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科技支撐提高附加值 打造全國示範基地縣

巫溪中藥材産業年産值有望突破20億元

2024-12-31 15:11:51

來源: 重慶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冬至時節,重慶巫溪大官山層林盡染,積雪白了山頭。

山腰處,海拔1900多米的巫溪雙陽鄉七龍村馬坪坡地上,10余名村民揮舞著鋤頭,忙著採挖中藥材獨活。挖出的獨活在黑色泥土間,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藥香。村民們的臉上則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批獨活,將很快被收攏放入烤房烘乾,再經過藥商轉運至位於巫溪通城鎮的獨活加工廠。

巫溪藥材資源豐富,有藥用價值的地産中藥材2932種,佔全市藥用動、植物總數(5832種)的50.2%,被譽為“天然藥海”。2023年,巫溪全縣中藥材在地面積達到42.21萬畝,其中人工種植面積20.7萬畝,實現綜合産值12.81億元。

今年,巫溪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同比下降了14%,可綜合産值卻有望突破20億元。這是為何?

做優傳統産業

促進村民增産增收

獨活又被稱為“獨搖草”,其根部入藥,嫩莖、稈、葉片可食用,具有祛風濕、止痹痛的功效,是一種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藥領域的珍貴藥材。

七龍村村民廖頂榮中專畢業後,就在村裏從事中藥材收購生意,目前全村90%以上的獨活都是由他經手後賣到加工廠。去年,約100噸獨活為其帶來了約10萬元的收入。“村裏現在大部分是老年人,我收購中藥材,一個是解決運輸不便和銷路不暢的問題,另一個就是自己賺點差價。”廖頂榮説。

2018年,廖頂榮開始回村流轉土地,自己培育、種植獨活。目前,廖頂榮在村裏種植獨活約100畝,主要銷售獨活種子、種苗,也出産一些商品獨活。廖頂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約4噸獨活鮮貨烘乾後能得到1噸獨活幹貨。一畝地能出産獨活幹貨約600斤,每斤獨活幹貨市場價約7元,“去年商品獨活和種子、種苗銷售收入約30萬元。”

不過,受夏天干旱影響,七龍村今年的中藥材産量約減産1/4。為了減少天氣對中藥材種植的影響,廖頂榮正在謀劃發展設施農業,“開溝、安裝滴灌設施,每畝地大概要投入2000元,也希望國家能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

“七龍村生態環境好、海拔高,自古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七龍村黨支部書記唐梅玲介紹,目前村裏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其中獨活800余畝、雲木香700多畝,還有黨參、淫羊藿、前胡等10余種中藥材,“今年,村裏又新增了約150畝的貝母,預計今後幾年的中藥材産值將進一步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七龍村中藥材綜合産值達到250余萬元。今年,雖然受不利天氣影響,産量有所降低,但村民們卻依舊樂觀,“整體收入應該不會低於去年,説不準還略有增加。”

加強科技支撐

推廣標準化種植

減産卻還能增加收入,村民的底氣何來?

原來,為了讓中藥材銷售更有“賣點”,同時也對綠色標準化、追溯體系建設形成倒逼,巫溪縣在縣農業農村委的推動下,聯合市級專家和科研院所,積極制定和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

同時,為了確保藥材品質,巫溪聯合太極集團、中國中藥集團、廣州潘高壽集團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太白貝母、巫溪獨活等藥材基源溯源基地,打造全國道地有機藥材示範基地縣。

巫溪還聯合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建立了三峽道地藥材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攻克中藥材烘乾設備支援瓶頸,研發的貝母、獨活變溫烘乾設備獲得新型實用專利9項、發明專利1項,相關企業取得專利4項。

“以前我們只管種好就收,收了就賣,根本就是‘靠天吃飯’。”朱發建正是今年嘗試種植貝母的七龍村村民之一,“貝母一般種植3年後才能采收,週期長、投入大,風險也高。如果還是‘靠天吃飯’,我可不敢種。”

“我們以科研單位試驗示範基地、鄉鎮建立樣板示範基地、農戶跟著種的發展方式,推廣‘薯、玉+藥’‘果+藥’‘藥+菜’等綠色高産高效技術。”巫溪縣農業農村委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永春介紹,近年來,巫溪在保護基本農田紅線的同時,建立了“巫溪獨活”標準種植示範基地5000余畝,太白貝母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550畝。

在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援下,朱發建等村民在村裏建起了50余個烤房,每個烤房都安裝了貝母、獨活變溫烘乾設備。

立足精深加工

做強中藥材産業鏈

12月23日,記者走進位於巫溪縣鳳凰工業園區的重慶坤隆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隆藥業)廠區,一陣濃郁的中藥材香味撲面而來。

廠裏堆滿了來自巫溪各鄉鎮的中藥材,員工們正對獨活、黃精等中藥材進行清洗、切片、分揀、烘乾、晾曬,隨後在生産車間裏進行挑揀、加工及包裝,現場一片繁忙。

以前,巫溪缺少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中藥材經過烘乾等簡單加工程式後便進行銷售,附加值很低。“藥材不加工,到頭一場空,除了研究如何種得好、賣得好,我們還在著重研究如何加工好。”陳永春介紹,巫溪積極用好“東西部協作”“渝中區幫扶”等利好政策,大力發展藥材精深加工産業,充分挖掘中藥材附加值。

目前,巫溪已建成中藥材精深加工項目15個,縣內兩家企業中藥材飲片加工生産線成功通過GMP認證。

以坤隆藥業為例,這是一家集種苗培育、GAP種植(即全程溯源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生産、藥膳研發及加工溯源於一體的中藥全産業鏈生産企業,建有中藥飲片、鮮切一體化原藥、藥膳食品3條生産線,以及中藥材檢測檢驗中心、中藥材溯源體系中心、巫溪縣中藥材技術研發中心。

去年,坤隆藥業與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合作研發九制黃精項目,將普通的中藥材黃精通過九蒸九制等工序炮製加工後成為口服液,極大提升了黃精的附加值。

“我們強化科技支撐,推動藥企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過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來提升中藥材附加值。”巫溪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巫溪與重慶中醫藥學院簽訂了科技支撐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同仁堂簽訂中藥材産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推動北京同仁堂與重慶展華藥業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首席記者 陳維燈 巫溪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冉夢竹)

【責任編輯:沈曄】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