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加快實現“兩小時重慶”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12-27 10:07:05 編輯:珍珍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産業和重要服務性行業。12月21日召開的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全面系統謀劃了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宏偉藍圖。我市交通部門如何對標對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當好開路先鋒?12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許仁安。

重慶日報:全會提出,要對標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你對此有怎樣的體會和感悟?

許仁安:全會的召開,是重慶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的具體部署安排,這為全面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巴渝大地落地落實吹響了衝鋒號。

全會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會議主題主線,彰顯了“擁護核心”的政治擔當,充分體現了市委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

全會全面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要求,明確了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重慶落地見效的實施路徑。特別是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使命要求,緊密結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慶任務,著眼立足重慶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實際,優化完善了今後五年發展目標,是具有牽動性、創新性、突破性的重要工作抓手,是未來五年重慶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施工圖、任務書。

接下來,全市交通部門將把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刻領會“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交通各領域、覆蓋到交通全行業。

重慶日報:全會強調,要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幹出新業績,全面增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平臺和政策,有力有效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接下來,交通部門如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建設?

許仁安: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是首要任務,交通應當先行、做好支撐。當前,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按下了“快進鍵”、進入了“加速期”。全市交通部門將堅定不移推進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

在推動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我市交通部門將堅持跨省重大交通項目工作同軌、規劃同圖、建設同步,合力加快一批引領性、帶動性、標誌性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構建成渝地區4個“1小時交通圈”。加快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全力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推動運輸服務高效便捷,拓展開行川渝公交化列車,繼續開行跨省城際公交,擴大“川渝通辦”服務範圍,完善川渝交通執法協作機制。

推動“區群”交通協同發展。主城都市區重點構建“1小時通勤圈”,渝東北重點打通高鐵通道、強化港口聯動、完善公路網路,渝東南重點建好旅遊公路、發展旅遊航運。

重慶日報:全會提出,我們要主動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重慶。我市交通部門如何謀劃未來的交通工作?

許仁安: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市交通部門將始終牢記開路先鋒使命任務,更加注重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謀劃交通、發展交通,創新思維、振奮精神,全力服務好國家戰略、服務好重慶發展、服務好社會民生,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當好開路先鋒。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堅定不移推進交通強市建設。我市交通部門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對交通工作的戰略要求,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建設的同時,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設國際聯通、區域貫通、市域互通、要素暢通的高水準交通強市,加快實現“兩小時重慶”,努力把重慶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堅定不移推進城鄉交通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村路網覆蓋深度,加快建設鄉鎮對外快速骨幹農村公路,穩步推進國省幹線公路改造,實施村道安防工程,實現村民小組通暢率達到98%、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85%。提高農村路網管養水準,全力營造“暢美舒安”路域環境;推動城鄉公交向鄉村延伸和農客班線公交化改造,提升客運服務均等化水準;堅持客貨郵深度融合發展,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堅定不移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全面支撐高品質生活。完善客運樞紐、公交站場功能,擴大同城、小巷、定制公交開行範圍,加強軌道與常規公交接駁換乘,優化計程車、網約車服務品質,不斷便捷群眾出行。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建設智慧高速、智慧航道、智慧樞紐,構建智慧運輸服務網和交通綜合業務系統,逐步實現交通服務智慧化數字化。完善綠色交通體系,加快形成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完善安全生産責任體系,確保行業持續安全和諧穩定。(記者 楊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