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三成品油價下調方案待批 每升最高降0.9元 中石化稱未收到通知 -需求內外齊降 大中型鋼企虧損面達32.4% 飽嘗300億浮虧苦果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400富豪財富縮水45%(榜單/ 簡介) 劉永行居首 -中行報告:未來兩年房價均降10% 最高30% 官員稱救市不是救房企 -上市公司三季報:利潤增長7.11% 百餘家公司獲大股東"力挺" -西藏雪災3000多人受困死亡增至7人 隆子縣80%被困群眾獲救 -“蛆柑”衝擊中國柑橘主産區 直接損失可達4億 殺傷力從何而來? -公務員局就09年公務員考錄報考政策等聲明 11月2-7日網報確認 -農業部今日將對雞蛋三聚氰胺事件作説明 港建議內地雞蛋列成分 -政法男生砍死教授續:警方調查涉風波女生 天水高考替考主犯獲刑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年均脫貧800多萬人 居民收入成倍增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0 月 31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五、城鄉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一)食品消費品質提高,膳食營養改善

 

  2007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食品支出1389元,比1978年增長15.7倍,年均增長10.4%;城鎮居民每人平均食品支出3629元,比1978年增長19.3倍,年均增長10.9%。城鄉居民在食品消費支出增長的同時,飲食更加注重營養,膳食結構更趨合理,消費品質不斷提高。從食品消費結構來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糧食消費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07年的199千克,城鎮居民由1978年的205.3千克降到2007年的77.6千克。從食用的營養性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消費顯著增加,營養結構有所改善。農村居民每人平均豬肉的消費量由1978年的5.2千克上升到13.4千克,禽蛋由1978年的0.8千克上升為4.7千克;城鎮居民豬肉的消費量由1978年的13.7千克上升到18.2千克,禽蛋由1978年的1.97千克上升為10.3千克。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次數明顯增多,消費額迅速增加,佔食品支出的比重也越來越大。1978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在外飲食支出僅為3元,到2007年已達190元,增長61.3倍,年均增長18.8%,佔食品支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0%提高到2007年的13.5%2007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在外飲食支出761元,佔食品支出的比重高達21.0%

 

  (二)衣著消費實現成衣化、時尚化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的衣著需求發生了三個轉變,即從“穿曖”向“穿美”轉變,從“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轉變,從“請裁縫做衣”到“上商場購衣”轉變。同時,人們的穿著更加注重服裝的質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裝的名牌化、時裝化和個性化成為人們的一種追求,成衣化傾向也成為衣著消費的主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購買各種服裝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元,增長21.8倍,購買各種服裝數量由每人平均0.7件增加到2.4件,增長2.3倍。2007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042元,其中用於購買成衣的支出每人平均748元,佔衣著消費支出的71.8%,購買成衣的數量由1978年的每人平均3.13件增加到2007年的7.82件。時尚、得體的穿著已成為人們對美的追求,服裝亦已成為現代時尚生活的一個窗口。

 

  (三)現代化家庭設備用品成倍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生活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耐用消費品不斷升級。由八十年代自行車、縫紉機、手錶“老三件”到九十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的“新三件”,隨後科技含量更高的家電産品又逐步取代了“新三件”。2007年全國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分別為94.4臺、26.1臺和45.9臺,而1985年僅為0.8臺、0.1臺和1.9臺;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分別為137.8臺、95.0臺和96.8臺,而1985年僅為17.2臺、6.6臺和48.3臺。此外,一些新型家用電器逐步進入家庭,居民消費向學習型、享用型消費産品轉移。行動電話、電腦和家用汽車逐步成為新世紀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新三件”。2007年,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行動電話、電腦和家用汽車分別為77.8部、3.7臺和1.2輛,城鎮居民分別為165部、54臺和6輛。

 

  (四)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極大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居住狀況變化極大,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2007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居住支出為574元,比1978年增加562元,增長46倍,年均增長14.3%。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長2.9倍。其中,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佔86.4%,比1981年的48.6%提高了37.8個百分點。在居住環境改善的同時,居住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提高,2007年使用水沖式衛生廁所的農戶佔16.4%,使用清潔燃油、燃氣和電的農戶佔25.7%,飲用自來水的農戶佔41.3%

 

  改革開放之前,絕大部分城鎮居民的住房是租賃單位或房屋管理部門的房屋,只有少數居民擁有自已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積小、三代同居一室是當時住房條件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注重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條件,加大了民用住宅建設的投資力度,近年來更是通過建設廉租房和經濟實用房來千方百計解決居民住房難的問題。大量住宅建成使用,使許多居民家庭告別低矮、破舊、設施簡陋的住房,遷入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樓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2007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22.6平方米,比1978年的4.2平方米增長4.4倍。在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的同時,城鎮居民的居住環境也日趨美化。

 

  (五)消費領域不斷拓寬,精神生活日益充實

 

  交通通信方式有了質的變化。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交通道路和通信網路的建設,一個發達的交通通信網路已初步形成。居民出行使用的個人交通工具從最早的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發展到家用汽車;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也從最初的公共汽車、火車,發展到廣為人們接受的計程車和飛機。據統計,2007年,全國客運量為2227761萬人,比1978年增長7.8倍,年均增長7.8%旅客週轉量21593億人公里,增長11.4倍,年均增長9.1%;客運量2227761萬人,增長7.8倍,年均增長7.8%2007年全國每百戶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達6.1輛,是2001年的9.1倍。居民的通信方式從電報、信函到電話、手機、網路,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據統計,1990年全國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1.11部,2007年提高到69.5部,年均增長27.5%,其中,行動電話普及率1990年為每百人0.002部,2007年提高到41.6部,年均增長79.5%。通信相對落後的農村,2007年通郵的行政村比重達到98.4%,已通電話的行政村比重也高達99.5%

 

  旅遊成為城鎮居民休閒度假的新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特別是五天工作日的實行,以及從1998年開始增加的“五一”、“十一”長假,居民外出旅遊越來越成為度假的首選方式。從短途的城市周邊遊,週末的國內遊,到長假的國內遊、出境遊;旅遊方式也從簡單的跟團遊逐步發展到自助遊。城鄉居民用於旅遊的支出逐年增長,旅遊人次數不斷攀升。2007年國內旅遊人數達16.1億人次,比1994年增長2.1倍。2007年國內居民因私出境人數達3492.4萬人次,比2002年增長2.5倍,年均增長28.3%。旅遊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喜愛和推崇,已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增長見識的重要途徑。

 

  文化設施不斷增加,娛樂方式趨於多樣化。隨著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不斷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娛類消費日益受到居民的青睞。人們的休閒娛樂方式已從過去簡單的“在家看電視,出門看電影”的單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茶樓、酒吧、咖啡屋、書屋、度假村等多種休閒娛樂場所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人們的閒暇生活更加豐富。此外,隨著運動場所的不斷增加,隨處可見的社區健身一角,各大體育館、游泳館,各種健身房、瑜伽練功館,都成了人們熱衷的鍛鍊場所。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資理念也不斷增強,無論是成人工作之餘的充電,還是子女的課外興趣班,居民的教育支出大幅增長。據統計,1981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文化娛樂教育支出僅10.1元,2007年達305.7元,年均增長14.0%1981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文化娛樂教育支出35.8元,2007年達1329.2元,年均增長14.9%

 

  六、城鎮低收入人群得到保障,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

 

  1999年國務院頒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開始建立。2000年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02.6萬人,到2007年覆蓋人數2272萬人。2007年最低收入5%的城鎮困難群體轉移性收入為920元,其中,養老金收入為520元,佔轉移性收入的60.0%;社會救濟收入153元,佔轉移性收入的16.6%。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收入93元。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20012010年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我國強化了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在緩解貧困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農村居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整體解決了溫飽。2007年末,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為1479萬人,比1978年的2.5億減少2.3億多人,年均脫貧800多萬人;貧困人口發生率為1.6%,比1978年的30.7%下降了29.1個百分點。2007年初步解決溫飽但還不穩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為2841萬人,比2000年的6213萬人減少3372萬人,年均減少400多萬人;農村低收入人口比重為3.0%,比2000年的6.7%下降了3.7個百分點。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00.2萬人,2007年達3566萬人,覆蓋人數迅速擴大。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國務院扶貧辦:創新機制解決貧困群眾最迫切問題
陜西7年減少貧困人口416萬 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6億元
國務院扶貧辦:30年間中國絕對貧困人口減至1500萬以下
2020年我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翻一番 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世行行長呼籲國際社會更多關注貧困國家和人口
湖北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7年減少260萬貧困人口
廣西扶貧新目標:3年內絕對貧困人口減到29萬以下
受地震災害影響 甘肅貧困人口新增230萬
內蒙古自治區絕對貧困人口7年減少76萬人
圖片新聞: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明年遷至海南文昌 嫦娥三號將在海南發射
中國為委內瑞拉成功發射通信衛星 首次向拉美提供整星出口服務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