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農文旅融合發展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30 14:10:56 編輯:李柯佑

農文旅融合發展是釋放農村活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重慶市雲陽縣清水土家族鄉立足土家族民俗文化和獨特的旅遊資源,堅持以土家文化為根,深挖農耕文化底蘊,設計打造集休閒旅遊、研學農耕、農事體驗等項目于一體的土家農耕園,進一步盤活鄉村資源,探索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image.png

近日,緊靠龍缸景區和歧山草原景區的清水土家族鄉龍洞村知魚土家農耕園迎來了開園。走進園內,60名土家幺妹身穿民族服裝,端起攔門酒、跳起擺手舞,喜迎八方來客。湖心亭中,土家阿哥、阿妹敲起薅草鑼鼓,唱起土家山歌《幺妹打糍粑》,土家民歌、土家民俗等原生態土家文化,博得遊客叫好連連。

“我第一次來,這裡風光秀麗,娛樂項目豐富,很適合打卡遊玩。”遊客張倩説,換上土家服飾、體驗土家風情最吸引她。

曾經的龍洞村一直被基礎設施薄弱、産業結構單一等問題困擾著。自2021年清水土家族鄉被確定為鄉村振興市級重點幫扶鄉鎮以來,變化悄然發生。兩年來,市政協黨組、市政協辦公廳幫扶集團成員單位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聯合重慶大學規劃清水鄉龍洞村幫扶項目,投入資金700萬元從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配套等方面定點幫扶。如今的龍洞村,一座園、一幅畫、一台戲、一場鄉愁,一個村民遊客共娛共樂、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正徐徐展開。

眼下正值當地旅遊旺季,前來農耕園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藍天白雲下,遊客們走在便捷舒適的産業園道路上,體驗著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一路上回蕩著歡歌笑語,可謂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農耕園建成後,每天有成百上千的人來遊玩,農民生産的農副産品不需要拉到村外去銷售,在家就能賺到錢。”清水土家族鄉龍洞村黨支部書記譚平秋介紹,農耕園將進一步改造升級,力爭變成龍缸景區、歧山草原景區的後花園。

image.png

園區變景區,風景變“錢景”。在農耕園的輻射帶動下,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村集體搭上了“旅遊車”。自開園以來,當地已有8戶村民開辦起了農家樂、民宿。辣椒基地種植的鮮紅五號彩椒,今年6月以來,已銷售12萬公斤,收入近百萬元。同時,該基地還帶動周邊大戶種植二荊條、小紅椒、螺絲椒等辣椒品種50畝,年産量15萬公斤,産值近45萬元。村集體每年可分紅1.95萬元,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目前,清水土家族鄉還依託龍洞村知魚土家農耕園,融入土家民俗體驗館戶外研學遊、時令果蔬採摘、農事觀光、休閒垂釣採摘等豐富旅遊業態,打造現代農業創新引領和農文旅深度融合兩個鄉村振興“清水樣板”,讓遊客從“到龍缸遊一遊”向“在清水留一留”轉變升級。“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賞田園風光、購農特産品、體驗農事生活”的一站式體驗已經成為清水土家族鄉旅遊的新熱潮。

清水土家族鄉黨委副書記葉霞説,知魚土家農耕園是清水土家族鄉聚焦“強鎮帶村,強村富民”目標,按照“産業融合化、園區景區化、鄉村旅遊化”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五百工程”的産業園、示範園。當前,知魚土家農耕園正大力構建“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聯農帶農模式,延長農業特色産業鏈條,開闢城市市民農耕體驗,打造休閒娛樂等新業態,讓鄉村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産品變商品,讓知魚土家農耕園成為老百姓腰包鼓起來、生活美起來的創業園、共富園。(譚啟雲 賀元河 樂陽/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