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秋馬鈴薯喜獲豐收 平均畝産2000斤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23 14:19:08 編輯:李柯佑

“平均畝産超2000斤!不錯!”近日,在重慶市合川區龍市鎮缽耳村7組,當工作人員計算出種植的秋馬鈴薯畝産量時,合川區糧油産業首席專家、區農技站站長劉幫銀興奮地喊出了聲。

今年夏季,合川區大春糧食作物水稻和紅苕均因不同程度的旱災造成減産,對全年糧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影響。為挽回因旱情造成的大春糧食損失,圓滿完成糧食安全目標任務,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大春損失晚秋補”的工作思路,搶抓時節推動晚秋糧食擴面增量,力爭實現全年糧食穩産增産。

秋糧種什麼?怎麼種?怎樣才能保證全年糧食穩産增産?在認真分析全區當前糧食生産形勢,結合合川區具體種植環境,區農業農村委將目標定在了秋馬鈴薯上。“馬鈴薯是糧食作物中的重要一員。合川區一直有種植春馬鈴薯的習慣,但秋馬鈴薯種植較少。此次選擇的品種是‘荷蘭15’。它主要特點是極早熟,從出苗到成熟只需60天左右,非常適合合川區當前的情況。而且,這個品種耐貯藏,澱粉含量高,口感好,商品性極高。”劉幫銀介紹道。

隨後,6500余噸種子、900余噸專用配方肥料、8.5萬餘畝套晚疫病防治專用藥物等秋馬鈴薯種植所需的物質迅速組織到位;區農業農村委的9名技術骨幹分3組分片區對接開展技術指導,同時,各鎮街150余名幹部深入生産一線,幫助種植大戶和農戶聯繫耕地機、施肥機、播種機等,搶在秋雨之前完成了土地翻耕,及時完成了秋馬鈴薯種植前全部準備工作。

9月6日,全區秋馬鈴薯生産現場培訓會在龍市鎮缽耳村召開。會後,各鎮街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帶頭,成片建立100畝以上秋馬鈴薯高産示範片33個,示範規模達5000畝。區農業農村委的技術人員通過秋馬鈴薯和榨菜間作、秋馬鈴薯和油菜套作、秋馬鈴薯凈作等栽培模式全面推廣高廂起壟、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切實將種植、施肥、防病等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確保良種良法到位,實現秋種馬鈴薯省工節本、增産增收。

錢塘鎮大油村黨支部書記王興毅算了一筆賬。今年該村村集體通過流轉土地,種植了秋馬鈴薯300畝,預計總收益在60萬元左右。除去所有開支,村集體凈收益在10萬元左右。“短短幾十天,既給農民增加了收入,又壯大了村集體的‘腰包’,還補上了大春的糧食損失,可以説是一舉多得。”王興毅説。

據了解,今年全區累計推廣種植秋馬鈴薯3萬餘畝,總産量預計在3萬餘噸,這為全區糧食增産和糧食安全目標任務完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