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線上> 要聞>

新春走基層丨家底增厚 腰包變鼓——黑龍江鄉村振興一線見聞

2024-01-26 09:16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1月25日電 題:家底增厚 腰包變鼓——黑龍江鄉村振興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梁冬、唐鐵富

白雪覆蓋下的黑土地上,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打破了村莊的寧靜。春節臨近,又到了各地村民分紅的日子。

“俺家一共有51.5畝地,2023年土地託管一畝地分了1333元,比自己種一畝地多收入300多元,光分紅就拿了68000多元!”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克音河鄉向榮村脫貧戶潘樹森打開了話匣子,“從種到收,啥都不用管,咱種了一輩子地,沒想到還能這麼省心!”

豐厚的收入來自“保姆式”的土地全託管服務。向榮村黨總支書記劉峰告訴記者,從2017年開始,村辦合作社以土地託管的形式為村民提供耕種服務,統一經營,村民以耕地入股,坐等分紅。目前向榮村550戶16635畝地實現了全部入社,2023年,全村實現分紅2018萬元,每人平均分紅達到7332元。

“2023年收成好,村集體收入高,明年繼續投入大機械,再搞些綠色迴圈農業,村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劉峰説。

圖為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克音河鄉向榮村的溫室大棚。新華社記者唐鐵富 攝

黑龍江省鄉村振興局局長褚世民介紹,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土地規模化經營等方式,不斷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脫貧地區人口收入,截至2023年底,黑龍江省脫貧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7000元以上。

土地規模化經營讓農民有了更多空閒時間,務工就業成了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大慶市林甸縣鶴鳴湖鎮勝利村,一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的車間內機聲隆隆,脫貧戶包文英正把全自動流水線上包裝好的産品裝箱,送往下一個車間。

圖為鮮食玉米加工車間。新華社記者唐鐵富 攝

“多虧有這個家門口的企業,我們夫妻二人才能有穩定的收入,還不用出遠門奔波。我倆都45歲了,每人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包文英説。

企業負責人王超介紹,近年企業一直盡力增加適合農戶參與的就業崗位,推動勞動力定向輸送、穩定增收,一年能帶動近一百人實現增收280余萬元。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厚村集體家底,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環節。林甸縣委副書記楊曉明介紹,林甸縣實施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的産業支撐,2023年全縣8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0萬元以上,其中,5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百萬,佔比達66%。

工人們在鮮食玉米加工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唐鐵富 攝

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裏公益崗位增多了,村屯環境也變美了。

寒冬臘月,林甸縣四合鄉學田村的街頭乾淨整潔,脫貧戶穿著熒光綠馬甲,拿著掃帚和簸箕打掃衛生。

“我們年紀大了,土地都託管出去,加上公益崗一年8000元的收入,不但生活有保障,還能讓村裏環境變好,日子也更有奔頭。”學田村脫貧戶趙山説。

“公益崗位人員每月上崗不少於20日,冬季不少於15日,每週一和週五對所包區域垃圾桶進行統一清倒。在此基礎上,村裏統一調配,將美化、綠化、環境整治等工作分配給公益崗人員。”學田村黨支部書記劉春歧説。

褚世民介紹,截至2023年底,黑龍江省14.68萬脫貧勞動力實現了就地就業,成為支援脫貧縣産業發展的主力軍。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