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忠縣:探索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實現助農增收“洼地效應”
核心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安全,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要害是種子和耕地。這就要求我們守住耕地紅線,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好,把農田水利搞上去,把現代種業、農業機械等技術裝備水準提上來,把糧食生産功能區劃好建設好,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到實處。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託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行銷增效”的精神要求,重慶市忠縣供銷合作社全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堅持市場導向+聚焦服務小農戶+引導資源共用+鼓勵探索創新”,探索構建“縣級服務平臺為引領、基層供銷社為骨幹、農村綜合服務社為基礎、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性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1+9+100+N”新模式,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不斷壯大、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實現了助農增收“洼地效應”。
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農村存在勞動力、人才缺乏突出,土地撂荒,地理條件限制,專業設備欠缺,工作週期較短,機械作業受限、效率不高,作業成本較高,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增收乏力等問題和現象較為普遍。
忠縣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東鄰萬州,南接石柱,西界豐都、墊江,北壤梁平,是三峽移民搬遷重點縣。幅員面積2187平方公里,境內呈"三山兩槽"地形,係深丘淺丘夾山脈地貌。轄29個鄉鎮(街道),有372個村(居),總人口97.6萬,農業人口占65%以上,屬農業大縣。忠縣已經形成發展“4+X”特色效益産業格局。柑橘、筍竹、生豬、生態水産等四大主導特色效益産業得到大力發展,全縣特色産業基地面積達到66.75萬畝,畝産值超萬元的有18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已成為破解農業農村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趨勢。
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新模式
黨建引領、探索模式,聚力農村發展“一盤棋”。近年來,重慶市忠縣供銷合作社聚焦“開新局”安排部署,將發展農村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細的重要抓手,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與推動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與深化農村社會化服務有機融合,與壯大集體經濟、助農增收有機融合,以改革引領發展、突破壁壘、攻堅克難,走訪入戶,廣泛收集村民關於發展農村經濟的意見建議,積極引導村民廣泛參與到發展農村經濟各項工作中,建立農村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邀請農業農村委、鄉村振興局、鄉鎮等相關單位領導和種養殖大戶、科技致富能人“出謀劃策”,凝聚農村經濟發展大合力,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重要支撐保障,積極探索統籌體系建設,著力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1+9+100+N”新模式,做實社會化服務工作,繪製出了一幅為群眾辦實事的“親民尚和”圖。
示範引領、科學培育,同唱農村發展“一首歌”。按照《重慶市供銷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關於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關於實施區域性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忠縣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實施方案》相關精神,忠縣供銷合作社制定了《關於推進忠縣供銷合作社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案》,規劃5年內構建完善“1+9+100+N”供銷社農業社會化服務三級運營體系,即在3年內完善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管理平臺,建成9個區域性為農服務中心和100個農村綜合服務社星級社,銜接N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小農戶等農業經營主體,推行訂單式全託管服務模式,精心打造“忠縣供銷農服”品牌,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賦能村集體經濟增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縣29個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並實際運營,完成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網路體系建設,全縣已建成1個縣級平臺公司(智慧農服忠縣公司)、4個區域性為農服務中心及45個星級農村綜合服務社,按照評審體系分為“三四五”星服務社,分別獎扶3萬、6萬、8萬元資金,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明顯。
項目引領、強基固本,打造服務保障“一條龍”。多方尋求項目支撐。三年來,積極爭取市、縣財政各類資金投入近1000萬元,購置機械設備80余臺套,建設改造生産經營場所20000余平米,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積極開展各類農作物的代耕、代種、代收、烘乾、代銷等服務,常年服務面積保持在20萬畝次以上。建立統一調度平臺。積極與市供銷集團直屬智慧農服集團公司開展合作,組建智慧農服忠縣分公司,共用資訊、設備、人才等各類資源,進一步提升為本縣及周邊區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能力。積極拓展服務範圍。2023年,指導馬灌鎮供銷社承接馬灌鎮果園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託管服務3000畝,並向外拓展承接石柱、梁平等地近2000畝高標準農田的土地旋耕服務,同時承接了馬灌鎮鶴林、果園、雙石等村撂荒地整治400畝。延伸社會化服務鏈條。指導馬灌鎮供銷社、新創農業專業合作社、永豐鎮供銷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糧油、中藥材、柑橘等作物的耕地、育苗、種植、管護、收穫等全程服務,成為農民務工、科技帶農、智慧務農的典範。
整合資源、創新模式,結成利益聯結“一張網”。創新合作模式。切實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結成利益聯結體,實現共同富裕。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按照“基層供銷社+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入股模式,基層供銷合作社持股不低於10%,村集體經濟組織持股不低於40%,農戶持股不低於10%共建農村綜合服務社,社員入社享受農村綜合服務社提供的各種優質、優惠服務,目前馬灌、石寶、汝溪鎮等供銷社已與51個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集體和3000余戶農合形成利益聯結體。實行“四單式”運作。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體系優勢,以農村綜合服務社為紐帶,通過“四單式”運作,逐步構建起“基層供銷社+農村綜合服務社+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實現“農資+科技+服務”的綜合服務方式,即農村綜合服務社設計提供土地全託管、半託管、單環節或多環節等多種形式服務“功能表”,宣傳動員農戶(或者種植大戶)“下單”,並代表為農服務中心“簽單”收費,基層為農服務中心“接單”實施,專業驗收“清單”返利。2023年,馬灌、磨子、石寶鎮等供銷社累計開展農機託管作業70單計20000畝,村集體經濟“簽單返利”增收10萬元,農戶節約成本8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農戶“雙增收”目標,馬灌鎮供銷社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基層社標桿社”,被市農業農村委列為市級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組織。堅持“三個機制”。積極對接市村村旺·農服通平臺、三峽柑橘智慧農服公司與馬灌鎮供銷社開展合作,整合資源、運用“三個機制”(即“集配”服務、“四單式”服務和“訂單”服務)連結農村綜合服務社,以社會化服務為主軸,開展農資日用品配送、農産品銷售、農機作業等服務。2023年,智慧農服公司、馬灌鎮供銷社為51個農村綜合服務杜配送各類農資3000噸,工副食品400余萬元,提供莊稼醫院農技諮詢服務8000余次,機耕2.1萬畝,機收0.7萬畝,飛防2萬畝次,烘乾2000噸,增收達200余萬元,農民節約成本100萬元。
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預期成效
未來5年,忠縣將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地落實,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夯實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堅持多元化發展,拓展新業態,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硬實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持續推進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加強隊伍建設,為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提供人才保障。在不斷完善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管理平臺基礎上,建成9個區域性為農服務中心、100個農村綜合服務社星級社,銜接N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小農戶等農業經營主體“1+9+100+N”農業社會化服務三級運營體系。通過完成此項農村改革試驗任務,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經營性、公益性服務組織快速發展,推進社會化服務市場管理、專項服務標準化、綜合服務整合化水準均顯著提升,農業服務規模持續擴大,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加強,帶動農戶實現全覆蓋,從而有效解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問題,實現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産增收。 (鄧君 李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