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梯隊!山東縣域經濟新優勢如何塑造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國家強。山東縣域經濟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在全國一直處於第一梯隊,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活力、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強政策支援、增強動力活力、持續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日前,山東接連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山東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針對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政策舉措中有哪些硬招實招新招?各地如何搶抓政策機遇,塑造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優勢?記者就此展開調研。
提振工業經濟,夯實發展根基
當前,山東縣域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與先進省份相比,經濟體量以及百強縣(市)、百強區數量等仍存在較大差距。縣域強不強,關鍵在産業,尤其是工業。
記者發現,《意見》20條措施的首條,就是提振縣域工業經濟,其中特別提出“分批開展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分行業提煉共性應用場景,分規模打造數字化改造企業樣本”等探索性舉措,鼓勵先行先試。“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推動縣域産業結構升級、提升特色産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方面至關重要,這些探索性舉措很有現實針對性。”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中英説。
聊城軸承産業集群是全國五大軸承産業區中産業鏈條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産業集群。“臨清是軸承製造、貿易的主要聚集區,十幾年前就已形成龐大市場、較強鏈條,但仍存在‘低、小、散’問題,大部分企業數字化基礎較為薄弱。”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雷啟軍介紹,為解決這些問題,臨清建成並上線運營全國首個軸承産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5G基站970個,實現5G信號全覆蓋,33家製造業企業入選省“晨星工廠”試點,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與産業集群發展深度融合。
“《意見》和《行動方案》的出臺為我們提供了政策機遇。臨清將著力實施好標誌性産業鏈突破工程和傳統産業技改升級行動計劃,加快軸承産業數字化轉型,形成一批省級智慧製造場景、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雷啟軍説。
省委財經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鋒認為,我省像聊城軸承這樣的製造業集群有幾百個,工業機理、管理方式有共通性,適用的工業網際網路底層設施、應用軟體比較類似,打造一套具有試點示範作用的方案,在同行業集群快速複製,再以行業鏈主為核心向産業上下游延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産業園區是培育産業鏈、提升工業經濟運作效能的重要載體。針對園區對産業高品質發展助力不夠的問題,《意見》提出提高園區承載能力,實施各類産業園區分類指導;抓好開發區設立、擴區、調區、升級、退出工作,推廣“一區多園”模式,實現開發區對重點産業集群和功能園區的覆蓋。
這些年,濟寧市兗州區全方位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新一輪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建立市場化開發運營、專業化招商引資、科學化選人用人等體制機制,提升産業和項目支撐能力。兗州工業園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1家,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以上,綜合評價穩居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
如何進一步強化園區對産業聚集和轉型的支撐作用?兗州區委書記王慶説,兗州將把園區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和高品質發展的主戰場,推動資金、資源、人才、企業加速向園區集聚,推動兗州工業園區、兗州高新區、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三區同建、聯動發展。
區域協同城鄉融合,讓縣域經濟版圖更清晰
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基礎和重點。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近年來山東涌現出膠州、龍口、榮成、鄒城、壽光等經濟總量超千億的經濟強縣,但也存在內部發展水準不均衡、城鄉差距較大等問題。
去年,龍口市連續第四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綜合實力躍升至全國百強縣第八位。“依託工業基礎雄厚優勢,我們一手抓實産業膨脹裂變、內涵提升,4條産業鏈超百億規模,1條産業鏈突破千億規模;一手強化精準招引、據産招引,佈局裕龍島煉化一體化、國家管網LNG等一批千億級、百億級‘戰略型’項目,總投資連創歷史新高,2023年達4300多億元。”龍口市委書記李萬平説。
“經濟強縣是全省縣域經濟的領跑者和周邊縣域的輻射帶動中心,但相對於全省縣區總量來説,我省強縣的數量仍然偏少,跨地區、跨領域的資源集聚整合和輻射聯動共用機制偏弱。”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念明注意到,《行動方案》提出“經濟強縣領跑、特色強縣示範、百縣圖強、薄弱縣跨越、特殊類型縣振興”五項重點任務,“這讓山東縣域經濟版圖更加清晰”。
推動強縣進位、弱縣趕超,《意見》明確提出,堅持省級統籌、市負主責原則,指導推動全省136個縣(市、區)競相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其中在聯動發展方面,支援區位相鄰、資源稟賦相近、産業發展相融、人緣文化相親的毗鄰縣域探索一體化發展路徑,塑強區域發展新優勢。
“目前,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膠州—高密臨空臨港協作區、平度—萊州—昌邑綠色化工聯動區,以及齊河、禹城、臨邑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聯動區等跨縣域、跨市域聯動發展模式,正在加快探索推進。下一步,鄒城—滕州一體化發展引領區建設也將啟動實施。”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于明兵説。
縣域經濟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以縣域為依託的縣城是上連大城市,向下傳導創新理念、高端要素的載體,也是下接鄉村,農産品、勞動力等向上集中的流轉樞紐。“目前,縣域普遍存在生産、消費、流通、分配等各環節不暢通等堵點問題。”張念明認為,這次《意見》及《行動方案》出臺促進城鄉融合的系列新舉措,有助於打通縣域內部微迴圈,暢通要素流動體系,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能級。
打通堵點難點,以要素支撐增強發展動能
要素資源制約突出,是縣域經濟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之一。《意見》提出“加快科創要素集聚”“實施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工程,深化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這讓沂水縣委書記陳士賢眼前一亮。“這對於進一步解決縣域主導産業層次不高、創新乏力的問題,是極大的利好。”他説。
2023年沂水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00億元、增長6.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5億元、增長8.8%,背後離不開多渠道整合創新資源的支撐。陳士賢介紹,圍繞解決縣域科創資源少、水準低、引才難、留才難等難題,沂水成立了臨沂市首家縣級産業技術研究院,搭建“1+4+N”創新平臺,目前已對接16所高校、60余名專家,鈦鐵礦選礦試驗、高性能橡膠製備等12個合作項目正在實施。沂水也獲評全省技術轉移先進縣,32家企業被評為省創新型中小企業。
以要素支撐增強發展動能,《意見》還提出優化用地指標供給、提高用能保障水準等。在雷啟軍看來,這將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援力度,促進重點産業項目、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科技園區、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等落地建設,進一步破解縣域土地要素的制約。
不僅如此,為保持政策穩定性、延續性,這次山東還提出一系列提升性舉措,將過去實踐中切實管用的舉措進一步深化加強,打造升級版本。比如,提出“三個一”,即每年召開一次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縣(市、區)委書記交流會,推出一批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特色典型案例,發佈一份縣域經濟發展評價報告。
省委財經辦副主任朱厚玉認為,此舉將使過去一些産生良好效果的探索性做法常態化,成為省委加強對縣域經濟領導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也是省委省政府創新完善縣域經濟發展促進機制的一大特色亮點。
“真正把兩個文件落到實處,還需要完善領導體制機制,發揮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張念明建議,應落實好“省級統籌、市負主責、縣抓落實”工作機制,推動省、市、縣三級貫通起來抓落實。同時,各市也要建立統籌協調機制,推動試點先行和經驗複製推廣,齊心協力塑造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優勢。(于新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