甲魚翻動的底肥是很好的蜜桔有機肥,因此這樣的資源互補利用讓他嘗到了桔鱉共生的甜頭。500畝“橘鱉共生”年産50萬斤的南豐蜜桔、200多萬斤的生態甲魚。

人才是第一資源、首要要素。南豐全縣龜鱉類養殖參與戶3000余戶,帶動就業人口2萬餘人。要想高品質發展龜鱉産業,南豐不缺勞動力,緊缺的是人才。對此,南豐一方面抓高層次專家柔性引進,成立了桂建芳院士工作室,並以余祥勇、洪一江等全國知名水産養殖專家領銜組建南豐水産科技服務團;另一方面,抓本土化人才培養,通過名師指導與實踐學習,李忠國、吳國輝、謝軍輝等“土專家”成為帶富一方的真專家。

有了人才,就能更好地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智慧漁業。近年來,南豐縣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積極打造智慧漁業,推進綠色、健康養殖,主推以龜鱉類親本培育、種蛋孵化、種苗培育、溫棚“二段法”稚幼苗育養、外塘商品龜鱉生態養殖、後備龜鱉親本選育、“稻—鱉、蓮—鱉綜合種養”等一體化的現代漁業新模式。

新業態推進全産業鏈構建

在産業鏈條中,精深加工一度是南豐龜鱉産業短板,近年來南豐外引內培,積極培育龜鱉深加工企業4家,主要生産甲魚蛋罐頭、甲魚湯、龜鱉預製菜等初加工食品及甲魚肽等深加工産品。

臺胞康惠哲在南豐投資生産甲魚肽。康惠哲説,人們補充蛋白質實際上是通過“肽”完成的,南豐老甲魚在全國體量最大、資源最豐富,年産出南豐老甲魚在4000噸以上,這些老甲魚以膠原蛋白含量高而聞名。因此,康惠哲在南豐成立公司,目前已全面試産甲魚精深加工産品,全部建成投産後,“寶島一號”“中華鱉精”等甲魚肽産品的年生産能力預計達到700噸,年産值有望實現4億元以上。

通過産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設,如今南豐縣的龜鱉産業已經跳出了單純銷售原材料的局限,通過創新研發,推出了甲魚肽、龜肽和龜苓膏等多樣化産品,年總加工産值高達10億元。

龜鱉患病率較高,如甲魚患上紅脖子病,死亡率最高可達60%以上。這讓南豐看到了龜鱉病害防治的必要性,更從中捕捉到了發展水産動保産業的機遇。

作為全國龜鱉健康養殖技術協作委員會副主任,董燕聲博士將廣東技術資金人才帶到南豐,帶領專家組創建南豐縣康太龜鱉醫院,該醫院防治服務立足南豐、輻射江西、面向全國。28名龜鱉病害研究專家和10名坐診專家通過藥敏試驗、病原鑒別、精準用藥,有效降低養殖戶龜鱉養殖病害風險,大幅提升生態效益,全面達成“用藥減量”目標。按照標準化病害防治,年用藥減量在40%以上,減少養殖病害損失30%以上,每年可為本地養殖戶挽回損失1億元以上。

“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線下銷售龜鱉種苗與種蛋,客戶主要是養殖戶。沒想到鎮裏的年輕人利用手機直播來對普通人銷售,銷量大增。”太和鎮黨委書記趙維娜告訴記者,鎮裏的産業優勢加上年輕人新穎快捷的行銷方式,很快就把市場蛋糕做大。

“太和鎮先後培育了擁有2200多萬粉絲的頭部主播‘大表哥’等電商達人,他一天播2~3場,大約能賣掉2萬斤甲魚。”趙維娜説,這樣的新業態讓産業發展找到了新空間,鎮裏相繼扶持成立了50余家電商公司,該鎮龜鱉電商年銷售額就達到5億元。

大表哥叫熊濤,“90後”的他作為“特聘村主任”,一方面開闢線上電商銷售,另一方面線上下推進農文旅融合。熊濤在南豐縣城建立了規模最大、産品最全的甲魚館。每逢節假日,僅一個“蝦扯蛋”菜品一天能賣上萬元。

臺胞來投資精深加工産業,廣東人來發展水産動保産業,本地人興起了電商産業,撫州一隻只龜鱉“爬”向了全國更多的市場、蹚出了産業振興的新路徑。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