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重慶市雲陽縣巴陽鎮巴陽村村民喬興雲臉上總是挂著笑,逢人就説自己家的“舊房”變“新房”了,以往總是在老家待不住的孩子們今年也打算早點回家過年,享受新農村的好風光。
今年來,巴陽村將促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工程與公共服務提升有機銜接,規劃了以産業集中地周邊162戶村民為試點示範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讓農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我們主要是按照一戶一規劃、一戶一設計的方法,通過天上換屋頂、墻面上刷白、地面上整潔使得廁所、房前屋後環境得到改善。”巴陽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負責人王儒國介紹。
作為試點示範的其中一戶,喬興雲按照規定的出資比例,將老房子屋頂換了灰瓦,終於結束了外面下大雨家裏下小雨的憂愁。同時,他還將屋前坑坑洼洼的泥巴地築成了平坦寬敞的水泥地,這樣一來,孩子們開車回家終於有了家門口的停車位了。
如今,全村已完成了98戶的試點改造,其中有4戶農戶已開始經營農家樂,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漫步其中,道路乾淨整潔,路沿的柑橘樹上結滿了果子,兩旁民居護坡擋墻整齊劃一,農家院落白墻灰瓦令人滿目清新,引人駐足,而不遠處的片片菜地和池塘讓鄉村生機盎然。
不僅宜居,更要宜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巴陽村,枇杷和柑橘産業的發展規模和銷售産值在當地農業産業中遙遙領先,是巴陽村農業經濟的品牌名片和重要支柱。
當前正是柑橘採摘時節,紅彤彤的橘子壓滿枝頭,村民們都忙著採摘、裝筐,呈現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巴陽村柑橘種植戶賴興雲家裏有80棵紅橘樹,産量預計可達1萬斤左右。
他高興地説,今年收購價9角,光是紅橙就能賣上近9千元,再加上半年的枇杷,一年能掙到2萬多。經統計,巴陽村共種植紅橘740畝,紐荷爾460畝,預計今年柑橘産量2800噸,年産值可達4500萬元以上。
為提質增效柑橘、枇杷産業,巴陽村自2019年建設標準化枇杷園300畝,今年又改造了軌道運輸車。紅橘産業方面,不僅對紅橘樹進行了高接換種,還和雲海藥業對接,擬在巴陽建設紅橘主題公園,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只要把這兩項産業管好了,全村每戶可以增收七千元左右。”巴陽村黨支部書記劉代雲説。
同時,正在抓緊施工建設的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江上枇杷源,開啟了巴陽鎮向農文旅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江上枇杷源依託巴陽村枇杷産業優勢,結合峽江、山地、果林、田園等自然資源,實現“枇杷+”全資源聯動。此外,江上枇杷源還通過盤活閒置農房資源,利用現有的枇杷園植入科創、文創元素,配套建設觀景臺、民宿、雙創基地等項目,以鄉村旅遊帶動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村優先發展”,巴陽村將進一步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落實到村裏發展上,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狠抓鄉村建設、産業發展等工作,深度挖掘旅遊文化資源,逐步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段斯斯 譚啟雲 何啟源/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