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聚焦“四向”精準發力 提速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23 14:19:08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年終歲尾,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50余個科研團隊在這裡潛心攻關,有中試線上的新品測試、有電腦屏裏的數據跳動、有實驗室內的器件定型……一系列創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越來越多的科技産品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邁向“市場化”。

這是璧山區錨定創新、謀求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璧山區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4個方向精準發力,提速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提升科創平臺能級 夯實創新承載能力

“現在這個項目一期主體部分建設已經完工,明年1月就可以正式投用,屆時,璧山的科技創新能力又將實現一個質的提升。”璧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饒靜口中的項目正是璧山高新區重點項目——專精特新産業園(中小企業家園),在項目建設現場,不斷“生長”的廠房肉眼可見新機。

據了解,該項目用地面積約163畝,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持續引進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入駐,加速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生命週期長的項目在園區內轉化,形成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群,為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提供入駐璧山高新區的更多機會。“利用産業園孵化的形式幫助中小企業在璧山高新區站穩腳跟是璧山在重慶市的首創。”饒靜表示。

高能級科創平臺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主戰場。今年以來,璧山區持續推進曙光湖“智慧之眼”核心片區開發,加快匯集創新團隊、創投基金等優質創新資源,打造“科學之家、創新之城”;按照“一區多園”模式擴容璧山國家高新區,提質建設新能源裝備産業園、半導體産業園、“專精特新”産業園、中小企業家園等特色産業園,提高園區創新産出效益。

“大平臺、大項目是創新‘高地’,不僅能匯聚各類創新資源,也能夯實創新承載能力。”區科技局局長劉友忠介紹,璧山當前正高水準建設中新(重慶)科技城,優化佈局中新科技創新組團、中新産教融合産業組團、中新數字經濟産業組團、中新生命健康産業組團、重慶東盟合作中心“五大組團”,建好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成渝國家樞紐節點重慶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培育發展數字創意、直播電商、元宇宙等新經濟新業態。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 促進創新蓬勃發展

作為一家傳統發動機製造企業,位於璧山高新區的重慶大江動力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今年迎來新變化。“我們在去年成立了智慧終端技術研究院,不斷開發高附加值、新能源、智慧化的終端通機産品,推動傳統通機産品升級轉型,正逐步實現從製造商到設計製造商再到品牌渠道運營商的轉型。”在大江動力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是該公司實現産值逐年以30%速度增長的秘訣。

大江動力的發展只是璧山區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今年,璧山區加強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已達147個。培育建設市級重點實驗室、製造業創新中心,推廣“總部基地+研究院+産業園”“研究院+産業園+基金”等産業創新模式,集聚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裝備、大健康四大産業集群。

與此同時,璧山區還推廣實行“揭榜挂帥”“包乾制”等機制,引導企業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著力突破半導體、新型顯示、先進算力等領域“卡脖子”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實施科技型企業、“雙高”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扶持“明日之星”企業成長壯大,加大智慧化改造力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綜合實力。

統計數據顯示,全區已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3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

抓好科技成果轉化 提升科技服務水準

“公司踏上飛速發展的快車道,離不開政府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視。”華創公司總經理左志平坦言,雖然入駐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已經3年、算是“老人”了,但企業發展卻一直充滿生機,現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無線電能傳輸核心技術、産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無線充電相關發明專利100余項,動態、大功率無線充供電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準,並交付了全球首款無人機雙機庫自動停機坪,正在規劃建設2000平方米AGV無線充電自動化生産廠房,預計今年産能達1.5億元以上。

發展新經濟,新技術是源頭之水。而如何讓一系列新技術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邁向“市場化”,才是關鍵所在。璧山區給出的答案是:打造多個科技創新母體,形成以院強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興産的“研究院經濟”。

今年以來,璧山做大做強專業技術研究院,健全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定點孵化機制,改革升級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運營管理模式,讓更多科技成果實現轉化。建設“創業者港灣”等孵化載體,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高效轉化科技成果349個,實現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零突破”。強化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聯結,在科技創新服務、技術迭代升級、場景應用驗證、産品首購首用等方面提供支援,“刀片電池”、Micro LED、全國首條無人駕駛“雲巴”等領先成果面向全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高標準運作重慶智慧財産權法庭璧山巡迴審判站,建強國家區域專利資訊服務中心、璧山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爭創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城市。

“下一步,璧山區將瞄準場景落地這一環節,聚焦産業升級、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構建多樣化應用場景體系,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在場景中驗證、迭代和示範,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劉友忠表示。

營造優良人才生態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

今年3月,在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區委人才工作會議上,發佈了人才工作品牌——“璧玉計劃”。該“計劃”圍繞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全鏈條,涵蓋璧山人才最高盛會——璧玉·英傑薈、青年人才發展論壇——青玉·青年説、高校校園招聘——玉見·高校行、高層次人才培訓——潤玉·合知行、人才聯誼活動——相玉·芳華里、高校研究生暑期實習——知玉·盛夏時等,旨在不斷擴大人才品牌優勢,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搶佔人才引進先機,以人才優勢贏得未來。

“引進一個人才,集聚一個團隊,培育一家企業,帶動一條産業鏈。”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人才資源總量突破9.3萬人,越來越多的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扎堆璧山,助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集聚地。

此外,今年璧山區還堅持“雙招雙引”,開展重點領域人才“訂單式”培養,辦好“院士專家璧山行”等引才活動,進一步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更加注重人才激勵,加快建立以創新能力、品質、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評選“璧山英才”“璧山工匠”,切實增強人才獲得感。構建領軍人才“5+N”服務體系,健全高端人才“人才管家”服務機制,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配建複合式人才生態社區,竭力解決人才創業扶持、住房醫療、父母養老、子女入學等問題,讓璧山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璧山更出彩。(熊浩/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