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黔東南州菌棚旺 平安“振興保”激活苗縣産業

2024-01-23 14:14:10

來源: 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雷公山腳下,48個菌菇種植大棚沿山間錯落排開,一眼望不到盡頭。7年前,浙江人吳斯敏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帶著父輩傳下來的種菌手藝來到貴州。次年,全國保險行業內首個免息免擔保的産業扶貧模式“平安扶貧保”落地,吳斯敏創立的萬隆公司成為首個落地企業。

在平安産險全鏈條幫扶下,苗縣“小菌棚”漸成“大基地”,萬隆從最初4個大棚擴大到如今48個大棚,成為黔東南規模最大的菌菇生産企業,帶動增收的村民從一開始的9戶到如今超600戶、2600名村民,實現企業、農戶雙豐收。

七年堅守初心,從“臺江模式”到“平安振興保”模式,平安産險已在全國落地300余個項目,帶動77.5萬農戶增收93億元。“保險+”正助力激活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

從“扶貧保”到“振興保”全鏈條幫扶建起黔東南最大食用菌基地

臺江縣地處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苗族人口占比98%,因而得名“天下苗族第一縣”。

過去,受到語言、交通、資源貧乏等影響,臺江經濟發展落後,是貴州貧困發生率最高地方之一。2018年時,臺江有93個貧困村,貧困人口超5.8萬人。産業發展尤為掣肘,當地缺少成規模工業企業,農戶大多零散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勉強維持一家人溫飽。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就在吳斯敏辦企業的第二年,平安産險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與黔東南州政府部門深入溝通和深度調研後,選擇臺江縣作為産業幫扶第一站,選取食用菌産業作為重點項目,以萬隆公司作為試點企業,探索覆蓋産前、産中、産後全鏈條、全週期幫扶的“臺江”模式。

在産業前端,萬隆創立之初就遭遇融資難題。“萬隆剛成立時,沒有抵押資産,沒有流水,根本貸不了款。”吳斯敏説,平安産險出具借款履約保證保險,並提供貼息幫扶,實現免息免擔保,2017年幫助萬隆獲得銀行貸款500萬元,幾年來累計貼息近1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和購買菌棒的資金需求。

在産業中端,平安通過捐贈食用菌種植保險以及人身意外保險,解決種植過程中的風險保障。同時通過技術指導,加大防災防損保障。這筆保險在2018年的一場暴雨中發揮了作用,沿河搭建的一批菌棚被暴雨衝垮,平安種植險及時賠付農戶,為農戶種植菌菇提供兜底保障。

菌菇農産品

在産業後端,項目簽訂保底回收協議,企業對農戶食用菌進行保底回收。同時加上平安消費扶貧拓寬企業銷售渠道以及産品宣傳,提升企業行銷額,形成可持續發展。

從“觀望大棚”到“搶著進大棚”造血模式激活農民主體作用

平安産險黔東南中支副總經理申揚帆難忘2018年6月,萬隆項目首次現場分紅。“認領大棚的農戶根據收成情況進行分紅,每人平均分到1萬多元。種出來的菇也會分級,種出一級菇的農戶最多分到2萬元,一下子激活了當地村民的信心,大棚認領很快供不用求。”

農戶從最初“觀望大棚”,到“搶著認領大棚”,“平安扶貧保”真正激活農民“我要脫貧”的主動性,與幫扶企業合力奔向共同富裕。

過去,農戶若要參與菌菇種植,要向企業購買菌棒,支付大棚租賃費,菌菇生産出來並賣給企業後,才能獲得直接收益,如遇菌菇降價,就會虧本。“平安扶貧保”模式下,農戶從企業免費領取菌棒,實現“見貨不見貸”,同時有技術指導,並獲贈植保險,企業還提供保底回收,再無後顧之憂。

示範基地

但銷售難成了新難題。“2020年,我們産量上來了,但産品都積壓在倉庫,賣不出去。”吳斯敏説,平安開展協銷助農,通過工會採購、上線平安好車主、壹錢包等客戶平臺,幫企業打開銷路,從“幫扶戶”變成了“客戶”。

2021年進入鄉村振興新征程。平安産險在“平安扶貧保”基礎上升級“平安振興保”,運用多種“保險+”方式,延長至農産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文旅等産業鏈幫扶,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

七年來,從扶貧保到振興保,“臺江模式”持續帶動農戶“四路增收”。“一是土地流轉收入,每年一畝地1500元;二是農戶承包管理大棚,每年平均增收2萬元;三是靈活務工收入,每小時約100元;四是分紅收入,萬隆每年將利潤的30%拿出分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吳斯敏説。

從1個“臺江模式”到300個落地項目“保險+”推動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

和萬隆一樣,在臺江縣老屯鄉望虎屯村,葡萄紫薯和羊肚菌“輪種”,來自平安的幫扶基金,讓村民嘗到了農業新業態發展的“甜頭”。

2023年5月,響應粵黔東西部協作,平安産險佛山分公司捐贈幫扶資金104.8萬元,援建望虎屯村精品葡萄採摘羊肚菌種植一體産業園。這筆資金用於修繕大棚、採購葡萄苗、羊肚菌菌種及一批設施設備。

臺江縣老屯鄉人民政府鄉長張傑表示,基地採用輪種,春夏有葡萄和紫薯,秋冬就有羊肚菌,有效擴大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基地5個大棚,羊肚菌畝産預計可達800斤,葡萄畝産約500斤,紫薯總産量約1萬斤,整個産業園年産值達約80萬元。”

平安産險還捐贈葡萄種植險和羊肚菌種植險,如果發生病蟲害或者自然災害減産,都可獲得賠付。“因為資金有保障,老百姓都搶著在這邊務工。”張傑説。望虎屯村民主要是靠對外務工,來基地的主要是無法外出務工的老人、婦女等,5個大棚帶動30余名農戶穩定務工,戶均年增收約4000元。

産業園區建起僅一年,望虎屯村就喜提一筆“致富賬”: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村産業發展項目預計獲得收益77.244萬元,剩餘利潤36.77萬元,80%分配給村集體賬戶。村委採用“5311”比例分配,50%用於擴大生産;30%用於脫貧三類戶分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10%用於關愛一般戶中一老一小;10%用於村委村幹部激勵,實現共建共用,推動項目可持續、高品質發展。

農産品展示

幫扶資金激活苗鄉發展內生動力,更將深圳特區市場化理念注入當地。“為了幹好這個項目,鄉鎮專門成立公司,把控産品品質、打造品牌。我們推出的品牌叫‘忘不了’,它有兩個寓意,一個是忘虎屯村同字,另一個是忘不了幫扶情。”臺江縣老屯鄉黨委書記梁魯惠説。

“臺江模式”是平安産險産業幫扶的起點,也是助力脫貧攻堅、聚力鄉村振興的起點。以臺江模式為樣板,平安産險積極推動“保險+”模式,開展“振興保”産業幫扶項目,並向全國複製。

自“三村工程”開展以來,中國平安累計提供産業振興幫扶資金1079.01億元。平安銀行涉農貸款餘額、鄉村振興支援資金(含貸債)突破雙千億。平安産險已在全國服務超過302個産業振興項目,撬動産業資金38億,帶動77.5萬農戶增收93億元。

從科技金融到數字金融,從普惠金融到綠色金融,再到養老金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邊界正在不斷拓展,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平安産險供稿供圖)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