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效顯著 全市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速3.8%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8-18 10:09:11 編輯:珍珍

8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週年成效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兩年以來,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效顯著,全市社零總額平均增速3.8%,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4.6%,社零總額、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2%、5.0%。

加速打造“渝貨精品”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必然要加快聚集“世界名品”。兩年來,重慶通過實施消費品牌提質拓展行動,發佈首店經濟政策2.0版本,加大首店經濟、免稅經濟支援力度。截至目前,重慶累計引進國際知名品牌1100余個。今年上半年,累計引進品牌首店152個,增長141%。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重慶在不斷引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同時,也在加速打造老字號和“非遺”精品,通過打造“渝貨精品”,增強國際消費者對“重慶工藝”“重慶製造”的吸引力。截至目前,累計培育中華老字號18個、重慶老字號291個。

重慶還注重“産業”和“消費”的融合互促。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年來,重慶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持續壯大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太、消費品等産業集群,積極培育現代金融、軟體資訊、商貿物流、文體旅遊等現代服務業。今年上半年,支柱産業中,材料、汽摩和消費品産業分別增長8.7%、5.3%、5.2%。

“山水顏值”成消費載體

重慶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具有獨特的城市“顏值”。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兩年裏,重慶立足自身特點與優勢,積極打造具有“山水顏值”的消費載體。

比如,重慶打造了“雲端天臺”“愜意江岸”“後街支巷”“公園商業”等特色消費場景,建成了薈萃“兩江四岸”璀璨夜景的長嘉匯購物公園、西南最具示範效應“一站式”購物中心的重慶萬象城、全國首個室內森林沉浸式體驗的光環購物公園等消費新地標,讓重慶消費載體兼具國際范和巴渝味。

再如,重慶通過匯聚濱江岸線、防空洞穴等山城特色,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費新場景,陸續推出龍門浩老街、來福士“橫天摩天輪”、貳廠天臺群、洞見山城藝術空間、三峽之光等融合消費場所,增添了“巴渝新消費”獨特魅力。

重慶在打造消費載體上也各有側重,目前以中央商務區、寸灘國際新城“雙極核”為重點,統籌推進核心承載區建設。同時,解放碑—朝天門商圈、觀音橋商圈等世界知名商圈建設,中環萬象城、重慶新華萬象城、陸海國際中心等高端品質商業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讓“山城記憶”融入消費品牌

重慶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也在突出自身特色,讓更多“山城記憶”融入消費品牌。

首先是“不夜重慶”。重慶加快整合“大九街”、較場口、民心佳園等夜市街區,升級洪崖洞等網紅夜間經濟消費地標,豐富“夜味、夜養、夜賞、夜玩、夜購”等消費業態,持續舉辦“不夜重慶生活節”。在此背景下,重慶已三年蟬聯“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榜首。

二是“美食之都”。重慶通過壯大“重慶小面”“重慶小吃”等特色美食産業鏈,進一步增強“重慶味道”國際影響力。兩年來,重慶餐飲業稅收收入增長23.1%。

三是“山水旅遊”。重慶圍繞大都市、大三峽、大武陵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並加快推進長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截至目前,重慶擁有5A級景區11個。今年上半年,累計接待過夜遊客5099萬人次,增長90.6%,較2019年增長4.3%。

此外,重慶以“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為主題,統籌舉辦國際消費節、火鍋美食文化節、成渝雙城消費節等系列主題節慶活動2000余場,著力打造獨具巴渝特色、彰顯中國元素、引領時尚潮流的消費活動品牌。重慶還將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結合起來,印發了《建設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實施方案》,加速整合兩地優勢資源,推進産業配套協同,促進消費服務共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巴蜀特色消費大場景。(記者  楊駿   鄭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