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青少年創新學院、重慶科技館聯合開展的2023年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以下簡稱雛鷹計劃)重慶科技館項目正式啟動。重慶科技館作為雛鷹計劃市級首批科普基地試點單位,是科普場館開展初中生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實踐。重慶市第一中學、重慶南開(融僑)中學、重慶市第七中學、重慶市南渝中學、重慶市第十八中學等校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此次雛鷹計劃初中項目立足重慶科技館科學教育資源,以綠色低碳前沿科技為主題,基於研究型學習、小程式開發設計、展品研發設計等三個方向,研發設計“陽光的饋贈”、“遊”你創造、“碳”尋綠能等三個專項研究課題,涵蓋物理、資訊技術等基礎學科內容,整體上呈現科研味、實踐性及個性化特徵。
啟動儀式上,重慶科技館發揮科技·人文大講壇平臺作用,邀請雷曉玲、曹華軍、劉猛三位專家圍繞國家“雙碳”戰略,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科學技術應用等話題,向現場師生進行了一場形式生動、內容新穎的“課前”報告會。讓雛鷹學員們初步了解國家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主要與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的戰略意義,以及各種綠色、環保、低碳的新科技在製造、建築等國家基礎建設領域中的應用。現場的同學們積極與專家們互動,並對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數字智慧化工廠、未來能大規模運用於建築物日常供能的熱泵與光伏發電錶現出極大的興趣,為接下來子課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開端。
重慶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牛傑指出,重慶科技館首次參與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項目,聯合實施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育計劃,是充分利用科普資源,助力雙減政策落地落實,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具體舉措,也是滿足學校、家庭、社會不斷增長的科學教育需求,變革科學教育教學方式的有益探索。希望通過項目,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助力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搭建科普平臺、貢獻科普力量。
據悉,此次雛鷹計劃重慶科技館項目共計吸納培養初一學生36名,學習週期將從3月持續到11月,首批雛鷹計劃學員,將根據項目學習計劃安排走進重慶科技館,分別進行專項課題研究,並形成研究成果。(重慶科技館供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