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可親 可讀 可信 可用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18 10:41:59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22年10月推出了科普圖書《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該書由人民日報科技記者蔣建科編著、小學生曲晨陽繪製。

蔣建科認為,科普是提高人類對動植物疫病免疫力的最好“疫苗”。該書以動植物疫病為主線,兼顧病蟲、雜草等,用“大科普”方式向公眾科普相關科學知識,旨在提高公眾預防動植物疫病的意識。

該書創新了科普讀物出版的新模式:專業記者編著,小學生繪製插圖;可謂是大記者的小作品,小學生的大工程。通過長者和兒童的親密合作,讓“一本正經”的科學知識變成“兩眼含情”的科學繪本,成為老少咸宜的讀物。總結起來,該書至少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可親。科普讀物如何貼近讀者,更好地適應當下讀者的閱讀習慣?無疑,答案就是讓科普讀物“編碼”更簡單更簡潔,讓讀者“譯碼”少費力不費力,最好一目了然。科普圖書從文字版到繪本,從有聲讀物到影像,這必然是不斷適應讀者,更便捷獲取知識的大趨勢。

該書共講解了59個科普知識,全書140頁,配圖70頁,佔比1/2。由小學生來繪製插圖,將兒童的思維轉換成兒童美術創作。圖文並茂使要普及的科學知識就更傳神了,寓教于樂、寓教于審美活動之中,一舉多得。

二是可讀。圖書要具有可讀性,就要降低資訊的閱讀難度,盡可能減少專業術語,多用群眾熟悉的語言,通俗才能易懂。與此同時,減少單調枯燥的説明性文字,豐富內容的故事性,引導讀者迅速進入科普情境之中,才能讓人讀進去,從而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案例1:從“毀容”話題引出疫病有一種人獸共患病能讓人毀容,聽起來挺恐怖的,這種病叫利什曼病,也叫黑熱病,或者糖膠樹膠工人潰瘍(膠工潰瘍)等。在動物疾病中也叫犬內臟利什曼病。(第54頁)

——案例2:從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出疫病金黃色的麥浪隨風翻滾,一排排收割機來回奔波。這是豐收的景象。然而,如果在尚未成熟的小麥田裏出現大片黃色,那很可能是感染了小麥條銹病。(第84頁)

——案例3:從科技史中引出疫病 1956年,林孔湘教授在國內第一個將它定性為傳染性病害,“柑橘黃龍病”最終成為全球柑橘學界統一名稱。不過,林孔湘獲此認定,是在論文發表的39年後。(第92頁)

三是可信。科普讀物要讓讀者真信服,那就務必要闡述嚴謹,把握其科學性,重視科技史的引用。科普工作決不允許憑空“創作”,一旦資訊失真,那就是偽科學,甚至是造假,貽笑大方。

——案例4:從生活常識引出疫病吃蘋果前一定要仔細看看,外表有沒有“幹疤”,如果有,很可能是食心蟲在蘋果裏“打地道”留下的痕跡。(第72頁)

——案例5:從慘痛教訓中引出疫病 20世紀60—70年代,水葫蘆被作為畜禽飼料大力推廣。後來飼料工業迅速發展,水葫蘆逐漸被廢棄並成為野生植物。在上海,水葫蘆甚至被稱為水上“綠魔”。(第104頁)

四是可用。科普能起到的最好的效果,就是讓科學知識廣為傳播,讀者能入心入腦、從而達到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學以致用的目的,科普就是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更幸福。這裡選取兩個典型案例,均與外來物種有關,值得我們警醒:

——案例6:出國歸來,你如果隨身攜帶了新鮮水果,那麼一定要配合海關進行檢疫。因為這些水果中可能藏著水果“殺手”,一種叫作地中海實蠅的蟲子。(第68頁)

——案例7: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觀賞植物傳入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很招人喜歡。誰料好景不長,加拿大一枝黃花強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多種途徑的傳播方式,讓它在華東地區從人人喊“好”逐漸淪為外來雜草,並逐步向全國其他地區輻射蔓延,嚴重威脅本地生態平衡和農林生産。(第98頁)

長話短説,書中內容更精彩。《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可親、可讀、可信、可用,開卷有益,值得一讀。(鞏勇/圖文)