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貫徹落實《信訪工作條例》一週年綜述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5-11 11:12:34 編輯:李柯佑

由於小區開發商與燃氣公司存在合同糾紛,導致小區天然氣無法開通。家住渝北區的居民李先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此事通過網上信訪渠道進行了反映。渝北區信訪辦接到反映後,迅速與他取得了聯繫,並在了解情況後立即組織區住建委、區經信委、屬地街道、燃氣公司及開發商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群眾無小事。自2022年5月1日《信訪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以來,重慶市高站位推進落實、全覆蓋學習宣傳、嚴要求擔當作為,堅持人民信訪為人民,忠誠履行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奮力開創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信訪工作新局面。

堅持黨對信訪工作的領導

著力構建信訪工作新格局

前不久,江津雙福街道一小區因車庫收費問題,群眾集體向區政府信訪投訴。當前江津區正在全區推行“書記述穩述訪”制度,對突出信訪問題進行“一事一述”,達到以述促幹、以述促解、以述促改目的。

接到信訪投訴後,江津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迅速召開專題“述穩述訪”會,對該信訪事項進行分析研判,雙福街道落實專班專人入戶開展政策宣傳、情緒疏導、問題收集,逐一研究形成統一解決意見,並落實有關單位與小區物業、業主代表進行座談交流,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條例》實施一年來,重慶市堅持和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條例》學習貫徹工作,定期聽取信訪工作情況彙報,研究部署信訪重點工作。市領導帶頭接訪下訪群眾、深入基層一線調研信訪工作成為常態。

同時,重慶市加強了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建設,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實現全覆蓋,完善工作規則確保實體化運作,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在統籌推進重點工作、推動化解重要信訪問題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全市進一步深化黨對信訪工作的領導,將信訪工作作為市委黨建統領“七張報表”“八張問題清單”“五項機制”專項工作重要內容,定期梳理重大信訪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推進各級主動發現解決問題。

同時,市信訪辦開展貫徹落實《條例》專題調研,系統編寫《信訪基礎業務工作規範》等,完善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疑難問題等18項工作機制,並統籌26個市級職能部門編印《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清單》,進一步完善信訪事項處理事前、事中、事後“三見面”機制,有效提升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

一年來,重慶市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信訪工作制度更加科學完備、運作有序、有效銜接。

加強網上信訪建設

讓群眾反映訴求更加便捷

《條例》規定:各級機關、單位應當暢通信訪渠道,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信訪事項,傾聽人民群眾建議、意見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為人民群眾服務。

一年來,重慶市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探索完善網上信訪工作新模式,推動建立規範有序清朗的網上信訪秩序。

現在,市民只需動一動手指,就能足不出戶、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反映問題,並能跟蹤查詢辦理進度,網上信訪日益成為群眾反映情況、表達訴求、諮詢政策、提出建議的主渠道。

同時,重慶積極推動人民建議徵集工作高品質發展,完善常態徵集與專題、定向、聯合、現場徵集等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與網路問政平臺、“渝快辦”App投訴窗口和“重慶信訪”微信公眾號投訴窗口等網路渠道的協作和融合,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優秀建議落地見效,不斷提升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讓網上群眾路線走深走實。

推動信訪智慧化建設

讓信訪智治提速發展

《條例》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信訪工作資訊化、智慧化建設,依規依法有序推進信訪資訊系統互聯互通、資訊共用。

為此,重慶市進一步修訂完善信訪資訊系統應用標準,完善系統功能,改善硬體設備,完成系統二期升級改造,全覆蓋聯通各級機關、單位,健全完善“首接首辦”“接訴即辦”、監督評價和考核等7項工作機制,實現群眾信訪事項“入網可達、一網通辦”“陽光監督”,形成了“訴求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工作模式。

同時,重慶信訪工作主動融入數字重慶建設,加快推動信訪資訊化工作迭代升級,提升受理、辦理、治理、決策輔助現代化水準。全市各區縣也紛紛推進數字平臺、大數據與信訪工作深度融合,以智慧化推動提升服務群眾水準。

忠縣創新開通縣委書記、縣長、縣信訪辦主任3個手機短信信訪專號,為全縣幹部群眾搭建起集信訪辦理、民情收集、意見徵集、網路監督于一體的手機專號短信信訪工作平臺。渝中區以居民小組為單位建立網格化服務微信群、“三長”聯動微信群,確保居民線上吹哨、“三長”在群聽哨、受理主體接哨,將“吹哨、應哨,交辦、盯辦”有序銜接,讓群眾反映的事有人聽、有人應、馬上辦。

創新工作模式

強化“一站式”服務解決群眾訴求

《條例》實施一年來,重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群眾工作,主動探索“楓橋經驗”新實踐,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推進信訪工作窗口前移,全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永川區創新建成集信訪接待受理、矛盾糾紛聯調、社會風險研判等功能于一體的社會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構建“網格站崗、信訪吹哨、調解為先、法治兜底”的群眾訴求“一站式”、全鏈條整合解決體系。

綦江區推行“初訪月結”工作模式,實行投訴即辦,實現“代理搭臺、群眾張嘴、數據跑腿”,同時,探索建立“三級和議”化解初信初訪矛盾機制,助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

沙坪壩區以茶為媒,打造“和順茶館”,建立“現場辦公+預約服務”的工作模式,為轄區群眾提供“多調合一”的一站式調解服務,築牢矛盾調處新陣地。

城口縣以楊常發等一批老黨員為雛形,打造“老楊話楠事”基層治理平臺,推動“群眾説事、幹部答題”工作機制走深走實。

一批新模式基層治理平臺的建立,讓群眾意見建議得到更好地傳達,群眾問題得到更加高效地解決。

同時,重慶市信訪辦還聯合四川省信訪局印發《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信訪服務保障工作八項重點任務》,全力推進兩地信訪工作協作深入推進,聯動化解突出矛盾。

市信訪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奮進新征程的道路上,重慶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續深入貫徹落實《條例》,助力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

(本報記者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