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川區大觀鎮供銷社從物資供應到服務生産,再到參與生産——“百寶箱”重出江湖變身“田保姆”
10月30日是趕場天,南川區大觀鎮街道上熙熙攘攘。
人群涌入超市採買生活物資,擠進“莊稼醫院”為作物“問診尋方”,走進為農服務中心購買播種油菜所需化肥……這些經營場所都由當地供銷社開辦。
“我們不光銷售農村需要的生産、生活物資,還可以為産業發展提供産前、産中、産後一系列服務。”大觀鎮供銷社主任李仕祿自豪地説。
20世紀,供銷社帶著“為農服務”的任務誕生,從2000年起,先後經歷了基層供銷社改制、“三社融合”改革到目前的“三位一體”改革,其間經歷了不少坎坷,也有不少革新。
不斷“升級”的供銷社折射出農村什麼樣的變化?作為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選出的“基層社標桿社”,可從大觀鎮供銷社的發展故事中窺見一斑。
淡出“百寶箱”在市場競爭中落敗
1981年,18歲的李仕祿來到大觀鎮供銷社。
“那時供銷社像個‘百寶箱’,人們買物資、賣東西都要通過我們。”李仕祿説,當時的大觀是區公所所在地,郵局、稅務、工商等機構健全,所以人口集中,是片區中心。當時的大觀鎮供銷社分管8個鄉鎮分社、59個村級代銷點,輻射片區13萬餘名居民。聽起來似乎任務繁重,但在計劃經濟時期,李仕祿表示自己沒有感受到壓力。
“當時供銷社按類別分為副食、百貨、五金家電、棉紡、農産品、農資等幾個專業商店,我負責五金家電這一塊。縣供銷社給我們送什麼,我們就再往分社分派,有什麼賣什麼。”李仕祿説。
就在這樣日復一日按部就班的工作中,危機悄然到來。上世紀8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下,一批批年輕人“下海”闖蕩,留下了老年人和小孩,農村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簡單地説,消費力最強的人出去打工了,起碼走了三分之一的人,而且本地做小生意的人也多起來了,我們賣的東西已經不是居民的唯一選擇了。”李仕祿説,為了自身的生存,供銷社也不得不主動求變。
上世紀90年代,大觀鎮供銷社專門在重慶設置辦事處,派駐兩三名員工,根據大觀當地人所需,採購時興的彩電、冰箱、自行車等物件回去售賣。
儘管這樣,依然收效甚微。“靈活性太差,比不上個體戶。”李仕祿舉例説,同樣賣一個市場價1元錢的杯子,個體戶可以根據情況,在不虧本的情況下以0.8元售出,但供銷社要想降價還得層層簽字,“等你走完流程,人家杯子早就賣完了,怎麼爭得贏?”
所以,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大觀鎮供銷社連員工工資都無法保障。2000年,隨著基層供銷社改制,李仕祿等留下來的員工分別進入新組建的農資公司、日用品公司、農産品公司,以完全市場化的模式參與市場經濟,供銷社漸漸從鄉鎮居民的視線中淡去。
回歸 不光賣物資也服務産業發展
供銷社改制後,李仕祿的工作本質上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新組建的幾家公司還是面向農村市場,做物資供應的生意。”李仕祿説,為了更好整合力量,2014年,大觀鎮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成立。
可李仕祿沒想到的是,大觀鎮供銷社竟然有恢復重建的一天。
2018年,我市推動“三社融合”(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社)改革,旨在通過整合三方的資源要素,推動農村産業發展。
就在這一年,大觀鎮供銷社重回居民視線,定位依然是輻射周邊鄉鎮,主任還是李仕祿。
“再次回歸,我首要的任務是要恢復供銷社在基層的形象,全力為産業發展服好務。”李仕祿説,當時區域內還有很多村子的物資供應渠道不完善,鎮供銷社就從老本行入手,通過大觀鎮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入股建設便民超市、設立物流收發點等,保證日常用品的供應。
與此同時,李仕祿也在思考如何幫助産業發展。“當時正值脫貧攻堅階段,農村産業發展如火如荼,大家也遇到很多技術、資金上的問題,但以供銷社的力量很難實現點對點的幫助。”李仕祿説,因此他們選擇與有實力的專業合作社合作,進而輻射帶動更多村民。
在此期間,金龍村的蔬菜種植大戶姜國強主動找到府來。當時,姜國強的蔬菜種植已步入正軌,面積達到200畝,正摩拳擦掌準備擴大規模,他首先想到了供銷社。
“他找我們有幾個原因:我們不僅可以送化肥等農資到府,價格還便宜;其次,可以通過我們享受低息貸款政策。”李仕祿説。
不僅如此,更讓姜國強感到滿意的還有供銷社建的凍庫。“這個凍庫很實用,比如目前正是絲瓜上市的季節,我就可以用凍庫先預冷一下再發貨到四川,賣到消費者手上時像剛摘的一樣新鮮。”姜國強説,如今自己在大觀的蔬菜基地已超過400畝,産品暢銷川渝兩地。
拓展 提供耕種等社會化服務
明年,姜國強計劃將大觀基地面積擴大到800畝,市場進一步拓展到海南、上海等地。
所以,時下的金龍村,蔬菜大棚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農機在雜草叢生的土地上來回作業,同時還有工作人員在撿拾從土裏翻出來的大石塊。
“這作業難度好大,外頭的服務隊都不願意接,業主只有找到供銷社的社會化服務力量來幹,一畝價格還便宜二三十塊錢。”李仕祿説。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大觀鎮供銷社這兩年開闢的新業務板塊。
在李仕祿的記憶裏,以前大觀鎮的土地就沒有空著的,但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流失及老齡化,種地成了一件難事,很多土地被閒置。
去年,借助大觀鎮為農服務中心的建設,李仕祿運用政策資金購置了旋耕機、收割機、無人機等農機10余臺,培訓了自己的機手,組建了大觀供銷農業社會化服務隊伍,開始從服務生産到參與生産的跨越。
剛開始,還是有村民不接受。村民黃勝利總是感覺農機耕地不夠“細”,因此拒絕供銷社提供的服務。但他眼看著周圍鄰居的二三十畝地被“鐵牛”一天就耕完了,頓時欣然接納。
不挑活兒、價格實惠,大觀鎮供銷社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很快贏得村民的認可。截至目前,今年合作社已完成社會化服務1萬餘畝次。
最近,隨著生産、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改革的深入推進,大觀片區農合聯也已正式成立,吸引了8個鄉鎮的52家涉農主體加入。
“今後,通過農合聯的資源整合,供銷社的服務能力將邁上新臺階!以社會化服務為例,可以吸納更多農機、機手,把業務往周邊地區拓展,為更多農民解決生産難題。”李仕祿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