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動 逐“綠”而行 湖北宜昌加快發展綠色智慧船舶産業
湖北宜昌擁有232公里長江幹線,佔湖北省長江徑流里程的近四分之一。這裡是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也是湖北省船舶製造四大基地之一。
聚焦“電化長江”“氫化長江”,宜昌力爭5年內建成全國內河綠色智慧船舶産業示範區、長江中上游最大綠色智慧船舶製造基地,全力構建綠色智慧船舶千億級産業鏈,依託“世界水電之都”,邁向“清潔能源之都”。
將綠色注入城市肌理,守護碧水東流。山綠水清的宜昌,正以創新為引領、綠色為導向,點燃高品質發展新引擎,奏響激昂澎湃的發展樂章。
創新賦能長江兩岸造船正酣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虹斑斕的“長江三峽1”純電動遊輪啟航,向全世界的遊客展示著兩壩一峽的壯美風景。
拿下多項全國之最的純電池動力船“長江三峽1”于2022年3月首航,吸引了全球目光。
登上“長江三峽1”純電動遊輪,聽不到發動機噪音,聞不到燃油味,艙內溫暖舒適。該遊輪總載電量7500千瓦時,載電量全球最大,其相關設備和系統的研發製造,填補了電動客船領域多項技術空白,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宜昌造船工業技術實力,也揭開宜昌邁進新能源船舶建造藍海的序章。
隆冬時節,寒氣襲人,而位於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業園內卻是一片火熱景象。一艘艘正在建造的萬噸巨輪靜臥在造船平臺上,如群龍列陣,隨時準備遨遊江海。
這裡,不到3公里的長江岸線上,集聚9家造船企業。其中,具有湖北省國防科工辦頒發資質的船舶修造一級Ⅲ類企業2家、一級Ⅳ類企業1家、二級Ⅰ類企業2家。
走進園區的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造船平台機器轟鳴、焊花飛濺,工人忙碌。公司副總經理覃啟勝介紹説:“去年船廠全年造船26艘,其中新能源船舶5艘。目前,船臺上有10余艘在建,訂單已排到今年年底,其中,來自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外訂單就有6艘。”
據了解,包括“長江三峽1”純電動遊輪在內,鑫匯船舶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成功交付各類船舶近百艘,船舶製造的“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攀升。
走進鴻巨船舶製造有限公司,9艘正在裝造的巨輪依次排列在碼頭;水中6艘已建造完畢的船隻,待調試後即將交付。公司總經理王斌説,眼下,鴻巨船舶新增訂單不斷,截至目前已經接了23艘船的訂單,分屬6個不同船型,造價從600萬元到3000萬元不等,訂單總額達3億元。
宜昌船舶工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月至9月,工業園9家船企共建造船舶123艘,比上年增長約40艘。園內現有28艘新能源船舶,其中混動19艘、純電動9艘,新能源船舶佔比增至27%。
目前,宜昌船舶工業園已生産出國內首艘快速雙體集裝箱船、純電力推動遊船、長江三峽系列“豪華夜遊客船”等一系列特色船型。從修船、造船,到不斷駛出中國首制、世界首制高技術船舶,宜昌正在駛向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的高地。
據了解,宜昌具有船舶修造許可資質的企業19家。2023年上半年,19家企業完成訂單85艘,完工量52.4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51%;新增訂單32艘、19.7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5.3%;手持(在建)訂單137艘、8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6.8%。
政策上高位推進,船企創新,宜昌城發集團重倉加持,在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端、服務端、應用端持續發力,多方合力推動宜昌綠色船舶製造業發展提速。
綠色引領千億産業快速成鏈
宜昌造船歷史悠久,有錨地、交通、港口、區位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具備發展船舶製造業的良好基礎。
據統計,長江流域目前擁有客船、貨船、液貨船近10萬艘,絕大部分採用傳統動力。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清潔能源替代燃油燃料是大勢,新能源船舶需求量與日俱增。
2023年8月,宜昌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提升綠色船舶産業鏈製造能力,豐富電動船舶、電動重型裝備應用場景,打造“電化長江”示範區。
抓住“電化長江”機遇,宜昌城發集團加快探索步伐。
枝江、宜都“兩園區”和秭歸、長陽“兩基地”抓緊建設,綠色智慧船舶産業方興未艾,宜昌搶先弄潮萬億級“新藍海”。
除“長江三峽1”號、“三峽氫舟1”號,還有全國首艘油氣雙燃料三峽船型示範船舶“帆盛102號”、全國首艘油氣電三能源混合動力船舶“理航渝建1號”、全國首艘LNG動力三峽船型示範船舶“長航貨運2號”等一批大型化、標準化代表船型相繼在宜昌建造下水……
伴隨宜昌在綠色智慧船舶設計、研發、建造、應用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眾多國有資本紛紛搶灘佈局,推動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産業生態鏈加快形成。
2023年10月,宜昌城發集團資本重倉,投資10億元對宜昌(枝江)綠色船舶建造基地提檔升級;宜昌城發集團還與枝江市政府達成合作,共同打造綠色智慧船舶基地示範區;同時收購鑫匯船舶,將其納入該企業打造“船舶研發、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綠色智慧船舶全産業鏈的“重要一環”。
1個月後,宜昌城發集團啟動新能源船用動力電池包生産線,初步形成集船舶研發設計、電池生産、整裝製造、遊船運營、岸電及原材料供應業務為一體的全鏈條綠色智慧船舶産業生態。
“電化長江”方興未艾,“氫化長江”如火如荼,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消費場景在宜昌日趨多元。
根據規劃,宜昌將立足自身優勢,打造全國內河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産業示範區、長江中上游最大的綠色智慧船舶製造基地,帶動全市航運、旅遊和相關服務業發展,形成千億級産業鏈。
預計到2026年底,全市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産業鏈總産值達到500億元,打造2至3個百億級園區,綠色智慧船舶年建造量300艘以上,年製造船舶總載重噸位達到300萬噸以上。其中,純電動船舶150艘,産值約30億元。
水清岸綠文旅融出“詩與遠方”
從宜昌九碼頭登船,乘坐“長江三峽1”純電動遊輪逆江而上,廣袤的“夜宜昌”畫卷徐徐鋪開。
月下江水溫柔,微風拂過粼粼江畔,被燈光渲染的磨基山投射出斑駁樹影。遊船穿梭其間,既可攬盡江北的燈火繁華,亦可遠眺江南的幽深靜謐。
酷炫的視覺效果,全新的感官體驗……宜昌城發集團精心打造的長江夜景提升工程讓不動聲色的山水“活”了起來,用極具本土特色的“聲光電”完美交融,將城市景觀、水電文化、三峽特色和夜間休閒深度融合。
“長江夜遊”是長江三峽宜昌段首款夜航産品、宜昌夜遊的“開山之作”,7年來接待各地遊人過百萬,毫無爭議地成為宜昌夜遊經濟的核心IP。
在宜昌,隨著“長江夜遊”的興起,更多夜遊産品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生長。
首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遊演藝秀《夢回車溪》在宜昌城市後花園車溪上演。該項目填補了宜昌歷史文化街區大型夜遊項目的空白,增強了極具土家特色“非遺”主題旅遊路線的遊客體驗感,推動三峽車溪景區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
此外,還有西壩不夜城、百里荒仲夏夜等千姿百態多元的夜間生活場景,正重塑著宜昌的旅遊格局,帶動一個個消費藍海市場悄然擴張。
文旅融合,文旅融“活”。宜昌城發集團通過“文化+科技+旅遊”的創新賦能,為城市旅遊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截至2023年底,旗下“兩壩一峽”“長江夜遊”、夢回車溪等精品旅遊産品接待遊客逾1000萬人次。
好生態才能發展好産業,好産業才能發展好經濟。近年來,宜昌城發集團還加快岸電佈局,累計建成岸電充電樁20套,其中高壓充電樁2套。投運至今,共接電客運船舶7740艘次,供電量達2340.8萬千瓦時,相當於節省約5500噸燃油,減排17327噸二氧化碳。
清潔岸電的使用讓三峽庫區港口逐漸告別了昔日柴油機轟鳴、船舶油煙四散的現象。岸電、LNG碼頭和洗艙站,已經成為宜昌建設綠色碼頭的靚麗名片。
如今,漫步在臨江坪江邊,原來老舊雜亂的碼頭設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濱江公園延伸段,每到週末都有大量市民前來休閒娛樂,以燈塔廣場為代表的景點已經成為知名網紅打卡地。
宜昌城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殷俊表示,接下來將以“長江三峽1”號純電動遊輪、西陵峽混合動力遊船等新能源遊輪修造、運營為契機,加快“電化長江”産業示範園建設,加快擴展電動船舶應用場景,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努力為內河航運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城發力量。(江川 曹夢雯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