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別號“牛書記” 富民“牛産業”

2024-02-01 09:54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説起昭通小肉串,相信到過雲南省昭通市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這個“夜經濟”裏的首選美食,一口一串,滿嘴留香,味蕾得到極大滿足,讓人欲罷不能。小小肉串,不但好吃,背後的故事也很精彩。

昭通市大關縣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是大關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這裡平均海拔1880多米,出門便是山,過去交通不便,發展更是困難。出生於此的丁琪年少時就外出務工,但心裏卻一直記挂著家鄉。

有了一些積蓄之後,丁琪決定回鄉創業養牛。“我發現家鄉優質的草山非常適合土黃牛養殖,外出務工時我又專門學習過養牛技術,這事一定能成。”丁琪説。

年輕的丁琪幹勁十足。後來,他加入了村幹部隊伍,並擔任村黨總支副書記、書記等職務,帶領群眾創辦了大關縣第一個黃牛養殖合作社,採取“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發展産業。

牛要養得好,還要賣得好。丁琪説:“昭通小肉串歷史悠久,我們小時候就是一把柴火,用竹籤串上牛肉就烤來吃了。産自山裏的土黃牛肉,就是昭通小肉串最好的原料。”

經過十幾年艱苦創業,丁琪把“牛産業”越做越大,還帶動當地300余戶農戶養殖肉牛1.2萬多頭,戶年均增收6500元,累計向村集體經濟組織分紅158萬元,村民送給他一個別號——“牛書記”。

當然,丁琪的追求還遠不止於此。他告訴記者:“從創辦合作社到成立公司,我希望的是做大做強一個産業,帶著父老鄉親們一起致富。為此,我成為‘昭通市小肉串大産業’的發起人之一,要抓住雲南做強做優高原特色農業産業的發展機遇,化政策紅利為發展動力。”

説幹就幹,就是丁琪的風格。這幾年,丁琪又與另一家企業合作建立了小肉串供應鏈加工車間,致力把昭通優質牛肉推向全國,在提高産品附加值的同時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共同富了才是真的富。”丁琪説。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