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架好“連心橋”連通“服務線”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14 16:49:03 編輯:李柯佑

“請問還完房貸後想提取公積金,應該在哪個時間段申請提取?怎樣提取?”重慶市榮昌區市民巫先生在昌元街道某樓盤貸款購買了一套商品房,今年2月17日最後一次還款,因不知如何提取公積金,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日前在網路問政平臺上提出疑問。沒想到,當天下午,他就收到了榮昌區住房公積金分中心的回復,並在工作人員指導幫助下掌握了辦理流程,巫先生表示非常滿意辦理結果。

在榮昌,和巫先生一樣,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通過網路留言反映自己的訴求,既不用跑路又能得到快速解決。

這都得益於榮昌區秉承“群眾利益無小事”原則,大力統籌網路問政平臺,充分發揮便民作用,建立半小時的響應機制。

通過網路平臺問政,不僅暢通了老百姓和黨政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更為廣大網友提供了一個建言獻策的平臺。

“自來水停水或者有特殊情況時,希望提前通知我們。”不久前,吳家鎮人和社區居民李先生通過網路平臺提出建議,榮昌區委網信辦及時將該資訊轉交給吳家鎮人民政府辦理。

收到建議後,該鎮網路問政小組第一時間跟蹤響應。社區工作人員和水廠工作人員及時與李先生取得聯繫,向他説明停水原因及處理情況,並表示積極採納李先生的建議。

於是,人和社區多了一道“風景線”:小區有停水、停電或其他臨時情況出現,物業群提前通知,網格員拿著小喇叭巡邏播放資訊,小區公示欄提前公示……有了群眾的網路建議,該鎮搭建好了為民辦實事的連心橋並不斷“加碼”:通過建立全過程處置臺賬,閉環管理,針對網民反映的問題,短時間能夠解決的馬上辦,不能短時間解決的納入問題清單,及時溝通解釋到位,定期回頭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

而這,只是榮昌區運用網路“速度”,提升民生“溫度”,增強群眾滿意度的一個“小切面”。

“我們這裡車多、停車位太少,希望及時得到解決。”

“網友您好,您反應的問題我們已關注,並已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

“殘疾人辦理的相關情況,你們已經幫我解決,謝謝!”

“昌元街道玉屏街某路段井蓋噪音問題已經解決,感謝!”

……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翻看網民留言,群眾把關心關切化為意見建議,榮昌區委網信辦通過健全網路民意“發現收集、分析研判、轉辦交辦、處置反饋”一體化工作機制,優化“網信交轉辦”工作落實,向相關單位“點對點”精細化交辦,回頭看定期督辦,切實推動部門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

據統計,2022年,全區共辦理群眾訴求事項8200余件,滿意率達92.8%。榮昌區委網信辦在全市網信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轉交辦工作中排名前列。

一問一答、一呼一應、一來一往中,榮昌區深入踐行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運用網際網路收集民聲、體察民情、匯聚民智、解決民憂,架好服務群眾“連心橋”,真正把網上群眾路線走成連通民心、溫暖人心、凝聚同心的“服務線”。(廖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