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雅:一位清華畢業溫州人的科技報國之路
偶然的一次聚會,朋友講述一位科技企業家的傳奇故事,出於媒體人的敏感,我對這位企業家産生了好奇。
圖為 徐孝雅
2024年4月,我們如約見到這位企業家,他叫徐孝雅。他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中等身材,儒雅大方,氣度不凡,眼神展露堅定和自信,渾身散發神采和活力。寒暄之後,似乎一見如故,我便切入主題:“徐總,據悉你的創業之路是三落三起,頗具傳奇色彩,能否交流一下?”徐孝雅接過話題沉思片刻説,我的故事很多,就從去年末武夷山之行説起吧。那是徐孝雅難忘的一天,2023年11月30日,他從杭州出發,隻身一人驅車近千里應邀訪問福建省武夷山市,市長、兩位副市長及相關領導熱情接待了徐孝雅一行,就竹産業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研討全竹資源綜合利用零碳産業園和武夷竹谷項目建設方案。
興奮之餘,徐孝雅有點羞澀,調侃説,“不瞞你説,那天我從杭州出發時,卡上僅有143.51元,連高速過路費也不夠啊!由於前期投資戰線過長和受新冠疫情影響,我資金鏈斷裂,陷入債務危機,涉及眾多民事訴訟,被限制高消費,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能乘坐高鐵和飛機,資金極度緊張!”
徐孝雅侃侃而談“千里躍進武夷山”的收穫和窘境,從這位飽經風霜、已過64周歲的長者臉上,仍感受到他創業的激情和堅毅的決心!囊中羞澀,仍砥礪前行;深陷困境,仍憂國憂民;這需要何等英雄氣概,這需要何等心理素質!我對徐總由衷産生敬意和欽佩,也有不少困惑,這位清華高材生、溫州老闆、曾經的億萬富豪、坐擁數十家公司的科技産業投資人、擁有眾多光環的知名企業家,為什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身處如此困境,為什麼沒有躺平,也不擺爛,還充滿激情負重前行?隨著交流的深入,我們眼前逐漸展現徐孝雅那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科技報國傳奇之路!
三次高考,跨入清華
1984年7月,伴隨著陣陣蟬鳴,一群學子從清華大學的校門走出,帶著責任與使命奔赴四方。輕快的步伐,一如五年前,他們懷揣著理想與激情踏進清華園,來自溫州的徐孝雅正是其中一員。
圖為 1982年9月徐孝雅在清華大學工字廳
時光倒流六年,1978年下半年,經歷兩次高考失利的徐孝雅,決定放棄高考,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鄉村教育這片沃土,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家鄉的孩子們身上,成為初中母校的一名代課教師。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了徐孝雅巨大的精神鼓舞,也讓徐孝雅心中逐漸産生了一種念想:“再試一次,哪怕一次也好”。
一天,徐孝雅正在給學生們授課,下課後,他和孩子們談起了未來的理想和規劃,孩子們的職業規劃不盡相同,然而“大學”卻是每一個孩子的夢想,似乎那裏才是孩子們未來的起點。看著一雙雙憧憬中帶著堅定的眼睛,徐孝雅回想了自己的夢想,他一遍遍審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是否用盡了全力。那天,他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在學期結束後,辭去了代課教師的職位,他離開了這裡。他希望給孩子們留下的,是自己奮力追尋夢想的背影,而不是安於現狀的軀殼。
1979年7月,改革開放的第二年,經過半年全身心投入高考復習的徐孝雅再次參加了高考。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功更傾向於堅持不懈的人,第三次高考,他以超水準發揮的成績,以當年浙江省平陽縣(平陽縣後拆分為平陽縣、蒼南縣、龍港市)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自動化係錄取,與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共同跨入築夢的清華園。
青燕歸巢,建設家鄉
1984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進入第五個年頭。這一年,鄧小平親自為深圳特區題名,經濟特區、開放城市和開發區的出現,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時代的中國張開了騰飛的翅膀。
是年7月,獲清華大學優良畢業生稱號的徐孝雅,沒有參加國內考研,沒有選擇出國深造,而是承載成為一個科技企業家的夢想離京南下,回到了家鄉省城杭州。回想大學時光,有踏進最高學府的驕狂,有認識到強手雲集時的卑怯,有調整心態後的奮進,還有共同追夢的同窗友情。如今,從清華園走出,徐孝雅帶走了兩樣東西,一是過硬的本領,二是科技報國的決心。
杭州自動化研究所,這是徐孝雅兌現夢想的第一站。反覆進行的實驗、大量數據的收集分析、科技文獻的檢索借鑒,讓這個初出茅廬的溫州小夥見識到了科研工作的艱難。然而,昔日學生眼中的堅定,如今家鄉人的殷切期盼,激勵著他不斷前進。在杭州自動化研究所期間,徐孝雅參加和主持了多項電腦中文終端和工業電腦控制系統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其中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開發的一項電腦終端新産品,批量用於軍事機要通訊,並獲1987年度杭州市優秀新産品新技術三等獎,這是對家鄉、對母校清華最好的回饋。
圖為 1985年徐孝雅在杭州自動化研究所
科研工作並不是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就能夠出現成果,同樣會受到硬體條件的制約。在自動化研究所,徐孝雅以及許多同事,他們的很多創新性想法,受限于經費無法落實到實驗中。被動等待和安於現狀從來不是溫州人的選擇,1988年6月,“下海經商”的浪潮漫卷全國,又恰逢家鄉溫州龍港鎮領導多次邀請,徐孝雅決定回鄉領辦科技企業。在他的努力下,杭州自動化研究所與龍港鎮合作創建了浙江省蒼南電子電器公司,由徐孝雅帶領一支畢業于國內名牌大學的青年技術團隊,在創辦企業促進地方發展的同時,自主解決科研經費,加快科技研發創新。
自強不息,從頭再來
然而,一群科技精英面對商海浮沉,幾經波折還是栽了跟頭。1989年下半年,國內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加上公司運營經驗欠缺等原因,蒼南電子電器公司虧損近百萬,終以破産告終。沒有責怪,僅僅是家鄉人和同事眼中的失落,就壓得徐孝雅喘不過氣來,他變賣房産、四處借貸,終於償還了一部分公司債務以及個人經手的借款。
哪跌倒,就要在哪站起來,“清華學子”和“溫州子弟”的雙重身份,讓徐孝雅在困難面前始終高昂頭顱。1993年12月,徐孝雅毅然決定辭去杭州自動化研究所的公職,選擇成為一個個體戶,一個自由職業者,像大多數溫州商人一樣從零開始在杭州實現創業夢想。徐孝雅既是老闆,又是推銷員,既是設計師,又是維修工、搬運工……,那幾年,徐孝雅的生意有所起色,在極度困境中不僅還清債務,還完成了經驗和資本的初步積累。
徐孝雅在資金上有所積累後,“科技企業家”的夢想再度浮現心頭。前些年的教訓還歷歷在目,一蹴而就是空中樓閣,唯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這次,徐孝雅毅然決定從普通企業職員做起,一步步夯實根基。已過不惑之年的徐孝雅,放下“榮耀”和“光環”,忘卻挫折和失落,于2001年7月以普通職位入職杭州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當時月薪僅1500元!短短三年,徐孝雅就完成了普通職員到常務副總經理的華麗轉身,也將一個幾乎沒有行業背景的初創科技企業,迅速成為國內水質線上監測行業頭部企業。
圖為 2002年1月徐孝雅在杭州主持用戶培訓班
2004年12月,徐孝雅受邀加盟杭州一家環保裝備企業,擔任核心技術人員、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不到7年時間,便將一家瀕臨倒閉的虧損企業,發展成為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四年,市值從2011年上市發行時的15億猛增到2015年的245億!同時,在該企業的10年裏,徐孝雅獲評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擔任全國壓濾機標準化工作組副組長、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五水共治技術支撐聯盟秘書長、浙江省環保産業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並當選杭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6項,主導起草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項,獲中國十大科技創新新聞人物、全國優秀職業經理人、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優秀企業家、中國通用機械行業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優秀董秘、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杭州市先進科技工作者、杭州市創業新星、杭州市余杭區突出貢獻人才獎等獎勵。
圖為 2011年9月徐孝雅在上海作IPO路演報告
奮鬥的道路沒有終點,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徐孝雅,依舊沒有安於現狀。2015年4月,徐孝雅從奮鬥過十年的上市公司辭職,並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及時變現近2億。徐孝雅在實現了財務自由並功成名就後,沒有選擇安逸和保守,也沒有配置海外資産,而以55周歲的“高齡”再度創業,幾乎將所有資金投入節能環保、生態健康、智慧技術與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科技産業,目前已投資70多家科技企業,並以股權關係和資源要素為紐帶,進行産業生態構建,用實際行動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應對危機,負重前行
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末,新冠疫情突襲,徐孝雅一邊組織相關企業積極投入防疫産品的産能建設和生産,一邊全力應對疫情影響,保障企業正常運作,員工權益不受侵害。可惜的是,兩年後,徐孝雅個人和多家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再次陷入債務危機。與之前不同的是,他這次少了些許慌張,多了幾分堅定,面對危機,他一邊積極處置資産償還債務,一邊憑藉敏銳的眼光、豐富的閱歷尋找新的機會。
近年來,新發展理念興起,消費方式轉型,資訊化應用廣泛,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多方因素共同推動了各産業鏈綠色發展理念的形成。各産業鏈紛紛朝著技術研發、資源充分利用、生産、加工、銷售一體化方向拓展,通過補鏈、延鏈、固鏈、強鏈實現專業化、規模化。徐孝雅潛心研究,再一次抓住了新時代發展機遇,從2022年5月開始積極調研全竹資源利用産業生態,全力構建全竹資源食品化、材料化、能源化産業鏈,並提出實現“種植無害、養殖無抗、鄉村無廢、空間無醛”的挑戰性目標,並獲得重要進展。
圖為 2023年12月徐孝雅在杭州作項目介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這是徐孝雅時常提及的一句話,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他一直認為竹子就是他人生的生動寫照,不僅僅是堅定不移的氣節,還有破岩而出的底氣和紮根家鄉、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這也是徐孝雅切入竹産業、打造全竹資源利用産業鏈的重要原因。
人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多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人才的培養,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在國家大力需要人才參與國家建設的情況下,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學子遠赴海外,不願回國。徐孝雅作為清華的一份子,始終恪守“為國家的崛起而奮鬥,為國家的振興而奮鬥”的理念,紮根國內、科技報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兩創融合,聚産成鏈
2024年3月全國“兩會”後,徐孝雅在總結數十年技術研發、創業創新、産業整合、資本運作等豐富經驗和深厚閱歷基礎上,提出了“兩創融合,精準創業,聚産成鏈,見市長、鏈市場”的“投身發展新質生産力,助推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實施路徑。
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
徐孝雅這樣闡述他的“實施路徑”:
兩創融合:是指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包括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徐孝雅科技團隊正在研發和已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裝備、環保裝備、生物製造等領域,有竹基石墨烯、鈉離子電池竹炭負極材料、富氧竹炭、生物質裂解氣化技術、基於永磁懸浮高速電機技術的高效節能鼓風機、可燃氣體管內燃燒技術、SCAD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蟲草固體人工生物發酵培育技術、定向酵控生物酶解技術、超級細菌剋星-龍腦抑菌液、小分子肽系列食品保健品、小分子有機碳肥技術等具有國內、國際先進水準的技術和産品。徐孝雅先生是優秀的科技研發人才,尤其可以利用先進的大型工業裝備直接進行科技實驗,有望顯著縮短科研進程。徐孝雅先生也是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專家,以其豐富的創業經歷和科技創業資源,可以大大縮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成功率。
精準創業:高效整合科技創業企業五要素:技術、團隊、資本、市場、政府資源,使創業企業快速成長。技術研發人員可以直接參與創業企業,技術也可與創業團隊分離,掌握技術的人員不一定參與創業企業的日常管理,但可以技術入股。團隊:來自科技成果研發團隊或創業孵化機構組建創業團隊。徐孝雅特別指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科技創業受挫項目資源,在隔離法律風險後,利用有實際運作經驗並交過試錯“學費”的技術和團隊進入新的科技創業公司。資本:包括資金的籌集和資本運作,資金由創業團隊自籌、股權投資資金、債權融資、市場銷售資金支援等籌集。市場:科技創業企業目前普遍存在市場拓展能力偏弱,進而影響創業企業發展的現象,需要重點培育創業企業的市場拓展能力、行銷能力和銷售網路建設。政府資源:創業孵化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定向運作創業空間,獲得良好政策支援。在精準創業方面,徐孝雅不僅是技術研發人員,也是數十家科技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和/或天使投資人。針對科技創業企業普遍存在市場拓展能力偏弱的現狀,徐孝雅下決心要積極擁抱網路流量,增強社會影響力,不僅要成為科技創業明星,也要成為帶貨主播,更要線上下行銷渠道建設方面投入精力和資源,多管齊下拓展市場拉動科技創業産業鏈,幫助一批科技創業者實現職業夢想。
圖為 2018年10月徐孝雅在杭州談精準創業
聚産成鏈:聚焦傳統産業升級、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綠色低碳、鄉村振興、迴圈經濟、食品安全、健康中國、共同富裕等行業和領域,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進行産業生態構建而聚産成鏈。徐孝雅主導構建的技術創新驅動全竹資源深度食品化、材料化、能源化産業鏈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圖為全竹資源深度食品化、材料化、能源化産業鏈模式
見市長、鏈市場:徐孝雅指出,要充分利用原有豐富科技産業基礎、自身複合型人才綜合能力、社會影響力和創業要素整合能力,以區域經濟為主要合作對象,組團逐地走訪,實施“三個一行動”,即帶領不少於100名企業家到訪該區域(“百名浙商縣市行”),訪問期間幫助該區域企業直播帶貨和線下分銷合計約一個億,徐孝雅旗下嘉豪銘選行銷平臺公益採購一千萬(積壓或滯銷農産品、工藝品、非遺藝術品等非標或滯銷産品)。徐孝雅還將與該區域主要領導直播推介該地,幫助該地招商引資,幫助該地企業名品建立全國性的分銷渠道,對接超大供應鏈,實施精準的種植、養殖訂單農業等,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和共同致富。徐孝雅指出,“鏈市場”是雙向的,除了幫助該地拓展市場外,該地也是新産品、新技術的推廣實施市場,如汽車充電樁系統、基於富氧竹炭技術的全屋定制裝修、基於永磁懸浮高速電機技術的高效節能鼓風機、SCAD有機廢棄物處理項目、小分子肽系列食品保健品、小分子有機碳肥産品等。
圖為 2017年6月百名浙商淮安行活動
三落三起,初心依舊
巴頓將軍有句著名的名言: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徐孝雅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三落三起,但每次跌落谷底時均能強勢反彈,並且反彈力越來越強,反彈後影響力越來越廣!
第一次落起,經歷1977年和1978年兩次高考失利的徐孝雅,幾乎放棄高考,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了徐孝雅巨大的精神鼓舞。1979年7月,經過半年全身心投入高考復習的徐孝雅第三次參加了高考,他超水準發揮,以當年浙江省平陽縣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自動化係錄取,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躍遷,使奮鬥的夢想有了高的起點。
第二次落起,1988年4月,徐孝雅到溫州龍港鎮“下海”領辦科技企業,開創了龍港鎮科技人員領辦企業的先河,成為當時龍港的一個熱點。但由於1989年以後國內經濟形勢的急轉直下,加上缺乏經營經驗等原因,公司虧損近百萬,創業以失敗告終。徐孝雅變賣房産、四處借貸,終於償還了一部分公司債務以及個人經手的借款。徐孝雅從龍港回到杭州後,先後經歷個體戶、打工者、職業經理人、企業家、天使投資人、資源整合者等不同職業角色,成就了一家市值數百億的環境治理創業板上市公司,並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及時變現近2億,以55周歲的“高齡”再度創業,投資了70多家科技企業,並進行産業整合。
第三次落起,由於前期投資戰線過長和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開始徐孝雅再次陷入債務危機。但此時的徐孝雅,由於經驗、閱歷、歷練等日趨成熟,應對危機措施更加老練。他一邊處置資産償還債務,一邊憑藉敏銳的眼光、豐富的閱歷尋找新的機會。他沒有因債務危機停下前行的腳步,也沒有因債臺高築而遠離社交。
2024年是我國發展新質生産力元年,新質生産力時代對新勞動者提出了“創新、融合、自驅、利他”等複合型人才素質要求,稱為“雪花型人才”,而徐孝雅便是雪花型人才的典型案例。今年剛好又是徐孝雅清華畢業四十週年,為此,徐孝雅特別撰寫了一首詩《四秩歸來雪花成》(附後),他説,這首詩是總結,是彙報,是言志,更是新征程的集結號!
如果説,徐孝雅的第一次落起與他個人和家庭相關,第二次的落起與企業和團隊關聯,而正處於第三次反彈過程的徐孝雅,可能與國家與社會相連。徐孝雅有能力,有資源,更有意願,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進行産業生態構建而聚産成鏈,用實際行動投身發展新質生産力,助推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徐孝雅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科技報國傳奇之路,成為清華精神、浙商精神、企業家精神、科技報國精神的詮釋者和踐行者,在當下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中國,具有顯著的典型案例重大意義。
圖為 2024年4月徐孝雅在杭州夢想小鎮倉乾居頤墅
徐孝雅,這位清華畢業的溫州人,優秀的科技企業家,飽經科技創業洗禮,風風雨雨,幾度起落,無數次山窮水盡,無數次柳暗花明,依然不忘初心,繼續在科技報國的征程上,逐夢前行!
附詩:《四秩歸來雪花成》
四秩歸來雪花成
徐孝雅
三次高考入清華,
畢業四秩多落起。
自強不息逐夢想,
厚德載物鑄大器。
精準創業研模式,
雙創架構圖重砌。
新質産力雪花人,
科技報國續傳奇。
注一:雪花人,雪花型人才簡稱,是指新質生産力時代新勞動者複合型高素質人才模型,主要強調新勞動者的創新、融合、自驅、利他等特徵。徐孝雅是新質生産力時代雪花型人才的典型案例。(王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