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念好“三字經” 鋪實興村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3-10 16:50:41 編輯:李柯佑

近來年,雲陽“萬企興萬村”行動突出抓好産業興村,念好“引、促、聯”三字經,鋪實産業興、百姓富、企業贏的融合發展之路。全縣597家企業結對451個村,其中196家企業參與産業興村項目221個,投資8.1億元,帶動168個村集體經濟增收1385萬元,1.2萬農戶戶均增收8500元,帶動人才返鄉2208人,提供固定就業崗位439個,消費幫扶1368萬元,公益捐贈598.6萬元。

c9a69874e83808dcce82880bb89343f.jpg

“引”字帶路,抓實村企融合。在宣傳動員上“引”參與,圍繞全縣“一綜兩園四帶”總體規劃,確立“123450+N”工作思路,召開縣鄉兩級動員會41次,領導小組召開推進會2次、培訓會1次、新聞發佈會1次,動員597家民營企業採取“一企多村”、“一村多企”方式參與行動。在村企對接上“引”行動,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組建40個行動分隊,明確一名牽頭企業負責人為隊長,鄉鎮(街道)統戰委員為副隊長,強化“萬企興萬村”行動上下聯動和有序推進,實現村企資訊互通、資源共用、發展互動。在産業發展上“引”融合,以鄉村振興示範村為重點,組織76家龍頭企業對接50個重點村,引導企業因村因企合理規劃産業項目,實現柑橘、中藥材、生態養殖、菊花等重點産業項目融合發展。2022年,被認定市級示範村1個、實驗項目2個,認定縣級示範村5個、實驗項目15個。

“促”字聚力,做實專項服務。建立議事制度促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定期會商和重大事項研究制度,召開會議10次,研究解決重大事項5項,每季度研判進度、安排部署工作。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促發展,與縣農業農村委、縣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建立服務工作機制,召開銀企對接會議3次,出臺惠農政策23條,收集解決企業在行動中融資、土地等方面問題23件,93家企業享受惠企穩企資金3855萬元,撮合16家企業融資1.1億元。建立考核考評制度促落實,把鄉鎮(街道)統籌、服務、推進行動情況納入全縣年度目標考核經濟統戰版塊。同時,把企業參與行動情況作為評先評優和政治安排的重要依據之一,在參與行動的民營企業中,推薦評選“五星企業家”50名,推選市縣“兩代表一委員”69名。建立臺賬管理制度促成效,實行定期通報考核制度,督促鄉鎮、企業及時準確上報臺賬基礎資訊,我聯安排專人負責臺賬錄入指導、資訊審核,促進行動成效得到精準及時全面反饋,我縣臺賬管理工作曾多次受到市聯通報表揚。

“聯”字增效,鋪實聯帶之路。參與股權改革,壯大經營主體。支援196家民營企業參與村經濟實體股權改革,做大盤強市場主體,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長。實行流轉經營,聯動農民增收。企業流轉土地2.8萬畝,培訓技術7500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7000余個,農民獲得土地流轉和勞務費收益。健全聯結機制,實現村企共贏。按照園區規模化、建園規範化、品種優良化、産品品牌化、銷售多樣化的“五化”要求,新建和改建標準化農業産業園2.2萬畝,打造雲陽紅橙、三峽陽菊“天生雲陽”品牌,形成多種聯農帶農機制。三峽雲海藥業按照“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研發”模式,建設中藥材核心基地5000畝,共涉10個鄉鎮2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農戶1000余戶,實現年銷售額2.1億元,公司入選2022重慶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科技創新指數100強和研發投入50強榜單。蕓山農業種植陽菊1.1萬畝,覆蓋18個鄉鎮41個村社,帶動3000余農戶增收,實現年産值9900萬元,“三峽陽菊”系列産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

雲陽縣工商聯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引導廣大民企主動融入現代化城市、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産業體系、現代化基層治理建設,突出抓好資本下鄉、人才返鄉、消費進鄉、臺賬管理等工作,抓細抓實‘萬企興萬村’行動,為全面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雲陽匯聚雲陽民企力量!”(張美瓊/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