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重慶忠縣統籌多業態下活文旅産業一盤棋

2023-09-27 16:13:57

來源: 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忠州八景

石寶寨盆景特色小鎮中國柑橘城·三峽橘海

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獨珠江村

㽏井溝風景名勝區三峽港灣旅遊度假區

三峽留城·忠州老街白公祠文博景區

清晨,距離忠縣城區約6公里的皇華島,在雲霧霞光中宛如江中仙境,靜謐得只有水鳥翩飛的輕響。

今年國慶長假,皇華島將告別這份安寧,正式迎來首批登島遊客。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領略洲島濕地的生態美,還能追思歷史遺存,感受先賢的忠義精神。

“統籌生態與人文,突出保護與利用,培育新興業態,發展文旅經濟。”9月24日,忠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忠縣落實“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産”要求,因地制宜打造石寶寨盆景特色小鎮、中國柑橘城·三峽橘海、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獨珠江村、㽏井溝風景名勝區、三峽港灣旅遊度假區、三峽留城·忠州老街和白公祠文博景區等具有忠縣文化辨識度的“忠州八景”,讓生態更美、讓文物“説話”、讓業態創收,下活文旅這盤棋。

景區建設生態保護先行

國家級濕地公園皇華島等“忠州八景”都在長江沿線,加強江岸治理、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至關重要。

長江奔流至忠縣,與沿線的獨珠半島、三峽港灣、雞公咀半島相擁相合,構成壯美開闊的“心”字景觀,皇華島恰如“心”頭那一點,而島嶼本身也呈心形。

皇華島面積約1.5平方公里,地勢由島周向內逐漸抬高,形成島周陡坡、島中緩丘的地形特徵,島內總體呈現出“一圈濕地、一坡密林、一壩良田”的生態格局。

“島嶼濕地特徵顯著、形態自然,兼具水、陸、消落帶濕地三種生態系統特徵。”忠縣濕地保護管理站負責人介紹,皇華島擁有大面積形態各異的濕地,是由河流濕地、島嶼濕地、庫塘、稻田和人工渠係等構成的自然與人工複合濕地系統,是我國水庫消落帶濕地和島嶼濕地的典型代表。

三峽移民搬遷後,忠縣依託稻田種植濕地植物,建設梯田小微濕地景觀,與島上現有的溝、渠、堰、塘、井、泉、溪等島嶼小微濕地體系形成網路,構成了島嶼小微濕地群。

2015年,忠縣又對皇華島消落帶開展保護修復工作,逐步構建起喬灌草搭配、顏色豐富多彩的生態屏障。2016年,皇華島正式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現在,島上擁有植物358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12種;野生動物329種,其中國家和市級重點保護動物36種。

“生態保護,責任重大。”忠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忠縣擁有88公里長江岸線,包括皇華島在內的“忠州八景”都分佈在長江沿線,加強江岸治理,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任重道遠。他表示,“打造‘忠州八景’,生態保護必須先行。”

與皇華島一江之隔的獨珠江村,三面臨江,一面靠山,號稱“萬里長江獨一珠”。忠縣以“江-村”為魂,打造“護山·理水·營林·疏田”生態共同體。

13公里長江岸線宛若輕紗,1811畝生態叢林遍佈全村,790畝梯田錯落有序,荷葉鐵線蕨、白額雁等珍稀動植物在這裡和諧共生,一幅山清水秀的秀美畫卷盡收眼底。

講好長江文化忠縣故事

忠縣系統梳理歷史遺跡等文物文化資源,深入研究自身在長江文化中的位置,著重發掘忠文化、漢闕文化、鹽文化、冶鋅文化。

皇華島不只是生態示範島,更是人文魅力島。忠縣過去叫忠州,是南宋宋度宗趙禥即位前的封地。宋度宗登基後,年號鹹淳,升忠州為鹹淳府,後府治遷往江中皇華島,後稱作皇華城。

皇華城也是宋元山城體系中唯一的島城,西元1277年底毀於戰火。除了南宋軍事及生産生活設施遺址,島上目前還有晚清村落遺址、古墓群、摩崖題記、明清石刻等人文景觀。

“‘一城、一府、一帝’為城址增添了厚重歷史底蘊。”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遺址保護中心副主任蔡亞林介紹,經考古確認,皇華城城址由島頂內城,西北外城和南、北一字城墻組成,目前已重點發掘了大灣、冉屋丘、一號城門等9個片區,“基本厘清了城址的沿革變遷、佈局結構與功能分區,部分發現可填補宋元山城乃至中國城市考古的空白。”

2021年,皇華城遺址獲評重慶市“十三五”期間重大考古發現。作為首批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重點項目之一,集“考古發掘、遺址保護、文化展示、旅遊休閒”于一體的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著手打造“三峽生態島·千年忠義城”。

“保護優先,深挖獨特文化標識。”忠縣副縣長李臣介紹,忠縣系統梳理歷史遺跡、文化古跡、紅色資源、非遺項目等文物文化資源,深入研究忠縣在長江文化中的位置,著重研究忠文化、漢闕文化、鹽文化、冶鋅文化,“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講好長江文化忠縣故事。”

一條街融入“三峽老城”味

修舊如舊的老街,集聚特色商品、文化展示等業態,讓優秀傳統文化活在當下,既能讓人們記住鄉愁,又能服務當代。

忠縣素有“中國漢闕之鄉”美譽。在忠州老街入口,忠縣建起了漢闕廣場和忠州展覽館,集中展示老街所蘊含的“忠”文化、“漢闕文化”及三峽移民歷史。

“與其他古鎮老街相比,忠州老街至少有三個特點。”忠縣住房城鄉建委主任田海濱介紹,一是老街既是文旅項目更是民生項目,帶火了旅遊,也改善了居住環境;二是“微更新”保留了城市肌理,保護了不同發展階段建築歷史風貌;三是留住了原有居民,1.3萬餘名原有居民在此安居樂業。

修舊如舊的老街,吸引來了重慶北倉文化創意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倉集團)。

在老街保護與修繕的基礎上,北倉集團適當植入公共藝術廊道、堤岸遺址公園、當代體驗區、傳統商業集市、現代文創片區、文化教育片區等多種業態,打造川劇團、非遺文化館、民宿、物業等,以“文化、文創、文旅”為核心元素,打造充滿三峽原真老城氣息的生活街區。

目前,已有45家文創企業落戶老街經營懷古業態,打造了臨江魚(春華秋實)、後火鍋等特色餐飲品牌,以及老巷子民宿、川渝購物店、陶藝體驗店、銀飾DIY體驗館、川劇表演等,形成特色餐飲、特色商品、文化展示、民宿、服務配套五大業態佈局。

“讓優秀傳統文化活在當下,既能讓人記住鄉愁,又能服務當代。”忠縣相關負責人稱,通過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忠縣積極探索“文化遺産+旅遊、文創、鄉村振興”等活化利用創新模式,讓歷史文化與時代發展相互交融,推動“忠州八景”串點成線、連珠成景,形成旅遊資源的集群效應。

筆者在現場看到,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內為城門展示區、考古體驗區、衙署展示區等區。開園後,島上既可以開展濕地科普宣教,也可以舉行考古體驗活動。(忠縣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李鑫】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