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賈雲峰:“鄉戀經濟學”背景源流與實踐路徑

2025-01-02 16:23:09

來源: 中國網産業供銷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縣作為中國最基層的行政區劃單位,一直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家鄉情懷。同時縣也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共存相處的生態場域、生活場域和生産場域。

大中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對縣域的要素具有大量的“虹吸效應”,隨著城市生産生活成本的上升,城市生産要素的“涓滴效應”不斷顯現,回鄉經濟、資本下鄉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升級發展的新生力量。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援家鄉建設、傳承鄉風文明,將集體情感轉化為區域生産價值,是未來縣域發展的重要一環。

“鄉戀經濟學”背景源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有效推進,縣域經濟成為新增長點。然而,傳統的資源型經濟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縣域經濟亟需向消費型經濟轉變,尤其是以下幾個方面。

傳統優秀文化的活態傳承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它強調“仁愛”“禮制”“中庸之道”等思想。其中,“仁愛”思想強調對親人、對故鄉的親情和友情,這種思想在文人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他們對故鄉有著特殊的感情。

許多古代文人通過詩詞表達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懷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清王士禎《江上》等。這些作品成為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鄉戀情結不僅體現了中國文人對故鄉的深厚情感,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心理。鄉戀情結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徵之一,在維繫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戀經濟學”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創新活化並傳承。

“鄉戀”在中國人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鄉戀經濟學”則是將這種深厚的情感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旨在激發人們的鄉戀情感,帶動人才、項目和資本的回歸。代表人們的鄉戀情感可以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統籌城鄉融合的必然要求

縣域具有城鄉聯繫緊密、地域範圍適中、文化同質性強等特點,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關鍵場域。

鄉村振興,核心是人。鄉戀情感是一種強烈的情感依戀,它體現了人們對故鄉、鄉村或特定地域的深厚感情。鄉戀經濟學充分調動這種依戀情感,向上承接大中城市的産業轉移,促進區域之間的産業融合與要素交換,同時向下帶動鄉村産業的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如浙江省大力推動“人文鄉村”建設項目事例。2024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深入學習和應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早在同年4月,浙江省已將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作為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的重要內容,創新開展人文鄉村建設,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目前,浙江全省已選派1570余名優秀文化人才赴鄉鎮(街道)、結對村(社區)開展鄉村基層文化建設,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壯大縣域産業的重要手段

産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産業”。

“鄉戀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疇,強調挖掘鄉村的特色資源和文化優勢,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和創意産業等方式,推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壯大縣域産業,提升縣域産業發展水準,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縣域的文化繁榮、生態保障、組織建設提供基礎條件。

如浙江縉雲:“鄉愁産業”探索老區共富。縉雲縣相繼出臺《縉雲縣人民政府關於提升鄉愁産業加快富民增收的意見》《“縉雲燒餅”品牌戰略和産業發展規劃(2016-2030)》等專項政策和産業規劃,扶持鄉愁産業發展。

以産業鏈思維大力發展當地“鄉愁産業”,推動特色農業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其中縉雲燒餅2023年實現了年産值34.8億元,帶動近5萬人增收致富,成為浙江“百縣千碗”唯一入選杭州第19屆亞運會、第4屆亞殘運會的特色小吃,併入選全國鄉村振興“特産富農”典型案例。

帶動青年返鄉的創新舉措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導致城市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相比之下,縣域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創業就業資源和發展空間,能滿足他們的職業發展需求,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

“鄉戀經濟學”以健全返鄉創就業服務體系,調動青年們對家鄉建設的高度責任感,激發他們返鄉創業熱情,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如四川儀隴:“95後”青年請全村老人旅遊項目。2019年,在成都工作的周建康回到家鄉儀隴洞磬溝村,成為村裏第一位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之後他選擇加入電商直播帶貨農産品賽道,同時拍短視頻記錄農村生活、家鄉變化以及和村民互動的真實瞬間。

5年來,他堅持拍攝創作帶貨,將李子的年銷售量從幾百箱拓展到了幾萬單。並組織全村50多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來了一場説走就走的集體旅行,得到網友的廣泛點讚。

二、“鄉戀經濟學”理論內涵

“鄉戀經濟學”概念定義是研究個體或群體對故鄉、鄉村或特定地域産生的情感依戀(即鄉戀或鄉愁),通過消費選擇、投資決策、勞動力流動、産業發展、文化旅遊等渠道,對地域經濟行為、經濟決策以及經濟活動産生影響的學科。

“鄉戀”核心要素是全人類共有的情感體驗,在中國文化中更被視為一種特有的文化遺産,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情感價值。“鄉戀經濟學”強調以人民為主體,充分發揮人的主動創造性。

1、人是“鄉戀經濟學”核心研究對象

鄉戀情感是由個體或群體産生的,並且這種情感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經濟行為。

2、人在“鄉戀經濟學”具有多重角色

(1)消費者:例如,一些人因為對家鄉的記憶和懷念而選擇購買具有家鄉特色的産品或服務。

(2)投資者: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對家鄉的熱愛和信心而選擇在家鄉投資興業。

(3)勞動力: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對家鄉的眷戀而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或創業,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因為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而離開家鄉。

3、人在“鄉戀經濟學”中的核心作用

(1)情感驅動:鄉戀情感作為一種強烈的情感依戀,能夠激發人們的消費慾望、投資熱情和文化認同感。這種情感驅動是“鄉戀經濟學”中人的核心作用之一。

(2)文化傳承:人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鄉戀經濟學”中,通過傳承和弘揚家鄉的文化和傳統,不僅有助於保護和發揚家鄉的文化遺産,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3)創新創造:在“鄉戀經濟學”中,人也是創新創造的主體。他們通過結闔家鄉的特色和資源,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産品和服務,從而推動當地經濟。

(4)可持續性:這包括提高人們的收入水準、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保護人們的生態環境等方面。同時,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也直接影響著縣域可持續發展。

“鄉戀經濟學”主要特徵

1、“鄉戀經濟學”是地域文化的表達場域。

“鄉”代表故鄉,也是地域、環境與根。不同地域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自然景觀等都會影響到人們的鄉戀情感。例如,一些人可能因為故鄉的某條河流或某種傳統習俗而産生強烈的鄉戀之情。這種情感與地域文化的緊密關聯,使得鄉戀成為了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産。

2、“鄉戀經濟學”是人類情感的深度連結。

“戀”是人類所共有的尋根情懷。全球化使得中國人的文化視野更加開闊和包容,對故鄉的理解和表達也更加深入和多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鄉戀文化也呈現出更加多元和開放的特點。

無論身處何地,人們都會因為對故鄉的思念而産生共鳴。這種情感的普遍性使得鄉戀成為了一種跨越時空種族、連接人心的文化遺産。它讓人們更加珍視自己的文化根源,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

3、“鄉戀經濟學”是鄉村生活的返璞歸真。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越來越懷念家鄉的寧靜、自然和人情味。人們對家鄉都有著特殊記憶,並與家族歷史、生活方式、社會變遷等緊密相連。鄉戀經濟學使得這些生活記憶得以延續和傳承,為後人提供了解過去、認識現在的窗口。

三、“鄉戀經濟學”實踐路徑

縣域旅遊與休閒産業

包括打造鄉村品牌與形象、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發展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優化配套設施與服務以及注重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近年來,輕資産不夜城文旅項目爆火,已在全國建設了18個。其中東北不夜城以“回家文化”為核心,將IP中融入梅河口的風物+建築+演藝,把東北人的生活狀態和休閒遊戲作為極致場景融入景區,2021年東北不夜城在疫情中逆流而上,遊客量突破400萬人次。

以“輕資産不夜城”為載體,挖掘地方情感IP,設計極致場景,集本地特色美食、傳統文化演出、國風文創,非遺工坊、數字交互等業態于一體,搭建縣域鄉戀情感回歸地。

文化傳承與創意産業

通過融合與轉化、創新産品與服務以及人才與平臺的建設舉措,推動創意産業的發展,實現經濟增長和文化傳承的雙贏局面。

我們在全國各地發起了一場“民謠返鄉運動”,呼喚大家回歸土地、關注縣域、投身鄉村、歌唱中國。

2024年初與內蒙古合作,推出《“歌遊內蒙古”區域文旅品牌建設行動方案》,將音樂與旅遊深度融合,讓遊客在歌聲相伴的旅程中領略多彩內蒙古。

這次返鄉以民族民謠為切入口,不是一個啟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親人們的精神與心靈。

農産品深加工與出海

通過深化農産品的加工層次,提升農産品的附加值,並結合銷售策略與品牌建設,增強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

2023年6月8日,我們在世界旅遊組織總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茶和天下·雅集——信陽毛尖專場”活動,信陽毛尖茶作為中國文化瑰寶,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美好形象。

2024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36.75萬噸,出口總額高達7.39億美元,其中,信陽毛尖茶做出重要貢獻。河南茶飄香“新絲路”,迄今已出口至烏茲別克、捷克、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尼日利亞、南韓等19個國家和地區。

未來我們將與更多世界組織合作,搭建中國好物推廣平臺,展現中國鄉土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激發國際社會對中國人鄉戀情感的理解與共通。

科技賦能與數字鄉村

2024年6月28日,上海數據交易所啟動全國首個數據資産交易市場的試運作,德清城市數據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形成的城市綜合數據資産成為第一個掛牌的城市側數據資産,估值約1.92億元。

數據資産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為五大生産要素,是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我們計劃與大數據交易所合作,建立“鄉戀消費數字大模型”,高效整理與分類,將鄉戀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産。

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通過合理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發展綠色農業與食品加工、推動生態旅遊與民宿等産業的發展,實施綠色管理和倡導綠色消費等措施,實現縣域的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2024年我們打造了“直尕思得恩施要得”的恩施文旅形象,發揮“土、硒、茶、涼、綠”的五大特色優勢,在“綠水青山”中找到了“金山銀山”的恩施路徑,為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

鄉戀是中國人一種深刻而持久的情懷,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連接個人與故鄉、歷史與現代、國內與世界之間的一條紐帶。鄉戀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更是一種多維度的社會現象,它涵蓋了文化、經濟、人才、項目和投資等多個方面。

在推動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鄉戀情感的積極作用,引導更多的人才、資金和資源流向鄉村,為鄉村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同時我們也呼籲未來更多關於“鄉戀經濟學”應用在縣域經濟中落地。這將有助於促進縣域消費的繁榮和發展,為實現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推廣)(德安傑環球顧問集團  慈春雷)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