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7-11 09:46:19 編輯:李柯佑

7月10日,重慶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召開,在各市級部門、區縣、高校院所、企業等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重大論斷,推動重慶加快建設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市級部門

構建“416”科技創新戰略佈局

“大會的召開,為我市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指明瞭新的方向。”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倍感振奮,深感責任重大。

他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深入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聚焦4大科創高地,構建“416”科技創新戰略佈局,明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攻方向,聚力建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創新策源地,重要先進製造業創新中心,“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先行區,高層次科技人才匯聚地;實現4大科創高地建設突破,高能級創新平臺集聚成勢,科技賦能産業發展成效顯著,高素質科技人才支撐有力,創新生態環境活力迸發5個主要目標;深入實施戰略科技力量提質強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國防科技創新高效協同、區域創新佈局優化提升、科技創新人才強基增效、科技開放合作深化拓展、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優化八大行動,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科技創新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説,下一步,人社部門將聚焦高素質科技人才支撐有力目標和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強基增效行動,以推動人才工作迭代升級的總體要求,切實發揮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特色産業吸引集聚科技人才作用,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創建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為總抓手,培育壯大技術技能等重點人才隊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推進教育、科技、産業和人才等佈局一體落實,加快形成人才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深入推進成渝協同創新,全面深化“一帶一路”人才交流合作,深化拓展與重點區域的人才協作。做好全週期全要素人才服務,形成人人參與創新、支援創新、推動創新的生動局面。

區縣

聚力構建全域創新格局

“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關鍵要靠科技現代化。”涪陵區委書記王志傑説,涪陵區將以産業科創為主攻方向,堅持“科創+”“綠色+”雙驅發力,全力構建“1+2+3”産業科創體系,推動涪陵高新區升級建設國家高新區,白濤新材料科技城建設千億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特色新材料産業聚集區和國際尼龍城,慧谷湖科創小鎮建設成為以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為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及科技型企業聚集地。

南岸區委副書記、區長,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兼)王茂春表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將以高品質建設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為引領,大力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行動。迭代升級傳統産業,以重慶軟體園建設為抓手,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壯大綠色低碳産業,積極創建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綠色工程研究中心,著力打造國家綠色産業示範基地。前瞻佈局未來産業,加快重慶腦與智慧科學中心、廣陽灣實驗室、重慶郵電大學科技園等科創平臺建設。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潔表示,將錨定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核心承載區目標任務,做靚明月湖科創品牌,加快推動兩江協同創新區迭代升級,努力在建設四大科創高地和西部人才中心中展現新作為。做大創新主體規模,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新活力;以創新賦能主導産業升級,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打造明月湖創新新引擎,提升科創平臺影響力;強化科技金融支撐,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加快推進科學城建設。”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賈子文表示,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推動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集聚高端科技創新平臺,高品質打造金鳳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重慶基地;深入實施“雙倍增”行動,興建産業孵化載體,推動大學城、科學城深度融合;完善“金鳳凰”人才政策,大力引育國內外頂尖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人才服務水準。

高校院所

産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表示,重慶大學將聚焦“雙一流”建設,以科教融合産教協同育人為主方向,以高端創新平臺集群建設為主抓手,以人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主動力,以更高水準的辦學實力和育人品質,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支撐。

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表示,西南大學將加快實施創新研究2035先導計劃,著力推進有組織科研,爭取在凝練高品質創新項目、匯聚高水準創新團隊、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大突破。

“近些年,重慶在支援原創、支援基礎、支援院校、支援人才、支援轉化等方面創新思路,走出新路。”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卞修武説,作為金鳳實驗室主任,他將帶領團隊建好以金鳳實驗室為科技創新“頭號工程”的生命健康科創高地,打造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亮點和品牌。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表示,作為高水準研究型醫科大學,學校將高點定位、高標準謀劃半島實驗室建設,聚焦重大疾病關鍵診療技術,對“大重醫”優勢學科、臨床資源進行整合,融通“人才鏈—創新鏈—産業鏈”,形成生命科學領域創新矩陣。

重慶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高新波表示,學校將充分發揮在資訊通信和大數據智慧方面的特色優勢,加快引育高層次領軍人才,奮力推進先進製造智慧計算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賦能製造業集群發展,服務數字重慶建設,努力産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

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雷虹表示,將推進科研管理改革,策劃實施一批重大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提檔升級研發平臺,健全“基礎實驗室+特色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的實驗室體系。強化科技精準服務,全面提升易智網、重科智谷、重科智庫、重科檢測等優勢科技服務機構的精準服務能力。抓好人才隊伍引育,大力實施重科英才“十百”計劃,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科技企業

聚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大會提出,要聚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施核心技術攻堅突破行動。這讓現場參會的中冶賽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學文感觸頗深。

“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他表示,下一步,中冶賽迪將聚焦産業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依託工業軟體雲創實驗室和天工開物開源社區,推動工業軟體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實現智慧化大數據平臺和産品在流程工業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政企場景的更多應用,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範企業。

“大會提出建設四大科創高地,為重慶未來創新發展規劃了宏偉藍圖。”中國電科晶片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王穎表示,作為國家在重慶佈局的晶片領域戰略科技力量,該院將發揮好現代産業鏈“鏈長”作用,佈局量子資訊、智慧傳感、光電整合等前沿創新技術,打造晶片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完善中高端工藝技術體系佈局,逐步建成國際先進的模擬積體電路工藝能力;高標準打造全國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在重點領域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力度,更好服務國家戰略,賦能重慶創新發展。

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黨委副書記袁明學認為,建設四大科創高地既符合國家戰略和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又與重慶産業發展需求緊密結合。

“近年來,長安汽車加速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科技創新為驅動,重塑能力、升級産業,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他表示,未來,長安汽車將加速向智慧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邁進,為重慶建設世界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貢獻力量。(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