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李潮東:外企如何探尋與新質生産力相適應的綠色發展之路

2024-03-14 16:15:16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也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也在穩步推進。相較于2023年的將擴大內需排在第一位,“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今年兩會的十大重點工作任務之首。 

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在今年兩會期間,“新質生産力”高頻出現成為熱詞,不僅被寫入政府報告,更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改變了生産要素的構成,拓展了國民經濟的業態結構,重塑了生産的動力結構,催生出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但與以往的科技創新不同,數字時代的科技創新不僅僅是一個推動經濟發展且保持高度穩定的外生因素,它的活躍程度既來自科技資源積聚時的升級迭代和顛覆創新,更來自新技術與各種場景結合後的自我學習與適應的應用拓展。 

目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正在由消費端向生産端轉化,科技創新和産業融合正不斷加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進入一個創新密集時代。哪個國家率先在關鍵性顛覆性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形成新質生産力,哪個國家就能夠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贏得全球新一輪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因此在新時代新背景下,推動高品質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儘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可以説既是形勢使然,也是時代必然。 

新質生産力就是綠色生産力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高耗能、高污染産業已經面臨著淘汰的命運。相反,那些注重環保、低碳、清潔生産的産業逐漸嶄露頭角。從新能源汽車到清潔能源,從環保建材到迴圈經濟産業,綠色産業已經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可以通過科技創新和産業轉型升級等方式,為解決環境污染、資源約束等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通過不斷推動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産業的發展,實現環境的有效保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因此,發展新質生産力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綠色環保理念的融入。 

自宣佈30/60雙碳目標以後,我國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強化了加快綠色環保、雙碳方面的工作。如何儘快實現“雙碳目標”?我認為要在國家層面、企業層面和個人層面共同行動起來,形成一種合力,這樣才能真正加快整個社會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步伐和速度。 

第一個方面是國家層面,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實現“雙碳目標”最為重要的一環。自2020年宣佈“3060”的“雙碳目標”以後,國家的政策發佈和規劃制定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各項鼓勵政策的出臺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搶佔綠色賽道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綠色環保離不開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推動,如果政府不能夠在政策扶持上給予大力推動的話,企業出於它自己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衝突,是難以邁開大步的。政府除了政策推動以外,還要從法律層面和行政手段對企業實行限制性的措施和鼓勵性的措施,比如説減稅,比如説給予優惠貸款,對於違反環保規定、污染環境的企業給予重罰等等,來支援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轉型和發展。 

第二個方面是企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的生産製造的主體,企業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企業的自主認知對於綠色環保非常重要,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必須意識到其投入與收益之間的矛盾。儘管綠色轉型對企業而言意味著短期內的投入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經濟發展速度或規模的犧牲,但從長期來看,這是值得的。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考量的重要標準,不僅有助於構建更有益社會和更友好自然的企業形象,也將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倫理道德價值。企業在進行綠色轉型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這些投入可能包括更新設備、改造生産工藝、引入清潔能源等,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然而,儘管綠色轉型在短期內可能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長期而言,它將為企業帶來更為可持續和穩定的發展。通過投資于綠色技術和清潔能源,企業不僅可以降低環境污染的風險,還可以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企業應該將綠色轉型作為戰略選擇,積極響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取得更加平衡和持續的發展,成為對社會更有益、對自然更友好、更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如今一方面確實是社會責任在驅使企業做綠色轉型,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社會各界都在做監督,比如説有的企業現在已經把ESG當做第二張財務報表了,投資人在看企業的時候也很在意這些方面,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內容,正是強調了企業不僅應該關注經濟價值,還應該注重其社會責任和道德價值。一個擁有良好ESG評級的企業,不僅在市場上更受歡迎,還能獲得更多投資機會,獲得更好的信譽和聲譽。 

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現在千禧一代是ESG的積極踐行者,現在在全球從事ESG方面的評級機構主要是幾個,穆迪、路透、彭博和摩根士丹利,他們都有一個評價體系。在這裡面主導所有評價的大多數都是千禧一代的管理人,也有很多千禧一代成立了基金和投資基金,來從事ESG方面的投入。據全球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80萬億美元的規模資金專門用於ESG企業方面的投入,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 

我們國家在2016年才開始引入ESG方面的概念和評定,相對比較晚一點,但是現在也慢慢開始作為企業價值評估體系中間非常重要的一環。去年證監會已經正式宣佈要求所有的央企、上市公司都要有ESG的評估和報告。生態環境部有一個研究院,他們的所長也專門提出了,要求所有的企業和上市公司和投資公司,在評估上市公司價值的時候,把ESG作為一個主要的選項。相信在不久的未來,ESG會作為上市公司價值評估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説不會只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更要看ESG方面的評分的情況。 

第三個方面是個人,如果全體人民充分認識和了解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而不是一件可以放在未來再去考慮的問題,全民就會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行動中來。這也就形成了第三個有利條件——消費者對ESG的高度認同感。消費者在消費某一産品的時候,在評估某一個品牌的時候,他會把ESG作為他評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時,全民行動起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從自己做起,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就一定會實現“雙碳”目標。 

因此在推動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路上,需要形成國家、企業、消費者的三者合力,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所期待的綠色未來。 

外資企業“碳”尋綠色發展路 

基於這樣的認識,多年來如新集團一直堅持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並將可持續發展上升到戰略高度,規劃涵蓋人文與社區、地球與環境、産品與生産三個維度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綠色建築即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于2014年建成的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GCIP),從設計到運營,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園區已多次榮獲美國綠色建築協會頒發的LEED認證,包括綠色環保材料、節水、能效、採光與視野、熱島效應控制、雨水徑流控制、雨水收集與處理、工作環境優化、綠色能源與透水路面等。全新開業的GCIP二期工廠,以工業4.0為標準,仍然按照LEED標準設計建造。二期工廠積極響應上海無廢城市計劃及如新零廢棄物場所行動,通過利用新技術推進綠色智慧智造,建設無廢工廠,為全球綠色經濟和環保生態的發展擘畫新的藍圖。該工廠不僅可以有效結合大數據管理和物聯網應用,實現均衡生産、有效控制庫存、降低成本等數字化管理,還將實現柔性生産,靈活按需定制,在高産能的同時,持續做到節能、節水、降低能耗。 

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播者、踐行者和推動者,可持續發展對如新集團而言,不是一項簡單的倡議行動,而是深深根植于企業的一種精神。秉持著“GO GREEN”綠色理念,如新集團從自身運營出發,在可持續發展規劃中做出了五項承諾:包括建立一套環境影響評估系統,計劃提高公司20款最暢銷産品的環境影響評分值;對所有産品的生産過程進行評估及打分,做出有益於地球與環境的積極措施;到2030年實現所有産品的包裝轉型,力求減少包裝並使用可持續包裝;打造一個全球零廢棄物設施,以減少碳排放;以及拿出一半以上的善的力量基金會募款,資助給那些為地球與人類提供重要資源的組織與個人。 

確保産品安全優質和可持續,是如新企業責任的核心,並貫穿整個産品的生命週期。在産品包裝方面,如新採用綠色可迴圈包裝,從源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輕量化包裝、可再生包裝、包裝可回收、再利用等措施。2022年如新集團減少塑膠使用82.75噸、減少紙張使用23.36噸。如新空瓶回收計劃,從2017年發起至2023年12月底,已回收如新空瓶超374萬個,累計超過96.8噸,節能1,361,893千瓦時。2023年如新承諾將所有相關産品全部採用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組織(RSPO)認證的棕櫚油。 

在中國發展的21年中,如新越來越堅定了紮根中國市場,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未來,如新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綠色為美麗健康行業發展的底色,積極促進企業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融合,倡導可持續行動,不斷推動綠色科技的創新和應用,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號召,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戰略目標。 

(作者:李潮東,如新大中華高級副總裁暨北京首席代表、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