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承彝説,過程審計最大的挑戰就是,一切都在變動之中。比如,一開始大家都不清楚,究竟哪些部門與救災款物相關,在把住了民政、紅十字會幾個重要渠道之後,慢慢地又發現至少20多個部門都和救災款物相關,然後又向這些部門滲透。
另外,以往的事後審計,物資和錢款都已經在賬面上,審計就是從賬到賬;而現在,有大量的款物還在運動中,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在現場盤點一筆筆款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簡直就是工作中的一座大山。
任承彝舉例説,比如礦泉水這類物資,不同的捐贈部門用不同的計量單位,有用瓶的,有用箱的,還有用件的,有250毫升的,500毫升的,盤點非常複雜。即便這樣,審計也得向老百姓交本明白賬。最初,審計部門的登記表上,物資的種類只有8種,可後來發現,老百姓捐贈的東西太豐富了,物資的種類已經增加到15類。而第十五類“其他”中,還有豐富的內容。
目前四川省到賬的救災捐款已經超過60億元,財政劃撥的錢也超過60億元。也就是説,在四川,審計人員要守住這100多億元。從5月下旬四川省聯合審計組進駐和救災款物相關的20多個部門以來,已經向相關部門提供了14條審計建議,大多是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制度建設和管理,確保救災錢物的高效使用。
救災物資的大量涌入,曾經讓有的部門應接不暇,有一個部門救災物資大量囤積。審計部門調查後發現,是接受、劃撥系統出現了“腸梗阻”,於是請來西南交通大學物流管理學方面的專家,幫助這個部門設計了一套軟體管理救災物資,科學手段的運用很快分解了囤積的物資。
除了管理系統的問題外,有一些細節的問題,比如藥品的存儲。一些特殊的藥品,應該在25度恒溫下保存,但一些部門的倉庫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時間長了會影響藥效。任承彝説,這些都是很專業的問題,審計人員不一定懂,但由於過程審計涉及救災物資的有效使用,這些細節都應被關注到。
據介紹,下一階段,審計將根據抗震救災工作的進展情況,關注的重點,是資金物資損失浪費和效益發揮情況。在分配環節,重點關注優親厚友等問題,促進分配的公開、公平、合理;在使用環節,嚴肅查處挪用、貪污、擠占問題。
免疫論試水
在審計署昆明特派辦特派員楊寧生看來,審計署此次救災款物的過程審計,實際上是新任審計長劉家義“審計免疫系統論”的首次試水。
因為有了前任審計長李金華的鐵面風格,自從今年3月劉家義被任命為審計長後,媒體就始終追蹤他,企圖“刺探”新審計長的風格。
從現有的資料看,劉家義幾次不多的內部講話,透露了他的審計思路。他認為,審計要成為國家“錢袋子”的免疫系統。
他曾屢次提及,現代國家審計作為國家的“免疫系統”,有責任更早地感受風險,有責任更準確地發現問題,有責任提出調動國家資源和能力去解決問題、抵禦“病害”的建議,有責任在永不停留地抵禦一時、一事、單個“病害”的同時,促進其健全機能、改進機制、築牢防線。
在談到審計工作的重點時,劉家義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認為,審計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産生問題的“火源”,而不是只顧“救火”。不同時期,“火源”不一樣,審計工作的重點也就不一樣。現階段審計工作的重點是:依法揭示經濟運作中的重大問題,促進宏觀經濟健康運作;揭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利益問題,促進改善民生和構建和諧社會;揭露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促進反腐倡廉和依法行政;揭示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問題,促進問責機制的建立和落實,促進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揭露重大損失浪費,推進生態文明和節約型社會建設;揭示重大體制性障礙,促進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體制和運作機制。
劉家義的“免疫系統”論得到了他的前任李金華的認可。李金華説,審計的發展歷經了幾個階段,最早只是對數據的真實、合法進行考量,之後發展到效益審計階段,不僅要關注錢花得對不對,更要關注錢花得值不值,而現在審計發展到了新階段,要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前瞻和評估。 本報北京6月17日電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災後重建條例全文/解讀/答問 重建工作方案/答問 用地審批、土地利用規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