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造”創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10-12 10:42:47 編輯:珍珍

image.png

  十月十一日,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協同創新館,“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採訪團的記者們正在了解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image.png

  十月十一日,記者們正在了解體現長安全新設計理念的VIIA概念車。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image.png
  十月十一日,採訪團記者正在西南鋁參觀採訪。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點擊手機按鍵,無人駕駛車輛可自動停泊到車位上;坐在駕駛位雙擊車門按鍵,不僅車門會自動開啟,座椅還可自行調整到舒適位置……這些智慧化功能充滿了“科技的力量”。

10月11日,“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這裡的各種新能源汽車“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比如,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共同打造的阿維塔車型,車身上到處都是“黑科技”——全車智駕感測器多達30多顆,包括半固態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高清攝像頭等,達到了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天花板”級別。

在現場,長安汽車旗下長安深藍、UNI系列等多款新能源汽車悉數亮相,讓採訪團一行大開眼界:“‘重慶智造’創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一台臺‘爆款’車型的問世,離不開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不斷投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説,作為企業的開放式共用智慧研發平臺,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標誌著企業進入“開放共用、全球協同”時代,“過去5年,長安汽車研發投入突破600億元,研發能力連續12年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排名行業第一。”

“重慶企業不但舍得在研發領域投入,而且‘會投入’。”採訪中,多名記者對渝企的研發能力伸出大拇指。在接下來對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南鋁)、兩江協同創新區的走訪中,採訪團再次感受到渝企澎湃的創新動力。

在西南鋁熔鑄廠,一塊塊鋁合金鑄錠陸續下線,它們都是生産飛機所需鋁材的基礎材料。特別是在國産大飛機C919的製造中,超過一半的鋁材配套都是“西南鋁造”。

西南鋁負責人説,此前,這款鋁合金鑄錠全部依賴進口,價格長期被“卡脖子”。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西南鋁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聯手組建研發團隊進行攻關,經過數百次試驗,相繼突破大規格鑄錠製備、強變形軋製等所有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航空航太領域多個重點項目配套貢獻了“重慶力量”。

在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協同創新館,一台頭頂帶著四個圓圈汽車很是搶眼。原來,這是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分體式飛行汽車。

“這種分體式組合能夠充分發揮近地飛行器與地面行駛底盤的各自優點和智慧交通優勢,實現人員、貨物空地轉運的無縫銜接。”兩江協同創新區公司智慧網聯汽車事業部部長吳彥辰説,該飛行器還可通過陸空協同精確感知定位、智慧決策規劃和自動引導對接等技術,實現模組組合重構,切換陸空不同行駛方式。

“去年,兩江協同創新區高端應用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迎來‘大豐收’。”兩江協同創新區公司董事長王飛説,創新區通過實施創新主體“雙倍增”計劃,建立全鏈條培育體系,不僅集聚科技型企業4888家、高新技術企業788家,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39個、市級平臺452個,還引入北京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50家大學、大院、大所,集聚“兩院”院士團隊25個,引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超過3000人,正在建成重慶創新高地。(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