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重慶超百所新學校投用 新增5630個教學班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9-01 09:45:20 編輯:李柯佑

8月31日,記者從市教委了解到,9月我市新開學學校150余所,新增5630個教學班,進一步擴大優質學位的供給,保障適齡兒童的就近入學。

“娃兒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了!”

當天上午,騰芳中學迎來首批新生。記者在現場看到,寬敞明亮的教室、開放靈動的學習空間、各類功能場館一應俱全。該校規劃教學班48個、可容納學生2400人。“娃兒終於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了!”前來參觀的學生家長讚嘆説。

不止是騰芳中學,今年9月,渝北區共有6所新學校正式建成投用。其中包括1所幼兒園、2所小學、3所中學,分別為騰芳中學、空港實驗中學、龍塔實驗學校初中校區、金石小學、悅城小學、悅來幼兒園。這6所學校將提供學位1.19萬個。

“除了今年投入使用的學校之外,渝北還有6所學校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2023—2025年擬新建、改擴建9所學校,提供上萬個學位。”渝北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説。

打造“一校一特”“百花齊放”特色校園

據了解,今年9月,兩江新區將有3所新學校投用,新增學位7320個。分別為:嘉原小學、禮嘉實驗二小、星海學校。

記者走訪發現,這3所新開辦學校在環境設計、辦學理念等方面具有“一校一特”特點。如嘉原小學打造“生態校園”,萬物生展廳、綠野仙蹤圖書館、麥田書吧等功能區,以自然場景為設計靈感,生態教育理念貫穿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禮嘉實驗二小打造“書香校園”,禮香讀書館、嘉美校園電視臺、禮香園學術報告廳紛紛落成,隨處可見“一禮生香,滿園美好”的校園文化等。

不同的特色,但有相同的內核——智慧校園。兩江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兩江新區共有學校55所,均加入重慶兩江新區智慧教育雲平臺,將利用平臺上的“教、學、管、評、測、研、服”等數據化工具,為智慧教育“賦能”。

開啟共建模式,與高校合辦中小學

今年秋季,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將有1所幼兒園、1所中學投用,分別是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科學城中學、中科啟智幼兒園(暫定名)。此外,大學城沙坪壩二小即將竣工。3所學校共新增學位5000個。

據了解,該區還積極推動打造“高校+中小學”共建模式。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科學城中學是重慶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四川外國語大學合作創辦的完全中學,通過依託川外和川外附中(重慶一外)的多元文化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學生。該區與高校合作共建的北師大重慶科學城實驗學校、華中師大重慶學校也正在建設中。

同時,該區還借力集團化辦學,推動巴蜀科學城中學、八中科學城中學、科學城謝家灣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落地,開啟高品質辦學之路。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優質教育資源更均衡

記者了解到,除中心城區外,其他區縣也圍繞義務教育的“公平與優質”,新建了一大批學校,提升教育品質。

比如豐都縣教委“牽手”重慶市育才中學合辦的映山紅學校將迎來首批新生,該校可提供學位1890個。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映山紅學校引入重慶市育才中學的管理團隊、教師隊伍、先進教學理念等,能更好地滿足當地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而在璧山區,整體規劃、一體建設的璧山高新初級中學校和璧山高新小學,也於今年9月建成投用,將提供2800多個學位。璧山高新初級中學校硬體一流,有設施完備的音體美勞科等功能室,標準化食堂、高科技含量的學術報告廳等。璧山高新小學將庭院概念植入其中,景觀設計達到“園林校園”和“園中多園”的效果。(記者 雲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