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鐵腕治污 以“河長制”促“河長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30 16:06:11 編輯:李柯佑

51c3a051e396456ae9f6c0b525d8d01.png

重慶市銅梁區虎峰鎮,涪江最後一條支流小安溪河蜿蜒而過,這也是銅梁境內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河。

之前,伴隨著鎮上6家造紙廠內日夜轟鳴的機器聲,以及泛著白沫的河水,小安溪成為了承載污染負荷最重的河流,水質一度為Ⅳ類、Ⅴ類。

而現在,小安溪河清水流淌、水鳥嬉戲。河畔兩岸生態廊道,群眾們享受著青山綠水帶來的“生態效應”。

小安溪的變化是銅梁水環境改善的最好體現。近年來,重慶市銅梁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嚴格落實市總河長令,通過鐵腕治污,累計發現並督促整改河庫污染問題2900余個。境內涪江、瓊江、小安溪3條市級河流水質達到Ⅲ類,其餘河流水質持續向好。

造紙産業的綠色“變形記”

落後産業必須在青山綠水前止步。2021年開始,銅梁區大力開展小安溪河流域造紙企業污染治理工作,制定“關停轉改6家紙廠”等38項流域城鎮生活、工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重點任務措施。

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上游意識,在這裡變得無比具象。虎峰鎮這6家曾經在當地吸引不少勞動力就業的造紙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和時間進度全面完成對造紙生産線的拆除、職工妥善安置,實現産業退出,提升小安溪河環境容量和污染自凈能力。

“特別難。但是國家的大政策,我們必須要支援。”十幾年前,有過造紙廠工作經歷的田剛來到虎峰鎮,創辦起一家造紙廠。雖然也購買了污水處理設備,但是排放水質遠遠達不到直排標準。

取締紙廠的行動在加速。田剛痛下決心關了紙廠、賣了設備。然而,前路在何方?這十多畝廠房難道就閒置下去?

當地黨委政府沒有將紙廠一關了之,除了支付獎補資金,還採取多項措施引導關停戶轉型發展。

在政府支援下,田剛的十多畝廠區,一部分廠房轉型為紙箱廠,專門生産鞋盒;一部分租出去給別的業主開配件廠。

工廠又開起了。不同的是,沒有了之前的廢氣廢水;之前被遣散的本地務工人員也回來了,在家門口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

“在小時候的記憶中,小安溪河總是很清澈。但是後來開始變臭,總是泛著白沫,周圍廠區一排水,魚就死得一片片的。現在明顯又清亮了。”童年的那條河回來了。虎峰鎮水鴨村本地人冉榮強也回來了,返鄉創業開起一家模具廠。

生態環境好了,畜禽養殖、特色經果、生態水産、綠色蔬菜和山地特色産業逐漸成為了虎峰鎮現代特色産業發展主導方向。綠水青山間,一片欣欣向榮。

“涪江山居圖”再現

在銅梁區安居鎮楊樂村,沿江而建的民居最近的距離涪江直線距離不到100米。江水碧綠,炊煙嫋嫋,綠樹紅花掩映農房。

“我們涪江被評為全市最美河流了,真的實至名歸。”説起涪江這三年來的變化,村民周光倫一臉自豪。

但是在過去,涪江卻曾經受到破壞和污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涪江流域的開發,採砂船舶大量增加,沿江各類碼頭、化工廠林立,銅梁人賴以生存的飲用水源地水源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

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銅梁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涪江流域治理工作,對影響河岸生態環境修復的27家非法砂石碼頭予以全部拆除。關閉後的砂石碼頭全部用作河道生態修復用地,涪江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以前江邊有大大小小的採砂場,江水都是渾濁的。現在江水清澈,風景好,週末節假日幾十上百輛車開過來耍,熱鬧得很。”楊樂村8組村民駱紹明過去在涪江採砂,“河長制”實施後他主動拆除了採砂船。本來想著只能外出務工的他,在當地黨委政府引導下搭乘涪江水質改善的“快車”,把自家農房小院裝飾一新,開起了農家樂為遊客提供餐飲住宿服務。

“現在採砂場全部關停,非法採砂船都被拆除了,漁船也都上岸了,過去採砂的村民現在都把自家房子打整出來辦餐飲、開農家樂和民宿。”安居鎮楊樂村黨支部書記楊葉説,現在江水清澈、風景好,路也修好了,群眾們享受涪江水質改善的紅利,走上了一條鄉村遊、古城遊的致富增收之路。

從“毛細血管”截污斷源

侶俸河是涪江的二級支流。在侶俸場鎮一側的侶俸污水處理廠,重慶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每天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設備操作——經過處理後的水,水質達到能夠直接排進侶俸河的標準。

在涪江另一支流平灘河旁,“老場鎮”陳秀英每天晚飯後都習慣到河邊散步。“前幾年的平灘河堆滿了水浮蘆和水白菜,還飄著白色垃圾。”陳秀英説,現在平灘河經過綜合整治,河水變清了,兩岸變綠了,環境變美了,鎮上的居民每天都要到河邊走一走,鍛鍊鍛鍊身體。

據銅梁區平灘鎮建管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由於場鎮部分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導致沿線200余戶居民的生活污水,在進入污水處理廠的過程中在河渠中産生大量沉澱,同時部分老化管網破裂後污水滲出。為避免對平灘河造成污染,平灘鎮在這一老舊片區新建5個沼氣池,同時對河道進行清淤、更換部分管道,確保生活污水應收盡收,排入平灘河的水質達到城鎮污水排放標準。

不僅是侶俸鎮和平灘鎮。銅梁落實第2號市級總河長令,近3年來累計投入7億多元,完成城區5萬噸污水處理廠國標一級A技改造和24座鎮級污水處理廠的技改,並啟動了污水處理廠排水末端再凈化;實施160多公里城鎮雨污分流管網新改建擴建,全面取締了塘庫肥水養魚。經過處理後排進江河的水質污染因子將得到更嚴格控制。

以“河長制”促“河長治”,堅持建設與保護並舉,通過加強江河防洪護岸綜合治理、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和水域清漂,銅梁正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流,提升河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廣大群眾分享河湖治理生態福利。(李慧敏/文 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