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網藝雲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供銷合作社積極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聯通城鄉市場 助力增産增收(消費視窗)

2024-06-19 09:34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鄉村是重要的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搞活農村流通,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村流通高品質發展”。

當前農村流通有哪些新亮點?如何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流動?各級供銷合作社採取了哪些措施進一步促進農村消費增長和特色産業發展?記者在廣東一些地市進行了採訪。

暢通渠道,打通城鄉流通“微迴圈”

炎炎夏日,走進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衝蔞鎮新供銷生活超市,在生鮮果蔬、日用消費品等各大售賣專區,村民們正在選購各類商品。

擴內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一方面,優質商品和服務加速下行,激發鄉村消費潛力。另一方面,隨著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完善和農村電商應用水準提升,農産品進城通道更加順暢。

花椰菜、荔浦芋頭……在衝蔞鎮供銷合作社天潤農産品批發市場,各種各樣的農産品供應充足,市場裏開展産購銷對接、交易洽談的經營者絡繹不絕。據介紹,天潤農産品批發市場每年銷售農産品3.6萬噸。

“多年來,我們致力於構建城鄉商品流通服務平臺,持續優化商業網路設施和業態佈局,積極增加優質産品供給,豐富農村消費市場。”衝蔞鎮供銷合作社主任麥浩文説,供銷合作社開展電商業務,推出“天潤生活直通車”線上平臺,將當地特色農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年均銷售量達5萬件。

縣鄉人口數量眾多。各地區各部門大力加強鄉村市場體系建設,提高農村市場優質産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斷滿足縣鄉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同時,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打通城鄉流通的“微迴圈”。

廣東省供銷合作社有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省供銷合作社加快推進放心農産品直供配送網路建設,發展農産品産銷對接體系。加快打造聯結産地到終端的農産品流通網路,在2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區域配送中心93個,培育發展供銷農場684個,探索訂單式、標準化生産模式。江門市供銷合作社建設運營5個區域直供配送平臺和7個供銷農場,全年實現農産品直供配送額超3.5億元。茂名市供銷合作社建設供銷高涼菜體驗中心,打造特色優勢農産品採購、製作、配餐、展示、銷售、推廣等全産業鏈服務。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全系統將持續完善流通網路,培育流通主體,創新流通業態,加快建設供銷合作社現代流通體系,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流通領域傳統優勢。積極推進全系統農村流通服務網路升級改造,推進縣域集採集配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加快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應用,完善縣鄉村三級流通網路,推動農産品上行、工業品下行業務融合發展,助力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

加快建設公共型冷鏈物流體系,完善配套服務

在位於佛山市的粵港澳大灣區民生保障冷鏈物流園,全自動數字化冷庫可智慧化識別和監測貨物出入庫移動、存儲情況。在數字化“大腦”的調度下,貨物經傳送帶送到指定貨道,再由全自動堆垛機的巨型機械臂精準抓取、投放。

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灼維介紹,近年來,廣東省供銷合作社加快建設公共型農産品冷鏈物流體系,完善配套産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冷鏈設施,已在全省佈局建設項目74個,冷庫庫容531萬立方米,其中53個項目已經正式組網投産。如今,冷鏈骨幹網的農産品綜合冷鏈流通率提高10%,預冷率提高30%,冷鏈物流成本最高可降30%。2025年全部項目建成投産後,全省可實現每隔1小時車程就有一個供銷合作社冷鏈園區。

在江門市恩平市聖堂鎮沈海高速聖堂出口右側,工作人員正在廣東供銷(恩平)天業冷鏈物流産業園的倉庫裏快速分揀馬鈴薯。恩平市是廣東省馬鈴薯生産基地,馬鈴薯種植範圍遍佈11個鎮(街),冷鏈物流産業園將為馬鈴薯遠銷提供更好的保障。

廣東茂名荔枝、徐聞鳳梨、清遠連州水晶梨等特色農産品,通過冷藏保鮮、分揀包裝、分撥集散等環節,大幅降低了腐損率,延長銷售期,運往全國各地。

發展冷鏈物流是提升農産品流通水準的重要內容。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依託農産品批發市場、農産品生産經營企業,積極推進以冷鏈物流為核心、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農産品現代流通網路建設。數據顯示,2023年,全系統新增冷庫庫容200多萬噸。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農産品産地、樞紐、銷地冷鏈物流設施改造建設,進一步完善系統冷鏈物流建設區域會商聯動機制,推動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農産品加工、商貿流通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冷鏈物流配送網路。

培育優質農産品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在惠州市博羅縣湖鎮鎮鄒村村,水産養殖戶馬文勇與惠州市綠色農産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供銷漁場協議。馬文勇已在鄒村村從事水産養殖多年,漁場面積約110畝。在與供銷社合作前,其銷售範圍僅局限于附近市場及少數周邊城市,合作後便開始供應粵港澳大灣區(惠州)綠色農産品生産供應基地內的公司,不僅銷量更大,水産品品質也得到大幅提升。

供銷漁場協議的簽訂給馬文勇吃下了“定心丸”。“如今,從源頭的魚苗和飼料購買、養殖中的技術指導,到終端的銷售渠道,都能獲得供銷合作社幫忙,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馬文勇説。

湖鎮鎮供銷合作社主任黃志錦介紹,從去年8月起,湖鎮鎮供銷合作社共建成供銷漁場8個,養殖面積1108畝,預計水産品年産量可達350萬斤。

博羅縣泰美鎮車村村供銷蔬菜專業合作社採用“供銷合作社+村集體+小農戶”的模式種植特色玉米,讓農産品有了固定銷路;博羅縣橫瀝鎮供銷水稻農場開展以絲苗米和梅菜為主的“稻稻菜”三季輪作,助力村民增收;臺山市衝蔞供銷合作社建起“冬瓜屋”,打造黑皮冬瓜産業圈……近年來,廣東以推進供銷合作社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發展為抓手,加快提升聯農帶農能力。

據介紹,廣東省供銷合作社建立健全“社村”合作運作機制,優先從農業基礎條件較好的強縣中選取10個縣(市、區)開展“社村”合作試點,參與“社村”合作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均增長超10%。

各地區供銷系統聚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多措並舉發展農産品加工流通。2023年,全系統圍繞做好“土特産”文章,引導組織農民發展生産基地,開展農産品産地初加工,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累計發展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超過2000家。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提升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服務能力,統籌整合社有企業、基層社、農民合作社等,打造縣域範圍內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綜合平臺。積極帶動縣域特色産業發展,建設保鮮、貯藏、分級、包裝等産地初加工設施,推進標準化示範、品牌建設試點,培育優質農産品品牌,助力做好“土特産”文章。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