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遼博推出“丰神有儀”跨年大展 多幅國寶級畫卷亮相

發佈時間:2024-12-20 14:20:1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張靜

中國網12月20日訊 (記者 秦金月)記者從遼寧省博物館獲悉,2024年12月20日—2025年3月23日,“丰神有儀—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人物畫展”將在遼博展廳三層第22號展廳開展。

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表現主體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古代繪畫中成熟最早、影響最深遠的畫科。其中的故實、高士、仕女、寫真和釋道等題材內容在相互交錯影響中構成了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人物畫藝術。

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對人物精神氣質的傳神表現和深刻把握,無論是線條勾勒還是色彩運用,都力求達到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它不僅反映了社會歷史、風俗習慣和審美觀念,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生、道德、理想、信仰的思考和追求。

“丰神雅淡,識量寬和”、“婉婉有儀,柔靜以和”這些美好的詞彙分別表現了古人對男子和女子美好形象的讚美。“丰神”展現神采飽滿的氣質,“有儀”彰顯端莊優雅的舉止,“丰神有儀”凝練了中國人物畫追求的至高境界。

遼寧省博物館豐富的古代繪畫藏品是遼寧文化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覽擇選不同題材種類的精品佳作,將神話傳説、歷史人物、文人仕女、道釋仙佛等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展示了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多姿面貌和豐富內涵。

展覽以古代人物畫的題材內容分類,分別為故實、高士、仕女、寫真和釋道五個單元。從古代詩詞中擇選適合的佳句作為單元名稱。共展出展品30件套。

一單元“盤桓不能去——故實篇”的名稱取自於三國·曹植《洛神賦》,“……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一單元展出展品4件套。

二單元“臨流傲滄浪——高士篇”的名稱取自於宋·李廌《鼎足檜》,“巨根盤亙幾百尺,高幹植立參天長。蕭蕭氣清霜月白,雲根桂子飄秋香。松陵高士風骨奇,灑然臨流傲滄浪。油雲委地墨欲滴,霾風拂雨炎天涼。酇留執策信秉鉞,軍中舞劍語激昂。幽林俯見皆樸樕,反視茂質獨蒼蒼。”

二單元展出展品7件套。

三單元“閒花淡淡春——仕女篇”的名稱取自於宋·張先《醉垂鞭·雙蝶繡羅裙》,“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三單元展出展品6件套。

四單元“丹青絕世工——寫真篇”的名稱取自於唐·李涉《寄荊娘寫真》,“召得丹青絕世工,寫真與身真相同。忽然相對兩不語,疑是粧成來鏡中。豈期人願天不違,雲輧卻駐從山歸。畫圖封裹寄箱篋,洞房艷艷生光輝。良人翻作東飛翼,卻遣江頭問消息。經年不得一封書,翠幕雲屏繞空壁。”

四單元展出展品10件套。

五單元“飛鴻踏雪泥——釋道篇”的名稱取自於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五單元展出展品3件套。

在這30件套展品中,首次展出的有7件套。其中不乏國寶級畫作,如宋代的《洛神賦圖》《蕭翼賺蘭亭圖》,明代的《竹林七賢圖》《宮裝仕女圖》等,更有清代16.5米長的《法界源流圖》首次全卷展出。觀眾可在這次畫展中大飽眼福。

 

洛神賦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宋代 佚名

絹本設色

 

此卷舊傳為晉代畫家顧愷之所繪。顧愷之(約345-406),字長康,小字虎頭,無錫人。顧愷之博學多才,善繪畫,行筆如春蠶吐絲,人物畫尤具點睛之妙。

傳為顧愷之所繪的《洛神賦圖》存世多卷,此卷宋摹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繪畫的藝術特點。畫卷較為完整地表現了三國時期曹植所作《洛神賦》中的內容,以造型生動、線條飄逸的人物形象營造出濃郁的神話氛圍。

蕭翼賺蘭亭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宋代 佚名  

絹本設色

 

此卷清代《石渠寶笈》中著錄為唐代畫家閻立本所作。畫中內容為唐朝初年御史蕭翼從僧辯才手中為唐太宗李世民賺取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的故事。描繪了書生裝扮的御史蕭翼兩手拱于袖間,目光機敏,面容沉穩。盤膝坐在高背禪椅上的老僧滿面皺紋,雙眉緊鎖,神情略顯急迫。表現出蕭翼與辯才各自的心思情緒。畫面章法佈局古樸,人物描畫寫實嚴謹,線條細勁均勻,雖然是宋代摹本,但保留了唐代人物畫的面貌,是傳世幾卷摹本中繪畫技巧最為高妙的一卷。

歸去來兮辭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明代 馬軾 李在 夏芷

紙本水墨

 

馬軾(生卒年未詳),字敬瞻,嘉定(今上海)人。馬軾深研天文,為欽天監博士,精繪事,畫山水宗郭熙,兼參馬遠、夏圭遺意,高古有法。

李在(約1400-1487),字以政,福建莆田人,遷雲南,後入京以畫供奉于皇家。李在山水畫細潤處近郭熙,豪放處宗馬遠、夏圭,兼工人物,為世所重。

夏芷(生卒年未詳),字廷芳,錢塘(今杭州)人。夏芷畫師戴進,致力甚勤,善山水人物,筆力直通乃師。

 

此卷為三位明代浙派著名畫家依據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內容合作而成。每幅畫面都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辭官歸隱後的田園生活。畫中陶淵明的形象被刻畫得既有文人雅士的風度,又有隱逸士人的意趣,形神兼備。

竹林七賢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明代 杜堇

紙本水墨

 

杜堇(生卒年未詳),字懼男,號檉居、古狂、青霞亭長等,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杜堇工詩文,善繪事,以人物畫著稱,其筆法精勁流暢,別具秀逸之態,被認為是當時畫壇的白描高手。

此卷繪七位士人于竹林叢樹間相聚的情境。畫中人物或策杖而行,或倚坐耳語,或把臂言談,各具情態。背景中墨色濃淡不同的竹叢和盤屈多姿的樹木及聳立的奇石營造出雅逸的空間景致。白描法勾勒的人物姿態各異,筆力秀挺酣暢,面貌刻畫自然傳神,表現出人物的各自神采。

宮裝仕女圖(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明代 佚名

絹本設色

 

畫面繪雕欄玉砌的廊院中,一位雍容仕女正在整理髮簪,身旁侍從體量略小,神態恭謹。湖石、芭蕉、竹枝及盛開的萱花襯托出仕女的恬淡閒雅。畫作中線條細勁柔麗,賦色明快,人物描繪的極為細膩,顯示出畫家非凡的畫技。畫面左下角有元代趙孟頫偽款,但繪畫風格已具明代特點。

紀恩圖(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清 張伯龍

絹本設色

 

張伯龍,清康熙年間人,字慈長,永定諸生,擅長繪畫,曾為康熙皇帝進獻畫作,榮光一時。其子張士英承繼畫風,精於山水、花鳥畫,且能繪河道地理圖。

《紀恩圖》所繪人物為康熙年間居庸關守將楊鑄。楊鑄的祖父楊捷官昭武將軍,光祿大夫,兼太子太保,參加了平三藩、收台灣、徵準噶爾等重要戰事,功勳卓著。康熙五十三年(1714),楊鑄隨從皇帝到避暑山莊受到恩賞,欽命他在禦苑中乘舟賞荷,畫家張伯龍根據這一場景繪成此圖。

法界源流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清代 黎明

紙本設色

 

黎明(生卒年未詳),清代乾隆時宮廷畫家,擅長人物畫。

本卷是宮廷畫家黎明奉乾隆皇帝之命摹畫丁觀鵬的《法界源流圖》,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完成。畫卷中分別繪製護法天王與八大龍王、觀世音、釋迦牟尼佛、菩薩與佛母、尊者、禪宗六祖、藥師琉璃光佛、護法神、帝釋、梵王及各種佛會,場面宏大,人物形象600余位,象、馬、獅、虎等各種動物 50多種,還有佛具法器和各種陳設,其中山水、樹石、樓亭等穿插其間,數不勝數。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