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上善濯水風景秀 千年古鎮啟新章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22 15:33:09 編輯:珍珍

近日,浙江大學文學院結合學院特色,以“行走壯美中國,聚焦廣袤鄉村,探問文化故事,賦能鄉村振興”為宗旨,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文化振興案例,實地調研,感受鄉土中國的獨特魅力;以一縣一市的“三農”發展新局面為背景,從田間地頭到農民心頭,反映鄉村文化發展、鄉民精神風貌以及鄉村綜合治理的點點滴滴。

以四個小分隊(浙江省內、西南線、北方線、川渝線)的形式開展,每個小分隊沿著一條路線,選取標誌性地點,赴當地鄉村,開展為期10天左右的社會實踐。其中,“鄉村裏的文化中國”川渝線小分隊選擇了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

點亮非遺星火,傳承土陶記憶

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到馮家街道分界的阿蓬江石雞坨,有一個始於宋朝末年、距今有1000年曆史的土陶作坊,頭髮花白卻仍精神矍鑠的劉沛良老先生一早已在忙碌。小分隊在濯水鎮政府宣傳委員田軼中的陪同下來此拜訪這位非遺傳人。

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大大小小、形狀不一、功能各異的土陶器皿,土陶花瓶、杯盞、茶壺、油壺,以及一系列未完成的作品,這裡,是藝術發生的現場,也滿溢著日常生活的痕跡。

image.png
劉沛良和隊員在介紹土陶製作過程

相傳,石雞坨劉家原為劉邦的後代,王莽篡位後流落民間,為躲避追殺逃至黔江,在石雞坨發現陶土後,靠制陶維持生計,這樣便定居了下來。也就是從那時起,石雞坨才有了土陶製品作坊,使劉氏家族的制陶絕技得以流傳下來,至今仍保存著宋朝時的陶窯遺址。

劉沛良老先生為劉氏制陶的第29代傳人,他的兒子劉海龍為第30代傳人。清代時,石雞坨就興起過30多家制陶作坊,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外地的陶瓷製品涌入黔江市場,讓當地土陶失去了競爭力,目前只剩劉沛良父子的作坊了。

image.png
劉沛良在制陶

劉氏土陶採用純手工藝、土法製作,其製作的土陶壁薄體慶,造型古樸美觀,兼具美觀性與實用性,其土陶器物最薄只有3.3毫米,最後也不過1釐米,採用12孔民窯燒制,如今,石雞坨仍保留著舊時土陶窯洞遺址。

土陶原材料採用濯水特有的砂泥(現在也稱紫砂泥),是重慶地區少見的一種岩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用其製作的土陶製品在腌制蔬菜時具有清脆可口、不變質的特點。“現在的人講古樸,喜歡這些天然的、自然的東西,土陶也迎來了新的生機。”劉沛良正是將自然原料、傳統技藝與當代審美相結合,使傳統民間手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image.png
石雞坨土陶所獲榮譽

2016年,石雞坨土陶正式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此後,石雞坨土陶從罈罈罐罐逐漸走向茶具、工藝品等高檔藝術之路,由生活到藝術,由藝術到生活,就在這一杯一盞之間。

為了助力鄉村振興,黔江區把石雞坨土陶製作技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由石雞坨土陶技藝大師劉沛良對脫貧戶進行培訓,並將掌握製作技藝的人員招聘到石雞坨相關企業就業,既幫助脫貧戶實現了增收,又推動了非遺技藝的傳承。

image.png

助力産業振興,桑蠶拉動發展

産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所在,對鄉村經濟發展、人居環境建設、百姓收入水準提高都發揮著巨大的效力。而對位於黔江區濯水鎮雙龍村的村民來説,桑蠶産業,就是他們鄉村産業振興的重要基石。

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眼前欣欣向榮、青山綠水的雙龍村,在過去,竟然面臨著土地石漠化的困境。過去的雙龍村,由於石漠化嚴重,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産業的發展。而如今,當小隊成員走進今日的雙龍村,在夏日烈陽下,目光所及之處,大片大片翠綠繁茂的桑樹林覆蓋了大半的山峰,足以看出當地石漠化治理的成效之顯著。而這些變化,便是雙龍村蓬勃發展的蠶桑産業帶來的。

2005年起,雙龍村為治理當地石漠化現狀,改變當地農業發展困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蠶桑生産。因此,雙龍村採取了多種措施和配套政策。

首先,雙龍村發動當地農戶栽桑養蠶,在發展新産業的同時,利用桑樹來治理土地石漠化狀況,有效地改變了當地的自然環境;第二,結合當地情況,強化養蠶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為當地蠶桑産業發展奠定基礎;第三,打通鄉村公路,修建産業路,為産業貿易發展掃清障礙;第四,加強對農戶的栽桑養蠶技術培育,實施科技興蠶戰略,從而從技術上實現突破,提高了養蠶單産。

image.png

種種措施多管齊下,雙龍村的村民收入也隨著這些桑蠶産業的發展而不斷增加,從而實現了脫貧致富的目標。小小的桑蠶,正在濯水鎮的産業發展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走進雙龍村的小蠶智慧共育工廠,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便是“現代化”一詞。在這間工廠中,從小蠶飼料的準備、到小蠶的養殖,都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生産。工人將桑葉放入機器,在嗡鳴聲中,桑葉被迅速切割成適宜小蠶飼養的碎片,又被運往下一個環節。在現代化機器的輔助下,雙龍村的蠶桑養殖業已經能夠實現高效生産,也為該村的産業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基礎。雙龍村正在不斷將蠶桑産業打造為可持續發展支柱産業,推動形成生態型、多元化、高效益的蠶桑産業鏈。

據負責人介紹,雙龍村目前能實現蠶桑飼養一年三季的生産。雙龍村貫徹落實"夯基礎、擴規模、見成效"的發展思路,突出科技興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蠶桑産業正不斷向科技化水準邁進。連續五年,濯水鎮蠶繭總量獲黔江區第二名,蒲花、雙龍成為全區産繭“千擔村”,濯水鎮榮獲全區蠶業發展綜合考核二等獎。通過發展蠶桑産業,雙龍村的環境石漠化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蠶桑産業發揮了良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農業強,産業必須強;産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不僅是發展成效顯著的蠶桑産業,濯水鎮的産業振興征程仍在不斷邁進向前。産業結構正在不斷優化,依託濯水鎮當地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種植發展包括桑林、煙葉在內的農業特色産業。與此同時,旅遊産業也在實現跨越性發展,全鎮旅遊綜合收入逐年遞增,旅遊業也成為濯水一項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濯水正全力打好“生態”與“産業”兩套“組合拳”,助推“生態”與“産業”實現“雙振興”。

image.png

據了解,濯水鎮係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特色小鎮,獲批重慶市百個經濟強鎮、商貿重鎮和中心集鎮,濯水古鎮主要居民為土家族和苗族。古鎮四面環山,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于一體的千年古鎮。歷史為濯水古鎮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和鄉土文化遺産,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華夏文明在這裡的交織,商貿文化、場鎮文化以及多彩的文化藝術遺存,形成濯水古鎮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情。

新時代,新發展,濯水一直在路上,向著建設一個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經濟發展、産業興旺的美麗濯水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