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第一分論壇舉辦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焦夢 實習記者 王貝思)7月10日,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主辦,以“中國的倡議,全球的行動”為主題,以推動“凝聚發展共識,解決發展問題”為重點,下設四個平行分論壇。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共同承辦第一平行分論壇。
第一平行分論壇以“全球公共品體系中的減貧與農業:南南合作與中國貢獻”為主題,通過主旨發言、報告發佈和專題研討等形式,與會嘉賓聚焦減貧與農業問題,多視角分享全球公共品體系的發展與轉型,分享中國減貧與農業發展經驗。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院長徐秀麗主持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第一平行分論壇“全球公共品體系中的減貧與農業:南南合作與中國貢獻”。(供圖:中國農業大學)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唐文弘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理念,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全球減貧與農業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産品,帶來了共同發展的新機遇。為應對當前全球減貧事業面臨的新一輪挑戰,他呼籲要加強交流互鑒,促進能力建設;擴大融資渠道,樹立品牌項目;完善發展架構,拓展合作效能。
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傑在致辭中表示,教育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開創美好未來中的重要作用,在保障義務教育、推進職業教育和農業教育高品質發展方面探索了歷史性經驗。為加強發展中國家國際減貧合作,他提出,一要加強農業農村政策交流對話,二要推動農業人才聯合培養,三要加強農業科研領域國際合作。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學校在全球減貧交流、國際農業合作和全球發展治理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豐碩成果:一方面,學校發佈了多份智庫報告,積極參與全球發展治理機制的改革完善;另一方面,學校緊貼大地,把行之有效的中國減貧和農業發展經驗帶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與當地人民一道探索共用發展的新方案、新路徑。
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雲發表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意義:中國如何貢獻全球公共品轉型”的主旨發言。(供圖:中國農業大學)
在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雲發表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全球意義:中國如何貢獻全球公共品轉型”的主旨發言。他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既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又立足中國傳統文明的基礎,相關經驗對廣大發展中國傢具有普適性意義。他還深入闡述了中國通過土地經營制度改革、農業基礎設施投入、農業科學技術進步等多方因素來推動農業發展的經驗,以及中國擁有基於農業發展消除饑餓、基於增長提升收入、基於再分配減少不平等等多重大規模的減貧路徑。他認為,中國與眾多發展中國家正在展開的南南合作,聚焦中國推動現代化的基本經驗,總結形成新型全球公共品,推動全球公共品內容與機制的不斷創新。
聯合國首屆糧食峰會秘書長特使、非洲綠色革命聯盟主席、盧安達農業部前部長阿格尼絲·卡利巴塔,經合組織發展合作理事會理事長、哥斯大黎加規劃和經濟政策部前部長瑪麗亞·德爾·皮拉爾·加裏多·岡薩洛,印度總理辦公室前主任、孟買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前主席蘇丹赫恩德拉·庫爾卡尼,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王浦劬,和線上參會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曼切斯特大學教授、英國發展研究學會前主席戴維·赫爾姆等專家高度評價李小雲教授的報告,從多個角度分析當前全球公共品體系面臨的難題、未來改革方向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專題研討環節,“菌草之父”、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非盟駐華大使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奧斯曼,中國國際發展研究網路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經合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學習小組前主席理查德·凱里,新疆中環油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鐵,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主任鄭志傑和線上參會的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教授、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傑佛裏·薩克斯,探討了當今發展中國家減貧和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及要以什麼樣的經驗、知識和解決方案來應對挑戰等問題。(供圖:中國農業大學)
徐秀麗在總結發言中表示,為加快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有賴於全球高品質多層次的交流對話與合作。本次分論壇發起建設亞非共用發展與減貧知識平臺,推動區域國別之間共同生産與有效分享發展與減貧知識。
尼泊爾計劃部副主席明·巴哈杜爾·施雷斯塔在總結發言中提到,此次分論壇聚焦全球減貧和農業議題,對破解目前全球發展合作難題意義重大,相信全球各國會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溝通合作,迅速採取行動,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