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涪陵區羅雲鎮萬噸榨菜産業園開園
3月7日,涪陵區羅雲鎮萬噸榨菜産業園分紅暨集中兌付大會舉行。據了解,羅雲鎮萬噸榨菜産業園佔地面積近30畝,結合榨菜儲存、生産、加工等鏈式生産線,並配套榨菜醬油、泡菜産業鏈相關企業,實現榨菜全産業鏈一體化生産。
羅雲鎮榨菜豐收。羅雲鎮供圖
活動中,主辦方為集體經濟組織代表幹龍壩村黨支部書記羅福昌發放經濟收益,為9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發放青菜頭銷售款,為5名種植大戶代表發放榨菜款,併為“涪陵區羅雲鎮萬噸榨菜産業園”進行了揭牌。
羅雲鎮黨委書記張濤介紹,過去一年,全鎮以“羅雲速度”實現了發展突圍,成功打造銅礦山紅色文化公園、3000畝彩色油菜花田、萬噸榨菜産業園、集體經濟發展“羅雲模式”,全鎮集體經濟收入1560.3萬元,村均突破170萬元,居全區第一。
“此前區委巡察組指出,全鎮農業産業發展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去年,幹龍壩村通過回引外出創業成功人士李永明先生回村創辦農業實體企業,與村集體共建強村公司,有效帶動了全鎮農業産業發展,闖出了一條在農業領域實踐‘工業上樓’的成功道路。”張濤説,“我們切實加強黨建統領,引導龍頭企業與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動發展,很好實現了‘龍頭企業+集體+農戶’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村級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顯著增強。”
不僅如此,羅雲鎮在壯大集體經濟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羅雲鎮堅持用改革求變的思維,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守正創新謀劃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力求達到農戶獲利、集體增收、企業發展的“三贏”局面。專題研究出臺《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十條措施》,不斷迭代升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3.0版,即:從引進企業與村集體合作發展紅色文旅,到建立村級集體企業開展實質性經營活動,再到引入社會資本與村集體共同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
結合實際,羅雲鎮實踐探索出集體企業引領、土地流轉撬動、閒置資産盤活、抱團發展飛地“四種模式”。通過集體企業引領模式,全鎮9個村(社區),其中已有7個村(社區)成立了村集體經濟企業,7個村(居)集體經濟公司承包工程項目及勞務300余萬元,純利潤超50萬元,促進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通過土地流轉撬動模式,農戶與村集體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再由村集體與企業建立利益連結,銅礦山共用食堂、旅遊道路等一批紅色文旅項目順利推進。通過閒置資産激活模式,將銅礦山村廢棄烤煙房、場鎮老舊電影院改造為“紅軍禮堂”等文旅配套設施,以“免租、營利、分紅”方式,既盤活資産又發展産業。通過抱團發展飛地模式,按地域相鄰、産業相近的原則,將全鎮9個村(居)分成3+X個組團,沿線成片打造項目,形成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的“利益共同體”。成功培育出銅礦山村、幹龍壩村、羅雲壩社區等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的示範村、明星村。2023年,全鎮集體經濟收入1560.3萬元,村均突破170萬元,9個村居均實現分紅到戶到人,居全區第一。
接下來,羅雲鎮將以“打基礎、利長遠”的責任擔當,堅持以“一山一壩一鎮”三輪,久久為功、接續奮鬥,努力把銅礦山紅色文化公園、幹龍壩鄉村振興綜合體、萬噸榨菜産業園打造成為驅動羅雲發展的三駕馬車,緊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目標,努力打造紅岩先鋒變革性組織,推動全鎮鄉村振興大踏步邁上高品質發展快車道。(蔣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