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共建省區市與東盟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11-03 10:16:11 編輯:李柯佑

11月1日,2023陸海新通道經濟發展論壇上發佈了由商務部研究院編寫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發展報告2023》。其中提到,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共建省區市與東盟貿易額從2017年的756億美元升至2022年的1310億美元,年均增長11.6%。

報告顯示,陸海新通道拉近了中西部地區與東盟的地理距離和貿易聯繫,織密與東盟國際生産網路,實現“通道+經貿+産業”聯動發展。截至2023年9月,陸海新通道物流網路覆蓋我國18個省區市69個城市138個站點,通達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73個港口。

在此背景下,陸海新通道共建省區市與東盟貿易有了明顯提升,貿易額從2017年的756億美元升至2022年的1310億美元,年均增長11.6%,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位列共建省區市出口目的國前三位,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為共建省區市進口來源國前三位。

同時,在陸海新通道的助力下,西部地區在全國對外開放中的地位明顯提升。2017—2022年,西部地區外貿總額佔全國外貿總額比重由7.6%升至9.2%。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西部多個省區市成為內陸貿易重要區域,廣西、四川、重慶、雲南等省區市與東盟的貿易額,在全國分列7、9、12、13位。

報告還提出,陸海新通道是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動力源,改變了西部地區面向東盟卻“西貨東出”的局面,推動內陸地區從“後衛”變成“前鋒”,提升西部地區在全國對外開放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區域間發展不均衡問題。6年來,共建省區市地區生産總值合計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合計增長22%。

報告也對重慶給予了肯定。其中提到,重慶作為陸海新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找準了定位與方向,推動了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發展,打造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比如,重慶推廣跨區域運輸通道建設,搭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全面推廣鐵海聯運“一單制”等。

報告還對未來陸海新通道發展提出了建議。比如在重慶層面,要提升重慶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帶領性、影響力和貢獻度。同時,壯大重慶本地傳統優勢産業,做強現代物流、數字經濟、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整車、冷鏈、醫藥等特色産業鏈,形成國際集採分撥中心,打造國際樞紐貿易結算中心等。(記者 楊駿 申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