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巴陽鎮:“三根板凳”聽民生、解民意、紓民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23 10:51:16 編輯:李柯佑

國之興衰繫於制,民之安樂皆由治。近年來,重慶市雲陽縣巴陽鎮堅持黨建引領,探行以“三根板凳”矛盾調解為基礎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大力發揮“三根板凳”民情匯集、問題化解、政策宣講等功能,走出了黨群連心新路子,開創基層善治新局面。

資源整合 “三根板凳”續寫基層治理時代篇

位於雲陽縣與萬州區交界的巴陽鎮,地處“萬開雲”板塊腹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因其地處“巴陽峽”而得名。巴陽鎮曾設“塘”和“驛”,自古是往來客商留停養息之地,八方通衢,商賈雲集,時有糾紛産生。史書記載“官坐樹下凳,解民交構,人流往來焉。”

“官坐樹下凳”糾紛調解模式流傳至今,成為巴陽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的默認方式。進入新時代,巴陽鎮充分借鑒楓橋經驗,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建立“三根板凳”為民服務工作機制。在深入基層化解矛盾基礎上,衍生打造“三根板凳”黨建品牌,成立“三根板凳”宣講團、“三根板凳”問政團、“三根板凳”幫扶團等服務群眾工作專班,以黨建為引領,大力開展政策宣講、民情收集、困難幫扶、幫辦實事等活動,以工作開展力度提升為民服務溫度。

暢達民意 “三根板凳”打通上傳下達便捷路

“今天聽了這個宣講還是很有收穫,不僅學了知識,還有禮品拿,下次早點喊我”,12月15日,巴陽鎮永利村譚家壩,村民王守德在“移動積分商店”前兌換了兩個新茶杯後和村支書打趣道。

隨著年關將近,巴陽鎮迎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潮,鎮黨委隨即安排“三根板凳”宣講團深入各村社區,開展“聽宣講·得積分”活動,組建8支宣講小分隊,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廠房、院壩、田頭,用快板、“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村民參加一次這種活動,就可以獲得一張積分卡,拿著該卡就可以到積分商店兌換生活用品。

“新一輪人居環境整治開始了,鄉村風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不能光乘涼不栽樹,應該大家一起來建議。”12月8日,一場“三根板凳”基層問政夜會在巴陽鎮陽坪村5組濃情召開,村民們圍著火堆,你一言我一語,暢談各自對這一關係到家園建設的感想體會。

“大家放心,你們的問題我都記在問題清單上的,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會立馬解決,不能解決的我們會上報給鎮裏協調解決”。駐村幹部宋八一向大家保證到。

清單運作 “三根板凳”夯實問題整改責任田

“三根板凳”推行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落實清單和接受監督“三單一督”工作機制。建立問題清單,將群眾在“問政會”上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分類匯總,對個性問題做好篩選登記;建立責任清單,以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社會為主線,重點關注農村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建立落實清單,遵循“一辦到底”原則,“板凳”隊員作為落實清單的第一責任人。活動開展以來,開出落實清單200余份,列出服務內容、明確責任人、規定完成時限。接受群眾評價,將問題辦結情況及時公開公示,同時在“問政會”上通報,著力提高工作實效性,提升群眾滿意度。

田疇織錦繡,沃野好風光。“三根板凳”基層治理模式推行以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00余起,召開宣講會100余次,發放蒐集民情民意問卷600份,收集意見建議120條,幫助群眾解決生産生活難題57個。(譚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