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網藝雲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栽下生態桑 養出致富蠶

2024-05-21 09:21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在四川省資中縣陳家鎮新店子村的蠶桑種植基地內,漫山遍野的桑樹競相生長。一串串桑葚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吸引不少遊客到此採摘。

由於種植了“無核大十”“紅果2號”等多種果葉兼用桑,這裡的桑葚採摘期可從4月10日持續到5月10日。“我們的桑樹不打農藥,産出的桑葚個大飽滿、鮮甜多汁,很受大家喜愛。”村民王洪自豪地説,目前自家農場已經接到數百斤的訂單。

在村級標準化小蠶共育室內,10多名共育員投入到蠶卵的培育工作中。當成長為二齡幼蟲後,這600多張“蠶寶寶”將會被分發到蠶農手中,直至生成蠶繭。

陳家鎮歷來就有栽桑養蠶的傳統,但一直不成規模。2015年以來,在資中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援和縣蠶業發展中心的科學指導下,陳家鎮著手建設資中縣現代蠶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作為示範園的核心區,我們村成立陳家鎮綠天邑專業合作社,引入宏和絲綢有限公司,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公司+共育室+農戶’的産業化抱團發展模式,推廣小蠶共育、省力化蠶臺、蠶棚養殖、方格蔟4項核心技術,實行‘訂單蠶業’‘保底收購’‘二次返利’,實現産、供、銷一體化,提高了蠶農養蠶積極性。”新店子村黨委副書記李勇介紹。

新店子村是資中縣蠶桑産業蓬勃發展的縮影。近年來,資中縣推行“蠶桑+大豆”“蠶桑+花生”“蠶桑+藥材”等複合種植模式,鼓勵農戶在桑樹下養殖雞、鴨等,發展林下經濟。同時,利用桑葉、桑枝、蠶蛹、蠶蛾、蠶沙等資源,開發桑葉茶、桑枝菌、桑果幹、桑果醬、桑葚酒等産品。宣傳蠶桑文化,推廣“桑葚採摘節”,試點蠶桑特色餐飲民宿,發展集吃、住、遊、購于一體的鄉村旅遊業,實現農民增收。

據統計,2023年資中縣共發放蠶種11686張,平均每張産繭48公斤,農民蠶繭收入3174萬元。果桑産鮮桑果460噸,桑果産值約368萬元。桑園林下間作套種3000畝,每畝增收800元以上;養殖生態雞、鴨、鵝等2萬隻以上,助農增收200余萬元;“蠶桑+旅遊”為農民增收100余萬元,蠶桑綜合産值達4682萬元。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